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xbiqugu.la就在周显跟周光铠几人议事的时候。 皇城门外,八百里加急迅速传来。 守城的城门校尉只是看了一眼骑兵穿的制服,就知道边关又来急报了。 他当即示意手下的士兵打开城门,放传令兵通过。 快马一路奔驰,接连穿过皇城中门,直入内门。 又从内门策马直接来到了乾清宫的宫门之外。 全程无一人胆敢阻拦。 就连守护在周显身边的锦衣卫千户许显纯也不敢阻拦。 传令兵翻身下马,快步出现在宫门口,出现在周显的视野之中。 周显一看那身边军服装,便知边陲又起硝烟了。 “千岁,边关急报。” “哈齐尔率领四万蒙古骑兵兵临大同城下,威虏堡沦陷!” 卧槽! 听到这个消息,周显愣了一下。 大同是明朝的九边重镇之首。明朝要是守不住大同,朱皇帝在北京紫禁城里也就坐不住。 而威虏堡是大同军镇的外五堡之一。 朱棣时期直接北元。 崇祯时期,直面蒙古。 如今草原那边的攻势突然,竟然攻破了威虏堡。 周显眉梢紧皱,快步走到宫门前接过传令兵递上来的军报。 完了! 周显心乱如麻,北方异动,为何宣府没有汇报? 那个哈齐尔到底吃了熊心豹子胆,竟敢偷天换日来攻大同! 这一个突然的变故,直接打乱了周显之前的部署。 按照原来的计划,周显已经让刘禹州提前断开了宣府跟蒙古草原那边的粮道了。 他知道多尔衮登不上皇太极给他的援兵之后,势必会寻找机会跟宣府的明军来一场对决的。 但是哈齐尔什么鬼? 多尔衮吸引明军的主意,哈齐尔带着蒙古人直接南下了? 如今有一点是肯定的,宣府、大同和蓟镇形成的三道防线,已经被哈齐尔的突然南下给破坏了。 周显绝壁想不到号称大明九边重镇之首的大同府居然挡不住哈齐尔的进攻。 要知道,此时的蒙古大多数地方早已被皇太极给同化。 无论是哈齐尔还是格格木,他们所带领的蒙古士兵作战力已经大不如前。 现在已经从横刀策马的狂野军队转型为能歌善舞的草原牧民了。 以此来形容他们的实际战斗力一点也不夸张。 结果哈齐尔率领四万牧民,直接把大明九边之首的防线给破了一个大漏。 这…… 周显怎么想都无法理解。 且不说大同的守军腐败到什么地步吧。 毕竟哈齐尔是攻城的一方,而大同边镇是守的一方。 半个月之前,金吾卫刚斩首了建奴最精锐的四万人! 半个月后的今天,威虏堡就被四万牧民给攻破了。 这判若云泥的巨大差距,让周显想杀人! 想将现在的大同总督王继谟拉到镇抚司的大牢,将大同的总比姜镶千刀万剐。 尤其是姜镶,他在历史上就是一个佞臣。 相反,身为大同总督的王继谟还算是半个忠诚。 正统的历史上,崇祯末年,闯贼逼近大同的时候,王继谟还给皇帝下了誓师令,召集大同军镇内的文武官员来到关帝庙前,歃血盟誓。 嗷嗷叫着要跟大同共存亡,要抵抗李自成到底。 然而,王继谟自己在台上慷慨激昂,但是在台下的官员们却是另一番表情。 那些早已卷了银两的官员们知道大势不可逆,直接提前就派遣家奴给李自成递交了投降书。 只等着闯军抵达大同之后,开城欢迎呢。 其中投降派的代表人物就是大同的总兵姜镶。 王继谟对于这一切也心知肚明,可是他这位总督已经被架空,压根无可奈何。 而且他还投降李自成,所以就提前带着自己的亲信,拿了大同府库内的一万两库银逃往北京。 原本打算拿着这些钱面见崇祯皇帝。 皇帝不会责怪他丢失大同的罪责。 然而,他的亲信在半路上直接哗变,将王继谟的马匹和库银抢劫一空,作为投降李自成的见面礼了。 可怜的王继谟成了光杆司令,最终默默的返回北京城。 崇祯皇帝听闻大同陷落,勃然大怒,训斥王继谟夺回失地。 可是没兵没钱的王继谟怎么可能收复失地呢? 那是历史! 现在,周显的到来,并没有让大同沦落为闯军攻击的目标。 但是蒙古人却攻来了。 敌人变了,可是守城的总督跟总兵没有改变。 这个时候,周显想到了两个人,一个是大同巡抚卫景媛,一个就是大同边镇辖下的宁武守将周遇吉。 这两个人是大大的忠臣。 他们在历史上是坚守城池,直到殉国的。 之前周显也想过大同这边的认识变革。 但是苦于其他边镇还的军心还没有稳定,所以打算把宣府军镇彻底掌控之后,再对大同动手。 没曾想,还没动手,这问题就暴露出来了。 到底是姜镶跟王继谟,一个奸佞,一个怯懦无能啊。 如今形式已经非常危机了。 威虏堡被攻克,那大同军镇的实际情况,已经无法从情报之中了解了。 周显深吸了口气,对传令兵说道:“速回大同,务必要坚守,朝廷的援兵火速即到。” “是!” 传令兵猛的点头,转身就要离开。 “等等。” 周显叫住他,说道:“你休息,朝廷派人过去。” “是。” 传令兵神色感动,退了下去。 其实现在周显哪有什么援兵啊。 大同在大明朝的最西北。 而宣府在正北方。 即便要调遣刘禹州的禁卫军前去,也需要些时日。 况且自己还得从北京城给刘禹州下命令呢。 等刘禹州受到命令再发兵赶数百里路去大同。 那TM黄花菜都凉了。 “侯连会。” “奴才在。” “速传兵部,内阁全员来乾清宫议事。” “是。” 深夜,乾清宫内众多大臣思绪惊诧,且复杂。 殿堂内,回荡着周显愤怒的声音。 “开战,全面对哈齐尔开战。” “从太原给我调兵遣将,不惜一切代价镇守大同。” “同时要收复威虏堡,守住雁门关,山西无恙。” “倘若大同有失,山西沦陷,那京城危矣。” “如有不战而溃者,杀无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