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我真是大昏君

先做小昏君 第一百七十四章 小冲动,选贤任能的标准

我真是大昏君 样样稀松 7700 2024-05-13 14:48
  辽东河流很多,利用水运应该是可行的。  当然,这还只是朱由校的设想,他还要臣子们拿出更多的资料进行研究,还要派人进行实地考察,才能最终决定。  处理完奏疏题本,皇帝毫无形象地伸了个懒腰。身旁的范小慧抿了下嘴角,想笑又憋住,手上打着扇,节奏没变。  在乾清宫已经两个多月,对皇帝的脾气禀性也有了很多了解。  正象李成成所说,皇帝是好相处且仁厚的,从来没有非刑处罚过宫人,也没有大发雷霆拖出去喊打喊杀的。  “皇爷——”王体乾谄笑着走进来,手上抬着小木车,向皇帝施礼道:“小车打造好了,您看哪里还不如意?”  朱由校笑着站起身,来到小木车旁,上下打量端详,还伸手推了推。  经过巧手工匠的雕磨,原来显得很简陋的小木车有了艺术品的气息。那栩栩如生的花纹雕刻,照朕的手艺还是差点嘛!  “让宫人在这车上铺好软毯,这上面则是遮阳棚,量好尺寸用细绸缝补……”朱由校觉得还满意,又指点交代了最后的工作。  “皇爷设计得精巧,想得周到。”王体乾马屁紧跟,“两位小公主能坐能躺,不会硌着,太阳也晒不着。”  朱由校呵呵笑了两声,又交代道:“让工匠按一个娃娃坐躺的标准,依着这个样式再打造两辆。”  “奴婢明白。”王体乾笑得眼睛都看不见了,说道:“皇爷洪福齐天,子嗣昌盛,两辆哪够,让他们多打几辆备着就是。”  朕也希望如此啊,朱由校点了点头,没拒绝王公公的献媚。想到身怀有孕的皇后,皇帝开口吩咐道:“今晚在坤宁宫用膳就寢,派人告诉皇后一声。”  “奴婢这就派人去。”王体乾答应着退了出去。  朱由校缓步走到摇椅旁,那也是他打造的,半躺在上面,在宛如摇篮的晃动中,他的心绪平静,身体松缓。  范小慧尽职尽责地跟着,扇子摇得不急不缓,轻风徐徐,令皇帝感到十分舒服惬意。  天越来越热了,该在殿内放冰块降温。硝石制冰,明朝已经普及,冻点冰棍吃,或是做冰激凌也行……  皇帝胡思乱想着,脑袋里逐渐变成了浆糊。  李成成悄然走了进来,见皇爷在摇椅中似已睡着,便取过一件薄衣给皇爷盖上,拿过范小慧手中的扇子,示意她去歇息一会儿,接着给皇爷打扇。  朱由校睡着了,做了个乱七八糟的梦,缓缓醒来时,已经记不得梦的内容了。  逐渐清晰的视线中,李成成身着淡雅的衣裙,正在旁边打扇,修长窈窕的身段,淡淡的女儿香……  伸手搂过,正在丫头的腰肢,朱由校稍加用力,便在丫头的低声惊叫中把温软的身子拉到了自己身边。  摇椅剧烈地晃着,在骤然增加的重量下,发出了咯吱的声音。  “皇爷——”李成成脸红耳热,低声唤着,小嘴便被堵住,咸猪手也熟练地游走而来。  ………………………  天气越来越热,即便报纸上已经登载了所谓“小冰河期”的到来,但人们对此并没有什么感觉。  巡盐御史夏中时也很热,但官服穿得却是一丝不苟,在宫人的引领下,步入皇宫,来到乾清宫外。  尽管朱由校破格提拔了这位原来的江南商会中的商贾,但却并未召见,只是下旨让他去考察盐政。  现在,夏中时考察回来了,对于自己建议的“票盐法”也有了更深的理解,更多的改进。  “夏大人请在这里候着。”宫人给夏中时指了块树荫地。  夏中时赶忙躬身致谢,他有些惊讶,太监不跋扈,还很客气,与他的想象大有不同。  他当然不知道,跋扈的太监都被赶走了,朱由校对宫人的要求极严。当然,对于守规矩、忠心的宫人也很亲厚。  “以后别抹胭脂了。”殿内,朱由校正扬着脸,由李成成给他擦去脸上沾着的胭脂。  