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新顺1730

正文卷 第六十二章 三战定印度(八)

新顺1730 望舒慕羲和 6535 2024-05-13 14:06
  两人一边说着,一边看了看周围的地形。  这倒是很容易看出来,这应该是一条河的入海口。距离他们三五里远的地方,是个挺大的岛,就卡在河口上。  远处停靠着大顺的军舰,岛上有个灯塔,一伙士兵也上了岛上,和他们隔着二三五里的河水。  一排排的小艇,不断地将人送到岸上,甚至还有七八个骑兵。  后续的部队也都慢慢登岸,军官们指挥他们搬运物资,并且向外派出了警戒,让那几个上岸的骑兵,带着几个大约是印度商人的向导或者翻译,向外散去。  不远处,几个军官正在那看地图,部署在这里的登陆安排。  这些底层的士兵只是知道这里是一处河流的入海口,却不知道这条河叫做胡格利河。  旁边的那个类似崇明岛的岛屿,唤作萨格尔岛。  再过一段时间,就是印度教的节日。大约可以理解成大顺这边理解的冬至,也就是太阳从南回归线往北移动的日子,可以算作是印度教里的过年。  被称作桑格拉提节,意译而非直译的话,叫冬至、太阳节、羲和节,都行。  人们会聚集在孟加拉的萨格尔岛上,后世会有数十万人甚至百万人会去沐浴恒河水,算作一种朝圣。但此时肯定没有这么多人,因为交通、工业化、廉价出行等等,都不存在,怎么可能组织的起上百万人的大规模节日朝圣。上百万人规模的节日人口流动,那得是工业时代的“人文奇观”,现在可不行。  大顺这边的登陆部队,就在萨格尔岛北侧的海岸上登陆。加尔各答就在这个河口的上游。  如果非要类比的话,加尔各答的港口位置,更类似于上海。不是宁波那样的天然良港,加尔各答的港口在江中,需要上游很长一段距离,才能进入加尔各答的港口。  大顺的参谋们选择把营地安在萨格尔岛的北侧,也是考虑到大顺的海军优势,把英国的印度分舰队堵在了胡格利河的加尔各答港中,他们并不敢出来决战,而是选择了避战。  营地安在这里的好处,就是修建营地的工程量可以极大降低——只要确定能够保持海军优势,并把握住制海权,那么借助潮汐滩涂形成的泥泞通道,营地的防御方向只要面对北侧即可。  参谋们选择的营地,距离海岸和胡格利河,大约500步,并且利用了萨格尔岛的地形,确保如果英军舰队要炮击营地,就必须面对大顺的海军。  按照作战计划,快有快的打法、慢有慢的打法。  既然乔治堡以极快的速度攻下,那么最优的选择就是加尔各答慢点打,稳扎稳打,不去偷袭。  虽然偷袭其实很容易,因为威廉堡之前被年少轻狂的西拉杰攻破过,而且焚烧了大部分建筑,其防御能力和英国后来稳固了统治重建的威廉堡不可同日而语。  但大顺这边的前线军官,在保证整体战略指导的前提下,还是选择了稳扎稳打的办法。  第一批上岸的一个营的工兵和其余部队,要在胡格利河的北岸修筑营地,积累物资,等待后续的部队登陆。  这种仗,除却最后的野战决胜外,唯一可能的转折点,就是英军趁着大顺的主力部队还未到达,让海军选择离开胡格利河,出海与大顺海军决战。  以总吨位一比三的绝对劣势,全歼大顺的印度分舰队,控制制海权,炮击大顺军先头部队的营地……唯有如此,才算是避开了会战的转折。  虽然可能性微乎其微,但大顺还是非常谨慎地攻取了萨格尔岛上的灯塔,那里没有什么军队,只有一些理论上可以算作军队的孟加拉守军。  并且很快围绕着萨格尔岛上的灯塔,构建了三座炮台,部署了三门24磅的重炮。  与胡格利河北岸的营地相互照应。也算是明明很强,但却过分谨慎了。  杜锋计划的作战,是以大顺的海军优势,封锁胡格利河。  然后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将南洋的野战机动兵力,都运送到萨格尔岛以北的营地。  包括四个战斗工兵营、6000名锡兰的府兵线列兵、六个炮兵营、四个在淡马锡的骑兵营、四个辎重营,以及依靠西拉杰在孟加拉的威望,使得孟加拉当地的领主和受损的什叶派商人提供补给。  合计将近一万名步兵、2000骑兵、以及强悍的数量众多的炮兵。  就大顺现在的运力,这倒不是问题,包括补给也不是问题。  大量的被征召的商船,和本身就是官督商办的专业运输船队,以及被裁撤后在南洋地区依旧拥有一次性运送5000兵力规模的海军专业运输船——这是为了方便在南洋的殖民统治,一次性5000的投送能力,可以快速镇压南洋任何方向的起义,以免遇到荷兰人那种小规模起义压不住最终形成燎原之势的局面。  杜锋对于米子明多久能攻下明古鲁的万宝路堡,信心十足,这压根就不是什么难事。  而所谓的机动兵力,除了锡兰那些特殊的授田府兵外,所动用的其余兵力,也根本不是大顺在南洋的全部兵力。  