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一百二十九章,曹老板欲攻孙权,杨改之骂醒荀彧
在老刘攻益州这会,老曹十万也没闲着。 孙权:能不能不要提十万的事? 先说曹操,年中在一群“谄谀之臣的撺掇”下。 曹老板三辞三让之后,解锁新称号魏公。以邺城为都,圈了几个郡国,设魏国。 威望如日中天,但朝中政治矛盾激争。大汉也不是真没忠臣,就校事府的消息治下就有不少暗流涌动。 古今中外,一般内部矛盾都会选择从外部转移。 老曹显然也明白这个操作,因此今日许昌魏公府百官聚集。 “孤意,征伐孙刘。诸位臣公,请议个章程出来。” 会议开始,曹操点明主题道。 年初老曹就有意再度南征,后来因对付马家还有进公这事一直耽搁到十一月。 “魏公,如今临近寒冬,离开春还有数月。不如暂时熄兵,待开春后再行兵戈?” 谋士程昱建议道,古代打仗几乎都是秋收后再行动,少有冬天动手的。 古代社会打仗的时机,与农业息息相关。春天要春耕,打仗则会耽误了春耕。夏粮未熟这时候开战易粮草不济。冬天则是太冷,不适宜行军且冬天的后勤压力也更大。 “仲德,如今粮草充足,士气高昂。敌亦以为孤不会冬季攻伐,如此恰是用兵良机也。” 显然,老曹这次是打定主意要动手。 “再则,刘备正在攻打益州。刘备英雄也,久不得时。” “若是占据荆益,则如龙得其云能游天下,如鹏遇其风能上九霄,” “此为孤大患,不制,孤心不安啊!” 老曹和刘备,相爱相杀了大半辈子,都太了解对方了。 当初,曹操称公后。刘备就立即发了讨贼缴文,便传天下。 加上校事府打探,曹操如何不知刘备的打算? 刘备:人在西蜀,准备谋划益州,勿cue。 离的太远,还不知道目前益州战况,但曹操肯定不会坐视刘备的扩张。 “攸以为,主公若执意南征,当有三路可行。” 作为谋主,荀攸开口道。 荀攸跟了老曹几十年,知道他决定的事,是难以更改的。 “哦,还请公达详言。” 曹操来了兴趣,笑着问道。 “一路,由淮南至濡须口而攻孙权。一路,下襄樊而攻南郡。一路,由长安先攻汉中再取益州。” “我军兵力当聚于一路一举破之,不当分兵取三路,如此当可建功。” 谋士一般都会出好几个主意,然后让老大选。成功了是计策出的好,失败了是老大选的臭。 “公达以为,孤当如何?” 曹操也知道谋士这一套,继续问道。 “主公,攻益州有关隘之险,入蜀之道崎区难行。非整理大军一切妥当,实难建功。” “而攻荆州,恐孙刘再联手(再来个赤壁,就好玩了)......” “攸意,或可攻扬州。冬日江面水军难行,江东依仗的长江天险削弱。再则攻扬州,也不用担心孙刘合军。” 荀攸说完,曹操又扫向其他谋士。见都是如此深以为然,便将目光转向了堂下久未开口的一人。 “孤意起兵十万,攻伐孙权!嗯,文若,还请整理军需后勤。” “喏。”回答曹操的,只是轻轻一个字。 ...... 曹操称公前送了个空食盒,荀或本来要自杀的。但出了些变故,视角转回几月前。 “令君,丞相命人送了一食盒。” 当荀或打开食盒,却见盒中空无一物。 “哈,哈哈!” 悲凉的笑声,一时间响彻整个荀府...... “令君,门外投来名敕,快活林主杨过拜见。” 就在荀或哀莫大于心死时,下人突然进来禀报。 平日里荀或与快活林从未接触,只是听说过。再者区区商贾,要拜见当朝尚书令,怎么看都不可能准许。 但下人显然是收了些好处,多嘴了一句。 “杨林主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令君闻此言必会相见。” “哦,人生自古......不像区区商贾。有此情怀当得一见,速请之!” 荀或念叨了一句,自觉此句实在贴合现下心境,竟真的想见见来人。 “杨过,见过令君!” 杨过入内后,径直拜见荀或。 “此句可是杨林主所做?不想杨林主亦有如此胸怀,不知林主表字。” 荀或哪怕心存死志,但待人接物方面也依旧谦和。哪怕对于一个小小的商贾,也不见狂妄失礼。 “劳令君垂问,过表字改之,此句为我家公子所做。”杨过恭敬一礼道。 “哦,不知贵公子是?” 荀或话将将出口,便突然想起传闻。快活林是荆南幼麟刘业平的产业,而刘贤可是刘备手下重臣。 “杨林主,欲使间乎?” 荀或想通此节,脸上不免挂着嘲讽。 “令君智绝,想来明白在下身份。非为使间,是我家公子早料到曹操又不臣之心。” “恐令君心结不能自解,而误郁悲观,使亲者痛而仇者快。” “公子投主于皇叔,披肝沥胆(摸鱼躺平)只为复兴大汉。如今汉室忠臣,只余令君与皇叔草草数人。还请令君念陛下艰难,存有用之身,此天下忠贞之士之共望也哉!” 杨过说罢,勐的深深叩拜道。 其实刘贤也没想到曹操这会,突然要称公了。纯粹是曾经一时偶然想起这事,给许昌快活林来了封密信。 诚然,忠臣死社稷,也许是荀或最好的结局。 但刘贤不这么认为,要真能把荀或团结过来,老曹不是必败无疑? “呵呵,刘玄德,与曹孟德有何殊?”荀或闻言,摇头笑道。 他是看明白了,一个个都是野心家。这大汉大概率是救不了了,累了,毁灭吧。 皇叔再如何说也是姓刘,这种话杨过可不会说。 “令君面有哀色,欲死节乎?” “国家如此,上不能护天子,下不能除逆贼。不死何以?”荀或苦笑道, “哈哈,什么狗屁世道?君子求死,而小人乞活。奸逆鼎食,而英雄垂首。岂不为荒谬乎?” “公子尝告于过,言说:值此世道,正看壮士腕力!长吁短叹便留于短视之徒(比如刘贤自己),再造乾坤自有英雄担当。” “令君如此短视乎?只会哀愁求死,而不能留存有用之身,再兴大汉乎!” 杨过,刘贤亲兵出身。也不是什么正经书呆子,索性直接笑骂道。 激将法还是管用的,至少让荀或振奋起精神来。 其实原本荀或,也不是遇到挫折就寻死觅活的。主要是满堂朝臣,甚至包括荀攸都支持老曹称公。 《诸世大罗》 孤独之下,一时想不开罢了。 经杨过这么一骂,反倒觉得我道不孤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