第三百一十七章元婴归墟 “不失兄应该知晓,道门诸脉早就因为道途不同,几十年前聚会中,早就分崩离析,道门至尊名存实亡。”似乎遥望某处,老道带着几分唏嘘。 “真人还真是敢言,此处据说就是道尊所选,霞举飞升之所,莫非真人以得到,什么传信?”黑衣男子带着几分平静,眼神里满的智慧。 “老道常自耿耿于怀,这些年不能释怀。此刻忽然明白,人各有各人活法,不能因为自己的想法念头,而去干涉别人想法。”老道似乎唏嘘,却也带着轻松:“在与不在,其实已经无所谓!” 脸上满含希翼说道:“修行和感悟不同,同修各奔东西!传闻至尊都不知去向,如今哪有当年终南论道盛况!这些年不再纠结于方法,云游四海看遍天下,没想到不久前,接到至尊法令传旨!” 老道平静的神色,黑衣男子没有打扰他思绪。他自然明白道门盛况,也更知道这些年道门发展。他虽不是道家,但接触这么多年,对道门的了解,比许多道门弟子知道还的多。 混不在意跟在老道身边,两个人慢慢的走。老道看来云淡风轻,黑衣男子丝毫也没变化。顷刻间忽然感觉,老道浑身气势变化起来。 因为身边老道不一样了,似乎有大的变化。这是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就好像一个人在你面前,和你一样平静的游走,忽然感觉他洗了一个脸,焕发新生一般出现。 这种感觉很奇妙,明明老道还是那个老道,偏偏就感觉有些不一样。让人还敏锐的感觉到,身边环境也不同,感觉四周空气都在汇聚,在两个人周围凝固一般。 然后有着无数,带着鲜活生命的细微气机,欢快的朝这边汇聚过来。老道身上确实不同,一直普普通通的老道,浑身似乎有种高山昂止气势,偏偏这种气势,又让人感觉很是亲近。 别人自然看不到这种情形,作为修行几十年的高手,黑衣男子站在老道身边,一丝都不会遗漏。在他敏锐的感知里,似乎看到老道浑身和周围,有着一圈圈的五彩光晕。 这种光晕有着一米左右范围,四周鲜活的气机,正欢快的游走过来,往老道身边光晕汇聚。那光晕吸收这些气机,焕发出更加耀眼光芒。犹如炙热的人,感受到空气中清凉,贪婪吸食无尽的营养。 作为修行多年的人,黑衣男子自然明白,这种不同意味着什么!顿时也微微闭上眼睛,感知四面八方,就是远在敬州城里的动静,都能感知到。空气当中许许多多耀眼气机,飞速往这边汇聚。 到了眼前似乎被时光停顿,又实质化了一样。在周围慢慢以老道为中心,渐渐游动起来。这种游动肉眼不可见,就是黑衣男子这种级别,也只是感觉到气机,在缓缓的运动着。 慢慢老道身上的五彩光晕,似乎也动起来。随着五彩光晕缓缓游动,气机逐渐分成稀薄两种色彩。而这两种稀薄的色彩,居然在老道身后,慢慢汇聚成一个阴阳双鱼。 黑衣男子惊讶的浑身汗毛张开,看到老道站在那里,朝着自己微笑。或者说他正朝着众生在笑,看着浑身流光溢彩的老道,逐渐被阴阳双鱼所包围,黑衣男子不由浑身一震,明白到某些东西。 修行在于感悟,也许在路上、在田间,也许在山头、在深谷,甚至有可能在街头,谁都不知道,究竟会在哪一刻,自己真正会有变化。 唐时有人看到张仙果老,白日在皇宫大殿飞升而去。黑衣男子立时明白,这种环境使得老道,突然之间有感悟。也许这种感悟已经导致,他顷刻间有更深的突破,心里自然带着一些羡慕。 知道自己此时看到的那个人,已经不是这个老道! 这是老道的虚影,也可说是道家所说的元婴。原来他早就达到以气化形,道门的高深修为。而且似乎顷刻间,达到元婴以形归虚至高境界! 黑衣男子不敢肯定,但感受到四面八方鲜活气机,也知道此刻机会难得。不说这种修行的经验和经历,就是这集聚而来的气机,也是修行中极为难得的养分。 不由屏息静气,内视气机经脉,也吸收那不断涌来,大部分向老道过去的鲜活气机。两个人一时间,站在这边一株古老松树下,浑然不觉四周时光流逝。 周围的人开始没有注意,一旁要么是忙忙碌碌的人,要么是漠不关心的人,来来往往没有在意。但是随着时间飞逝,还是有人发现了异样。 报告城司的人过来看,负责人还是有些眼光。看到两个人的样子,知道不是普通人,叫了城司老大易成来看。易成可是跟过伍彦柔,和其师傅那位奇人的,知道江湖上都是异士,哪里敢去打扰。 命令城司的人,赶开周围看热闹的人,让几个城司的人,远远守着以防打扰,天色很快暗下来。远远的一双炽热小眼睛,趴在石块堆起的墙门边,一直看着老道和男子,正是老道给她馒头的小孩。 唐时天下道门最盛,李家皇朝把老子封为先祖,道家学说层出不穷,也应验了不少道家仙迹。到了唐末五代,天下出现十五个割据势力,家家出现道家身影。 闽国、吴越、吴国、唐国、燕国、蜀中,这些先后割据势力,都把道门封为国教。就是如今唐国和蜀中,仍然对道门唯听是从。 黑衣男子不是道门,当年也桀骜不驯、笑傲江湖,如今身份足以令道门侧目。但也不敢对道门有异议,和对道门有所轻视。回过神来看向四周,天色已经暗了。 这黑衣男子看着,似乎对敬州城很熟悉,静静的看着工地上,以及这些还在忙碌的人们,心里居然默默的念叨:“难道,这岭南,自他走后,又要变天了么!” 眼光却不由看向了身边,这个天下闻名的老道,黑衣男子此时在心中,似乎多了一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