比如爪哇、婆罗洲、摩鹿加群岛、苏禄等地的驻军,和驻军之外的少量机动兵力,压根就不需要动。  步兵抗线的主力,就是锡兰的府兵。抗线之外真正要用来一锤定胜负的,还是靠专业的职业募兵。  至于英国人在孟加拉有多少兵力,根据大顺的情报,英国人此时在孟加拉,除却海军,其实只有1800人的兵力。  这其中,有300人是欧洲各地的亡命徒,渴望在印度发财的雇佣兵。英国人可能雇佣,也可能不雇佣,甚至这些雇佣兵也未必愿意接受英国人的雇佣,毕竟比有钱的话,还是印度王公这边给的更多。  英军大约800人。  而英国人训练的印度兵,大约600人。  基本上,这就是英国人在这里所能拿出来的全部兵力。  杜锋要集结的力量,海军是英军的三倍、陆军全算上的话大约是英军的十倍,细分的话,炮兵是其三十倍不止,而骑兵更是没法算……2000除以零,这个从数学角度上讲,不好说这是多少倍。  整体上,杜锋算是契合刘钰的战略:即在庙算的时候胜一筹,不要去靠腓特烈、拿破仑那样的战术天才。  庙算的时候不好好准备,等着打仗了,再指望一个名将获取胜利,蛮悲哀的。  是以,二十年的战略准备,以锡兰为支点、以蔗糖危机的大迁民为契机,大顺为今天这场仗,仅仅在锡兰,就准备了三万丁的预备役人员,以及足以去大西洋打一场“特拉法尔加”规模海战的舰队。  配合完善的商船注册征调体制、垄断授权的专营官督体制,从一开始就要一个以十敌一的目标。  当然,这么算的话,没把孟加拉王公的部队算在里面。  而孟加拉王公到底能集结多少军队,这也难说。  因为如果大顺只上岸千余人,要和英军一对一的公平对决,那么孟加拉王公可能会偷偷来和大顺谈判,试图借大顺的力量击败英国;也可能选择站在英国一边,凑出一万多拼凑起来的军队。  而如果大顺上岸的军队,从一开始的一千,逐渐上升到一万多,那么孟加拉王公会主动跑到大顺这边,高呼“贾法尔是叛徒,我们一直在等待真正的纳瓦布,西拉杰的归来!”  当然,像是贾法尔、西拉杰的大姨、之前的锡克商人等这一批被称作“背叛者”的人,自然会选择死硬到底。  事实上,世界上有两种军事神话。  一种,是三千破五万、六百兴灭国的这种,惊呼不可战胜。  另一种,则是靠着庞大的体量、手工业能力、财富、税收、人口,随时可以拉出来数万齐装满员的大军、令人瞠目结舌的火炮、遮天蔽日的船帆。  前一种,会成为后世历史的谈资,许多年后依旧叫人津津乐道。  后一种,也是成为后世历史的谈资,许多年后叫人产生一种“这样的仗,我上我也行”的感觉。  不过于现实,并无区别。因为此时现实的统治者、统治阶层,不是玩军事名将斗兽棋的谈客,而是一群会权衡考虑当狗还是自立哪个收益更高的王八蛋。  所以,依旧秉持着刘钰战略构想的杜锋,用极快的速度攻下乔治堡,但却要慢慢地攻加尔各答。  战术很简单。  一个半月,屯兵、屯粮、外交、拉人、密谋、和孟加拉上层谈判。  然后出兵,野战获胜,攻下威廉堡。  海军堵住胡格利河的出海口,陆军在河边架起大炮,灭掉英国的印度分舰队。  杜锋这边玩的也很大胆,直接派了先头部队登陆,搭建营地,而且直接派的是手里的精锐部队。  因为他算了,英国人的舰队不敢出港,缩在河港里,那么英军就不会在河口部署部队。  而只要第一批部队上了岸,英国人就算反应过来,从加尔各答赶到这里,也得是十天以后了。  况且英军出动倒是快,可他们人少。真正要形成威慑,就得拉拢孟加拉的部队,问题是孟加拉的部队从远处赶来汇合,又不知道多久了。  所以,第一批登陆的千余人,首要任务就是挖好营垒、胸墙、面向北侧的简易炮台,把大炮部署上。  然后把简易码头搭建起来,等着后续大部队逐渐抵达即可。  之后的几天,赵立生等人就在不断地挥汗如雨,挖坑,装土,修营垒,按照军官的命令修简单的码头,装配一些军用的起重机械。  剩下的时间,就是挖厕所。  等着简易的码头修好后,后续部队抵达的便越发的多,营地也不断向外延伸。  在英军占领这里后受到了损失的摩尔商人,在金钱的诱惑下,帮着大顺这边运来了大顺想要的任何东西。  木板、木料、石灰、肉、稻米……钱,能解决很多问题。大顺的白银,和印度的银币,都是白银,花起来没有任何的滞涩。  伴随着大顺登陆部队的逐渐增加,也如杜锋所料,很快就有孟加拉的贵族,主动送来了稻米、木柴,并派人和大顺的军官勾兑,试探一下大顺到底是什么意思。  等着大顺这边的军队开始大量卸货大炮和战马的时候,已经有贵族派人提出,愿为内应,也愿意提供自己的私兵支持了。  毕竟,前节度使,西拉杰,之前逃亡大顺,而现在要回来了。谁知道,这位小节度使归位之后,会怎么对待之前的背叛呢?  7017k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