李成成脸一红,低声道:“皇爷,白天不要这要闹了好不好?”  朱由校挑了下眉头,挑逗道:“白天不闹了,改晚上好了。”  李成成羞赧嘟嘴,往后退了一步,仔细端详,确认把皇爷的脸都擦干净了。  朱由校呵呵一笑,在椅中坐直了身子,恢复了道貌岸然的威严之态,干咳一声,吩咐宫人,“宣夏中时进来吧!”  数个月的时间,夏中时在外考察,朱由校也没闲着,找人好好研究了一番“票盐法”和现在“引盐制”的利弊。  其实,“票盐法”并不算是夏中时的首创,在明朝的嘉靖时期便实施过,作为引盐法的补充形式,从属于引盐法。先在浙江部分地区,后又在山东施行。  实施“票盐法”的目的,是使食盐行销体制得以顺利运作,对中下层商贩、灶户、军民人等参与食盐的营销活动,具有推动作用。  换句话说,朝廷也有些担心大盐商垄断、操纵食盐价格,造成社会不稳定。  虽然有先例,但在朱由校看来,此“票盐法”非彼“票盐法”,两者还是有着很大不同,也不能因此而抹杀夏中时的功劳。  最关键的是纲法世袭,票法则认票不认人,无论是谁,只需按律交税,即可领票运销。  打破盐商垄断的同时,朱由校也把每票的运盐数进行了大幅削减。  比如现在以引为运盐单位,一引为四百斤。实行票盐法后,朱由校将把每票运盐数定为二百斤。这样贩盐所需的资金不大,更方便下层百姓营销。  对于大盐商,朱由校也没一棍子打死。按照后世经销商分级的套路,他准备在盐价上也作分级,买一万斤的和买两百斤的,肯定不能是一个价。  这好象有点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的味道了呢!  朱由校抬起头,看着夏中时进殿跪倒施礼,沉声道:“夏卿免礼平身。”  夏中时叩谢之后才起身躬立,并不知道皇帝已经做了细致的研究,并准备好了官员。听取完他的汇报,便要开始进行盐政改革了。  ……………………  天虽然越来越热,但吕庆厚却并不觉得难受。  除了他是江南人,对更热的温度也能适应外,领到了九品官身,更让他兴奋激动,浑然忘了其它的不适。  前来京师时,他只是抱着侥幸心理来试一试,绝不会想到数月之后,他便得授官职。  他更没想到,酒楼的账房生涯,现在却是他当官的巨大帮助。会算账,会看账本,才使得他这么快就结束了学习,成为了新成立的盐政署的一名官员。  盐政署,暂隶于户部,但有一定的独立性,并且能向皇帝直接汇报,这是吕庆厚等新任命的官员所不知道的。  “恭喜吕兄。”吕晓布看着吕庆厚捧着的官服,脸上闪过羡慕之色,他还要继续学习,尽管从吕庆厚身上看到了希望,知道当官并不是很难。  吕庆厚并不倨傲,赶忙拱手致谢,说道:“宗怀兄才华胜过在下,只是此次未参加考试,下次定能得官,且胜过吕某。”  吕晓布哈哈一笑,说道:“此次考的是数算和记账,非某所长,参加也不会合格,倒不如藏拙。”  数算全部采用了阿拉伯数字,且记账也是与以往不同,还有什么三联单据之类的。虽然不是很难,但吕庆厚做过账房,到底还是比旁人掌握得快了不少。  而且,作为学习时间最短,却能达到合格标准而得授官职的学员,吕庆厚还真的挺露脸。  “下月是民政考试,宗怀兄定能通过,所授官职也比在下这盐吏风光体面。”吕庆厚这也不全是安慰,就象工部官员往往不如吏部官员那么体面一样。  同样是官员,在后世也有技术和行政之分,在明朝则更有清浊的分别。盐政署听起来就知道是干什么的,跟那些管理民政的官员自是不同。  “同是为朝廷效力,何来风光体面?”吕晓布心里受用,却还要劝谏几句,“吕兄日后说话可要当心,莫被同僚告到上官那里,影响到升迁。”  “多谢宗怀兄提醒,在下谨记于心。”