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xbiqugu.la这件事情背后隐藏的暗流,绝对不简单。 这个时候宋应星说道:“驸马,这块银锭生产出来不到三天,上面的磨砂痕迹还非常明显,但是只要这种劣银已经开始在民间流通的话,那溯本追源就相对容易了。” 周显听的头皮发麻,语重心长的对徐荣兵说道:“徐爱卿,你可看到了,此事情况危急,若是推迟下去,恐怕我大明要被黑心的资本家掏空了。” “你一定要加快制作出防伪标识,统一应用在新的银子上。” “千岁放心,下官一定竭尽所能。” 周光铠道:“千岁,现在市场上那些劣银是否收集起来销毁?毕竟任其流通,一天损失太大了。” “损失三五天,倒不用痛心,毕竟这玩意已经出现很长时间了,只不过是刚被我们知道罢了。” “千岁的意思是?” “顺其自然,对外表现如常,让那些制作劣银的团伙以为我们不知道,这样才能放松他们的戒备心,剩下的我会派镇抚司深入民间仔细盘查的。” “千岁英明。” “好了,你们下去吧,务必要抓好手中的事。” 等三人退出驸马府之后,周显对守候在旁边的侯连会说道:“传于进山。” 周显的语气之中蕴含着冷冽的杀意。 这件事情已经明摆着了。 必然是又要出现一批被砍头的官员了。 其实宋应星刚才提点一点毛病也没有。 劣银在民间流通,那必然是漏洞百出。 只需要纤细的溯本追源,揪出源头并不难。 难得是,周显把那些银子收拢处理之后,市场上的空缺怎么处理? 尤其是在徐荣兵的全新防伪标识没有做出来之前。 那民间的货物流通就得迟滞一段时间了。 关键那劣银到底在市面上存在多长时间了? 周显眉头紧锁,大胆的揣测了起来。 如果时间已经很长了,那大明就面临着一场货币危机了。 首先各地银库里面的银子也该盘查一波。 但不是现在。 现在轻举妄动,只能是打草惊蛇。 如果劣银流通市面的时间短的话,那都好说。 毕竟大明已经被贪官污吏们蚕食了很多年了。 突然损失个小半年也无伤大雅。 毕竟,遍体鳞伤的大名,在多一个新伤,周显也能接受。 很快,于进山进来了。 他拜过周显后,便站在堂内等候周显给他下令。 周显跟于进山一五一十阐述了一下事情。 随后便派锦衣卫全面侦查。 按照于进山的进度。 他在接了驸马爷钧令的当天,就从民间收回三千多两劣银。 第二天又回收了两万两劣银。 付出的代价是周显自掏腰包,用等价的足银安抚了那些手中拥有劣银的百姓跟商贾。 此刻周显的心情,如同刚刚入宫被阉割了的男人一样。 太TM的蛋疼了。 自己小金库的银子那都是从官娱堂那边赚来的。 现在拿着真钱,去换了假钱。 这事,想想都难以接受。 可他接受了。 他热爱大明,他要振兴大明。 前后三天下来,周显合计兑换了六万两白银。 他的金库内,堆砌着同等数量的劣银。 三天的时间,于进山已经按图索骥,离真相越来越近了。 因为回收六万两劣银的期间,他也抓了涉事的四百多名大量使用劣银的商贾。 这东西,源头终归是能找到的。 随着于进山审出来的线索越来越多,距离那制银的团伙也愈发的接近了。 今天是第四天。 周显一睁眼就接到于进山派人抬进来的十几个银箱子。 不用问了,肯定又是送来的假银子。 按照管理,周显得滴血给换出去足银。 就在周显要传唤于进山,询问案情进展的时候。 侯连会神色慌乱的手持一份皇旗边报从宫门方向跑了进来。 “千岁爷,千岁爷……” 因为奔跑的焦急,侯连会来到乾清宫宫门的高大门槛上还摔了一跤。 纵然如此,他也忍痛保护着皇旗边报跌跌撞撞的闯了进来。 周显面色一沉。 这事不妙啊。 因为侯连会此刻手中拿着的是边关的八百里加急,而且是绑了皇旗的日夜兼程的急报。 果然,不等周显开口询问。 侯连会便上气不接下气的说道:“洪帅的急报,皇太极挥师十万,向山海关挺进!” 听到这个消息,周显第一反应就是不可能! 大明跟建奴已经围绕辽东大战了两次。 第一次就是万历帝时驻守辽东的熊廷弼对抗建奴。 第二次是王化贞攻讨广宁,结果被汉奸出卖,兵败自杀。 最终还落了个被枭首,传首九边的悲惨下场。 第三次则是袁崇焕抵御建奴。 只可惜,无论是王化贞还是袁崇焕,他们都被崇祯皇帝斩杀。 近两年,建奴因惧怕大明九边合力,因此也不敢冒进。 还在某种程度上,缩小了对大明边陲的压迫。 只留下一个山海关通道。 其他大部分地方都跟北京城一线的长城分割。 这一次建奴再度席卷而来,隔着两年多。 为何? 如果要打仗的话,皇太极没有利用把百姓也安顿在边境上。 除非他已经拥有了此战必胜的把握。 否则一旦失利或者战事陷入胶着。 那百姓的搬迁跟撤退,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要么舍弃百姓,要么就跟百姓一起撤退,从而极大的延缓了行军的速度。 周显看了军报之后,也了解了情报传输的过程。 如今看来,之前岳灵给自己提供的皇太极在东三省的异动并非空穴来风。 如今镇守辽东的是洪承畴。 上次周显派那位老将军过去弹压一下那些骄兵悍将。 主要也是稳定军心。 毕竟,两年前,自己那个气量狭小的老丈人崇祯皇帝把袁督师给处死了。 要想让那边军心不散,必须得洪承畴那样的内阁老帅去了才能顶一顶。 但是真打起来,让洪承畴对抗皇太极? 勉强硬撑几个月没问题,也只能期待皇太极撤军。 建奴十万大军,说来就来。 这个消息从乾清宫传来,很快就传遍了大明的庙堂。 周显还能坐得住。 可是北京城的东林党们都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