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做事,有皇帝的逻辑。也可以说,有皇帝的价值观体系。 铁路,技术,蒸汽机,甚至资本,都是器。 器,可以选择怎么用。 屁股坐在哪,决定了怎么用这些器。 从一开始决定下南洋、伐印度开始,在皇帝这,一直盯着的就是刘钰说的钱。 香料的钱。 印度的税。 统称,都是钱。 按照先秦诸子某一派的说法,爱和用是有极大区别的。 那皇帝是爱钱呢?就像是爱手办、爱老婆、爱纸片人那样,就愿意捧着钱睡觉,听着钱哗啦哗啦的响声? 还是想要用钱呢? 拜物教、拜商品教、拜金教,对皇帝而言,实在是没什么兴趣。 因为皇权之下,他就是拜君权神授教的大教主,为啥还要去搞个拜商品教的世界,然后再靠“自我奋斗”,做终产者这个最终教主呢? 那不是闲的吗? 既然能够区分,那么皇帝贪图南洋的钱、印度的税,是为了用,不是为了爱,那么用来干啥? 自然是用来稳固自己的统治了。 皇帝让太子去读《盐铁论》,其实也就是在告诉太子,大顺现在像大汉,这些各种除农业税之外的朝廷之利,养活了一个庞大的事功之臣阶层。 这些东西,既是中央政府的核心税源,也是事功之臣们存在的经济基础。 靠那些农业税,是养不出一群事功之臣的,也是无法为事功之臣的存在创造一个经济基础的。 事功之臣到处做事,前提得有钱。 没钱,就没有事功之臣存在的土壤。 除非脑子锈了,放开地方权,让事功之臣都去地方当藩镇,但这本质上也是让他们弄钱,没钱啥也干不成。 皇帝让太子读《盐铁论》,真正想让太子明白的,还是一件事。 武帝崩后,为什么要有盐铁之议? 盐铁之议后,为什么会有王莽改制? 还有就是在给的那本书里,为什么刘钰会讽刺荷兰和英国东印度公司,不是在改进捕鼠器,而是在取得一个专营特许的特许捕鼠权? 大顺的这些大型“财阀”,是否和英、荷、法等西洋国家的一些特许专营的行业类似? 大顺这些年涌现出的大量的事功之臣,大量的边疆饿狼、大量的试图在边疆和殖民地搞事的“能吏”,他们存在的经济基础,靠的是什么? 现在中央财政,或者说皇帝内帑,如果能再难道印度的税收白银,这笔钱应该怎么用?养一群什么样的人?来解决什么事?才能让皇权恒久远? 白银是财富吗? 白银能买到想要的东西,并且尽可能大宗物价稳定,靠的又是什么? 如果河南、川楚等地发生了灾情,朝廷的白银是可以救灾的财富吗?而如果是松苏等地发生了灾情,朝廷的白银是可以救灾的财富吗? 二者如果不一样,那么区别在哪? 当种种这些皇帝想要考核太子的内容,归结到一个“先修哪条铁路”这个被极大简化的问题上时,皇帝也必须给太子讲清楚一件事: 大顺之前,承接明制。 大顺自称,追慕李唐。 但实际上,此时的大顺不论是军功制度、郎官制度、事功之臣的花销、中央财政的收入比例,土地税占财政收入的多寡,都更像是变种的、但不是百姓授爵制的汉。 关键就在于那句话:盐铁之利,在利,不在盐铁。西域之地,或许在西,也未必不在南。 不可只见其形,刻舟求剑,而不得其意。 大顺不搞铁专营的原因,只是因为他妈的对外贸易的管理和垄断更赚钱,而且更容易管。卖铁锅农具啥的,一年累够呛,还挣不了几个吊钱,现在非要专营这玩意儿干啥? 而汉时候铁专营的收益,可完全类比此时的丝绸瓷器茶叶出口。 过去的铁,不是现在的铁。 盐铁之利的本质,在利,不在盐和铁,或者说与时俱进,就应该像是井田一样,以至于现在复古派都是“能井则井,不能井则均,井为均之托词也”,要想明白本质是什么,而不是井田这个形式。 如果太子搞不明白,很可能,大顺也要走一条最终来一场王莽改制土地国有天朝田亩、而终于天下大乱的结局。 皇帝希望太子明白,传统的那些守旧大臣,靠不住。 