吕庆厚拱手致谢,有意无意地看了一眼外面。  吕晓布自知其意,拱手道:“待吕兄见过上官,若有闲时再叙谈,在下先告辞了。”  吕庆厚拱手相送,说道:“待在下得了空闲,便请吕兄饮酒赴宴。”  “这喜酒却是喝得。”吕晓布笑着答应,告辞而去。  吕庆厚轻轻吐出一口长气,将官服穿戴整齐,出屋去新官署报到。不知道新上官是哪里人士,年纪多大,什么履历,吕庆厚边走边想着。  此时,夏中时刚刚走出皇宫,威严的建筑、森严的护卫带来的压迫感一去,他也长出了一口气。  盐政署啊,自己已是独领一面的官员,官阶六品,有直奏之权。  夏中时抬头看了看太阳,虽然刺眼,却并不令他难受,反倒有种惬意振奋的感觉。  从提出“票盐法”的建议,到现在不过几个月的时候,已经连升数级,这个速度连正牌科举的进士也要强得太多。  先从长芦盐厂开始,在北直隶实施“票盐法”,万岁还是很谨慎的,尽管很多的研究结果,以及实施办法已经远超出了他的所思所想所准备的。  夏中时钦佩之余,也感觉到了肩上的重担。两淮盐税相当重要,万岁未敢轻动,而盐政改革是否能够全面展开,还要看他在北直隶的试点是否成功。  而万岁对他的信任是充分的,在考察各地盐厂时他所看好的官吏,万岁都给予了他调用的权力。只待“票盐法”扩大实施的范围,这些官吏将成为他的属下。  回首再望了一眼巍峨威严的皇城,夏中时再转过身时,腰杆已经挺直,步伐也坚定起来,仿佛万岁在充满期盼地望着他。  ……………………  选贤任能,应该是明君的衡量标准之一。  但何为贤,何为能,怎样的官吏才能治理好地方,才能使国用充足,使国家蒸蒸日上,却不是那么容易分辨和确定的事情。  有些帝王,觉得自己任用的都是贤能之臣,但国势日坏,终至亡国丧邦;有些帝王则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完全以喜恶为用人标准,结局如何,也不用多说。  朱由校可以凭着自己的记忆,重用一些历史名人。如孙承宗、袁可立、毕自严等文官,武将的选择还要更多一些。  但大明疆域那么大,从上到下的管理,都是不可或缺的。  朝堂上需要能臣,地方上难道不需要?还有涉及到赋税、盐政、开矿等等的管理,难道不需要?  所以,朱由校就不得不任用更贴近自己改革思维,能够将自己的改革政策落实执行到位的众多官吏。  说白了,朱由校认为自己的兴利除弊是正确的,那拥护支持自己的就是能员干吏;反之,就是庸臣劣吏。  没错,就是这么简单。与“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也没有太大的差别。  显然,这与传统上的把才学和品格当作衡量官员的标准是相差很大的。  比如魏广微,正人君子认为他阴狠狡猾,谄媚逢迎,但朱由校就用他的听话,而晋升其为巡抚,成为一方大员。  再比如夏中时,不过是科举不第而弃儒从商的粗鄙之辈,却因一份上呈的建议书而屡获晋升,远超科举正途。  昏君哪,昏君!宠信阉人,重用厂卫;任用谄媚佞臣,任用粗鄙商贾。却对正途生员滥加打压,取消其优待,逼其重学旁门左道。  切!你们要是敢再骂,朕还不装了呢,昏君就昏君,乐咋的咋的!  朱由校正翻看着沈廷扬送来的直奏,眉头渐渐皱起。  经过不断的摸索航行,沈廷扬对海路愈加熟悉,规划的航线更加安全快捷。  但海运的规模却受到了漕运官员的刁难,不拔付或少拔付米粮,扩大海运的计划难以实施。  漕运!为了沿途靠漕运生活的百姓,朱由校本来想缓而改之。可现在看来,那些官员太不识相,他又要当一次昏君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