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汉末小粮官

第二卷 方向 第十五章 淮阴故智

汉末小粮官 大饺子 6133 2024-05-13 15:34
  曹军乘船走水路日夜不停连行了两日,却只走出了一百多里。  中国北方的水系就是这样,细密而水流量不大。  不过走水路的优点也肉眼可见,劳累的士兵得到了足够的休整,就连伤兵的状态都好了很多。  但曹军好日子快到头了,从昨天开始,伴舟而行的探哨部队便与朱灵军探哨零星接战,曹操和郭嘉均判断不出两日,朱灵的军队就能追上他们。  果然,今日清晨,一股烟尘就自西方追来,当那杆写着“朱”字的大纛能够远远的看到的时候,迟钝如王垕也知道朱灵快到了。  “还是消息传递太慢啊。”王垕站在船头遥看朱灵的大军,“要是有电报很早就能判断朱灵军的动向。”  王延年站在王垕身旁一脸的不解:“大人,什么是电报?”  王垕满口胡诌:“电报是一种特殊的神力,两个都拥有电报神力的人即便相隔百里,也能毫无阻碍的传递消息。”  王延年张大着嘴:“真有这样的人吗?”  王垕缓缓点头:“总会有的。”  王延年这就信了:“原来如此。”  一旁沮授嘴角微抽,但总归是没有驳斥王垕的胡言乱语。  王垕突然转身:“不看了,反正早晚都会追上来,看也无用。工匠那边怎么样了,我要的东西都做好了吗?”  沮授答道:“三十个工匠按照掾属教授的流水之法分在的三条船上一刻不停的工作中。掾属要的简易马镫都做的差不多了,栅栏还在制作之中。流水之法果真了得,工匠的效率提升不止一倍啊。”  王垕摇头:“流水之法不过效是秦朝旧法,不值一提。三十人太少了,将制作小组拆分,增加人手分成六条船六组人,人不够就从俘虏里抽调。”  沮授露出一丝难意:“问题不是人,是熟练的船工太少。我军从官渡带出来的船不够多,材料有限。马镫还好说,暂时用麻绳就可以,但制作栅栏总归还是要木料的,而木料却不够,如果这时上岸采伐树木又会遭受敌人的攻击。可是大人,制作这么多的栅栏干什么?”  王垕不置可否:“我自有用。你再帮我寻一个会做竹器的士兵。”  沮授只能点头,改乘小舟去给王垕找人。  王延年也向王垕施礼,带上面巾走入船舱去照料伤兵了。  原来他们所在的船只正是安放伤兵的几条船只之一,每日王垕都要在几条伤兵船之间转一圈,查看王延年的工作干的怎样。  王延年在王垕的推荐下已经是曹军伤兵营主官,等级上和王垕之前的小粮官平齐,名义上也算是百人将级别的小军官。再加上王垕将“医术”倾囊相授,还口述教给了王延年一本“祖传”医书《急救论》,王延年在这个位置上越干越好。  尤其王延年年幼时跟着王垕一道读过几年书,是个识字的,就连曹军大管家曹洪都开始注意到这个勤恳工作的小人物。  当然,王延年最感激的还是王垕,在这个时代知识是有价的。自从王垕将“从不外传”的医书《急救论》教给了他,他就开始以弟子礼来对待王垕。王垕说任何人进入伤兵营都需要佩戴面巾,他就一板一眼的认真执行,为此还和来看望手下士兵的于禁起了争执,最后还是曹洪说情,于禁才放过王延年。如果说之前王延年对王垕好还只是因为王垕是自己的东家兼远方亲戚,现在几乎就把他当做亲爹了。  沮授、郭嘉乃至曹操也因为王垕传书一事对他令眼相看。王垕却只认为这是一件小事,不过是对王延年跑路还不忘带上他睡觉专用老羊皮的一个小奖励。  到了中午,朱灵的军队追的愈发近了,王垕甚至能远远的看到朱灵军前排骑兵脸上的疲倦和兴奋之情。  郭嘉推测朱灵在官渡丢下了全部步兵,轻骑尽出,这才能这么快赶上来。  但敌人却没着急发动进攻。此时进攻只会以疲攻待,得不偿失。敌人只留下一些探哨远远的跟随船队,“朱”字大纛则转换方向带大部骑兵逐渐消失在曹军的视线之中。  曹操叫来郭嘉、王垕及诸位将领入中军商议对策。  郭嘉判断:“敌军都是骑兵,无法攻坚,定是要加速赶到咱们前面去寻找袁军合力堵截我军!”  王垕连忙点头附议。  曹操询问:“我军现在能否弃舟向南?”  王垕差点就要同意,但这次他学乖了,准备先看看郭嘉怎么说。  郭嘉直接否定:“还不行,一来敌军留下了探哨,还能知道我军动向。二来这么早就开始调转方向,无论朱灵还是周边可能存在的袁军都将知道我们的目标不是去徐州,前几天的路就算白走了。不如顺济水再走上两日,等待情况变化,我军也可以逸待劳。”  曹操认同郭嘉的判断,只让乐进、于禁、徐晃、张辽轮番带少量部队乘小舟下船驱赶朱灵留下的轻骑。(张郃的腰伤还没完全好)  王垕赶紧找到相熟的张辽,让张辽部下骑兵换装双边马镫,以实战来实验双边马镫的效果。  张辽因沮授一事佩服王垕,虽不理解双边马镫和以前的单边马镫能有什么区别,但还是照用了。