松苏那群新崛起的人,也一样靠不住。 更希望太子明白,他在上次南巡时候,看到资本以织布机下乡的形式沿着运河快速蔓延时候的警惕。 大顺不产白银,白银是外来货币,却又是大顺的法定缴税货币和流通货币,一旦放开管控,松苏积攒的外来货币,会瞬间让大顺的土地兼并问题翻个几十倍。 而只靠那些守旧派的大臣,大顺一年也就收个两千万两白银,事功派就可以彻底回家睡觉了,根本没有他们存在的舞台了。 因为没钱,大顺折腾不了,无功可事哪还有什么事功派了? 事功之臣没了,最后朝堂里从打对对胡,变成打清一色,那这王朝也基本到头了。 烂成一团泥,慢慢腐朽。 太子应该明白,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小民,可以在太祖皇帝高举义旗的时候,一起推翻前朝。 小民,亦可以在新时代威胁到旧的一切的时候,他们也有可能最坚决地站在皇权身边。 水可载重,亦可覆舟,其精髓,是民本,牧民。民本不是兼相爱交相利,也不是人人不要拔我一毛,也不是人民当家作主,根本不是一回事,因为是要分水和舟的,水非舟,舟亦非水。 当然这是统治之道上的东西,皇帝觉得自己还有时间,太子应该还能学明白。 而至于统治之术,利用铁路、长江、黄河、海军、将天下分割成几块,使之在西边的起义不会影响到中原、在东边的暴乱不会越过荆楚,这也是铁路之于皇权的意义。 最终放在第一条铁路到底应该修到哪,这件事也就可以说的很清楚了。 黄河决口,是有规律的。 从宋开始,黄河决口就是在河南、鲁西南这个范围内,反反复复。 曹县、菏泽、兰考、郓城,就这几个地方,基本上只要决口,肯定就是先把这边冲一冲。 大顺的百姓读《水浒》读的非常喜欢,但大顺的百姓,其实是不知道什么叫八百里水泊梁山的。 因为写《水浒》的时候,八百里水泊梁山,真的存在。 而大顺的百姓看《水浒》的时候,因为漕运,一条大堤出现在黄河北岸,加上明顺以来一直默许的“保北不保南”的保漕运的治水策略,梁山泊的八百里已经成了个传说。 这个变迁,是现实的统治的选择。 而于此时的现实之下,真要是黄河北决,大顺会选择让黄河复南吗? 让黄河在大顺的财税重地泛滥? 这本身,就是一个和当初为了保漕运而默许的“保北不保南”一样内核的选择。只是形式因为现实的变化而发生了改变。 大顺已经开始修一条类似于太行堤之类的东西了,只不过这个太行堤,是在河的南边,而不是北边了。 “由今之河,无变今之道,虽神禹不能为功。使南河只可迁延日月,无药可治,人力纵不改,河亦必自改之”。 这基本上已经是大顺这边,在解决了运河问题之后,破开了讳疾忌医的这个伤疤之后,有识之士的共识了。 只不过,这些有志之士,过于“有识有胆有魄”了,琢磨着有钱的话,不如直接挖一个从北边入海的河道,人工改道得了。反正人力纵不改,河亦必自改之,挖呗。 大顺吸取宋时教训,并不认为人工挖一条黄河河道,是大顺现在能搞明白的工程。瞎鸡儿挖河,这个风险太大。 而如皇帝所言,黄河不会闲着没事干决口的。 大顺在解决了运河漕米问题之后,治河的效率比以前要高。伴随着玉米、高粱等秸秆作物的普及,修堤坝的材料也比以前丰富了。 所以,皇帝的判断是有道理的。 即:如果在这种情况下,黄河决口,那么这不是只考虑黄河决口的事。 而是显而易见地,河南等地,肯定是遇到了大洪灾了。 小洪灾不至于搞出来黄河决口。 届时。 上游是洪涝。 到了开封菏泽一带,则可能是黄河决口。 而淮河的洪泽湖问题,大顺也只是凑合着解决了一点点,实际上水位依旧高,淮河上游泄洪还是有问题。 也就是说,一旦出了这个事,必然是一场波及淮河、安徽、河南、鲁西南、冀南、鲁北等大片地区的大灾。 