一试之下,张辽还真觉得控马能力提升了不少。  于是王垕又拉着张辽找到曹操,将双边马镫的优点一一呈上,曹操也不墨迹,直接一声令下,全军骑兵集体换装。  王垕高兴,但也没傻到认为一个小“发明”就能扭转曹军的颓势。再说双边马镫一看就懂,一用就明白,汉末又没有知识产权保护法,估计过不了几年整个大汉的骑兵就都会换上双边马镫。  驱赶了朱灵留下的少量探哨,曹军顺着水路又走了两日,前方探哨传来一个好消息,朱灵败了。  原来朱灵百密一疏,只顾着埋头追赶曹操,在定陶遇到正在攻城的袁军大队人马。袁绍部下吕翔误以为朱灵还是曹军,不管不顾的就带队逆冲了朱灵一波。  朱灵连日疾行就是为了联络袁军一同对付曹操,不曾想上来就被友军攻击,还好他带的都是骑兵,死了几人便立刻后退,一连退了好几里才站住脚。  但探哨也传来一个坏消息,朱灵总归还是和吕翔联络上了。原来吕翔恰好在此时得到袁绍的手令,知道自家老板被曹操击败,又从朱灵口中得知许都易主,曹操正顺济水而下,不日就要来到定陶。  于是吕翔收敛军队,派出使者从定陶敲诈出一批军粮,与朱灵歃血为盟后,合军顺着济水逆流而上,寻曹军而来。  探哨都能得到确切消息,就说明朱灵、吕翔距离他们已经不远了。  曹操决定即刻抛弃船队,全军向南,绕路重回陈留。  王垕这时献上了第二件小发明:风筝,或者说纸鸢。  那天沮授很快找到了几名会制作竹器的士兵。在王垕的指导下,这几名士兵制作了一批纸鸢,各种颜色的纸鸢可以代表不同的含义,只要提前约定好就能直接投入使用。晴朗微风的天气即便在五里(汉里)之外都能清楚的看到纸鸢,哪怕探哨放出几十里,也能通过连续升空纸鸢的方式快速传递一些不复杂的消息。  曹操见过后对王垕大加赞赏,并言王垕有淮阴王故智。  淮阴王当然就是大名鼎鼎的韩信。(不是跳来跳去的那个,请大家把那个烦人家伙从脑子里摘出去。)  韩信曾令人制作大型风筝,并装置竹哨弓弦,於夜间漂浮楚营之上,使其发出奇怪声音,瓦解楚军士气。  但将纸鸢用于传递消息,王垕在这个位面还是首创。真正的历史上使用纸鸢来传递消息还要等到南北朝时期了。  王垕心底却对曹操将他比喻成那个喜欢跳来跳去的家伙有些不满,谁还不知道最后韩信是怎么死的啊?这是在咒他啊。  行军不过一日,纸鸢便派上了用场。南下的探哨发现了更多的敌人。一个时辰内连续升起的五个红色纸鸢表示南方遇到敌人大军,数量在一万以上。  曹操的脸色阴沉的像即将下雨的天空,他只思索了片刻,便下令再次回军向北,他们要越过济水前往更北的方向。这次就连郭嘉、王垕都不知道曹操要去何方了。  次日,就在曹军返回济水河畔的时候,先前派出南下的探哨也带回来南方军队的具体消息。  堵住曹军归路的大军居然是曹操留在颍川、陈留等地的预备队,带兵者正是大汉司徒,领江南县侯,赵温。这也表示汉帝在驱逐了朝中亲曹派后颍川、陈留、陈郡、梁国四郡再也没有曹军落脚之地了。  曹操对此只有一句话:“向北。”  为避免赵温与朱灵、吕翔合围,王垕只能指挥后营兵卒、俘虏连夜在济水上搭建浮桥,这时在船上他命工匠制作的木栅栏就派上用场了。  木栅栏和曹军使用的大车一样长,一人多宽。只要将木栅栏首尾连接起来,连成像铁轨一般的样子直接扔入水中,两侧用绳索在两岸固定,这就是一道极简易的浮桥。  相比于利用舟船首尾相接的传统浮桥,这种浮桥无法通过辎重车辆和马匹,但过人却是没有问题。而辎重等重物则可以用之前留在济水畔的船只分批渡河,不用再浪费时间搭建传统浮桥。  如此一来,曹军通过济水的时间竟是比预料的少了三分之一。这种栅栏还可以回收反复使用,也可以装在大车侧面,增加大车的承载容量,甚至还能作为一种临时的防御工事来使用。  这次不光是曹操称赞王垕,连郭嘉都称赞王垕有墨者之风。沮授则拿着一块轻飘飘的栅栏看了半天,暗中对王垕更加服气。至于张辽、许褚等头脑简单之辈,更是对王垕态度又恭敬了很多,这次他们就不是看在曹操的面子上,而是真心佩服王垕了。  曹军渡过济水后,郭嘉提议连夜赶往附近的冤句修整一日,反正赵温、朱灵、吕翔三军还要度过济水才能追击他们,就算他们联军攻来至少也有个城墙阻拦一下,唯一的问题是不知道冤句是否是还愿意接纳曹军。  曹操自然应允。  天明时分,曹军抵达了冤句。眼前的一切,将让王垕对乱世有一个更深的印象。  ————我是分割线————  三国小知识:冤句是中国古县名,秦朝时设县级行政单位,金朝黄河改道彻底消失。唐末著名农民起义领袖,二流诗人兼私盐贩子,大齐开国兼末代皇帝黄巢就是冤句人。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