按照自古以来的经验,一般来说,河南水灾,一般都会伴随着安徽水灾。而这一次还要考虑黄河决口,还要加上个山东水灾、河北南部水灾。 中原地区过高的人口密度。 商品粮产地往中原地区过高难度的运输制约。 以及河南、荆楚是天下中心,此地若乱,则四周必乱的必然现实。 还有就是对于“王朝末期被逼着做事的时候,往往吊毛也干不成”的经验。 陕甘可以垦套、迁西域;闽粤可以下南洋;山西可以走西口;河北胶东可以闯关东;松苏江浙可以有商品粮;四川德祐于都江堰等只要不瞎鸡儿收税一般没事……唯独中原地区,既没有商品粮输入救济、也没有逃亡垦荒的方向,一旦出了事,那就是大事。 外加那个非常晦涩难懂的、一般人未必理解的“老百姓有饭吃一般不会造反”的道理。 所以皇帝对于太子第一条铁路该往哪修的想法,觉得相当的幼稚。 黄河哪天出事,这谁说得准?就像是几年前的里斯本大地震,这还有说得准的事儿? 第一条路居然不琢磨着贯穿中原、联络荆楚,竟然琢磨着往张家口、承德、关东等地修,这如何能当明白铁路时代的君主? 就算不修到张家口的铁路,商人的高利贷依旧控制着蒙古;就算不修到承德热河的铁路,大顺的军队也依旧压的北边不敢反叛。 不是不能修,而是这对皇权的统治而言,是锦上添花的东西。 历史上的普法战争,德国总参谋部们对铁路的认知,是高效的兵团机动方式,将极大地改变陆地战争的模式。 而对大顺而言,对铁路的认知,是不可能走上普法战争的认识的,因为大顺周边有啥需要修个铁路否则打不赢的敌人吗?能修铁路的、好修铁路的地方,脚板子一样打赢;打不了、不好打的地方,肯定是不好修路、或者这时候压根没法修路的地方。 是以大顺皇权对铁路的认知,从一开始就必然要是维系统治、方便赈济、便于输粮、有利镇压的。 京西煤矿到京城的铁路,延续的是这样的思路,为的是京城燃料的稳定;而真正琢磨着要用印度税收修的第一条大铁路,也必然是延续这种思路的。 皇帝觉得,太子欠缺的,就是一种对“器”的认识,了解、以及如何使用的思路。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因为这件事可以教,那么将来出来新的矛盾、新的问题,不能按图索骥了,没有思路,可咋整?到时候岂不是一脸懵逼? 守旧派搞不明白。 实学事功派,过于激进。 新学派,脑子里有自己的想法。 做皇帝的没有个一贯以之的思路,到时候便会觉得公也有理、婆也有理……在李淦看来,熙宁变法没有问题,之后的旧党复辟,也没有问题。 问题在于变法也好、复辟也罢,皇帝都得凌驾于党争群臣之上。 而要凌驾,就需要有自己的思路、自己的理解、自己的认识。知道要怎么办、知道要干什么。 朕即国家,朕要做什么,新党、旧党、守旧派、实学派、复古儒、激进工商派,皆工具也! 否则,那要被人玩死的。 大顺的改革,从来不是刘钰宰执天下的状态下改的,至始至终在皇帝看来他都是个工具,因为皇帝知道大致该怎么搞,大致知道哪些事可以干、哪些事干不得,群臣争议那都是个屁,听响儿罢了。 包括在成体系之前,刘钰在皇帝看来,不过是一个郎官类宦官,借皇帝之势,在外开府,以近臣宠臣之幕府而行变法的。既不是丞相开府,也不是执掌天佑殿一言堂,其中区别,可大了去了。 既不会罢免刘钰,也不会改革科举,更不会罢免那些攻讦刘钰的大臣。 只是,要是太子就这成色,即便自己临走之前,把几个必须要“带走”的人一起带走,怕也必要搞出来王莽改制一样的大乱——至于靖康耻这种事,李淦琢磨了琢磨,觉得即便妄自菲薄许多,这天底下已经没有再能搞出来个靖康耻的政权实体了,倒是感觉距离类似王莽改制越来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