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谭也觉得郭图对整体局势的把握堪称大师级。 他认为在补给不足的情况下,杀向壶关颇为冒险,而直接向东逃窜,太过丢人。 另外,这审配是袁尚的人,大军一旦反攻上党不成,他又不能鼎力支持。战败以后,估计会往自己身上泼污水,好扶植他弟弟袁尚,以扩大河北人的话语权。 袁谭一心成为继承事业的上位者,他日思夜想驾驭属下互相制衡,却忽视沮授、田丰、审配都是忠心、刚正之士。 最后,他在现实与假象的各方压力下,选择了郭图的妙计。 而走太行山路,往涉侯国去的这次行军,将成为他最后一次领军的经历。 “禀告主公,太行山中诸多好汉传信,说是袁谭大军从山里一路向南,往潞县或者涉侯国方向行军。” 张方等人略微惊讶,这袁谭大军果然如主公和杨阜所料,没有勇敢杀回上党,也没直接逃窜。 徐晃分析道“对方这么选择,应该是既不想放弃,也不敢贸然大战的折中行为。想想袁谭这等高傲之辈,确实会这样做啊。 “可是,杨阜先生又怎么能提前预料对方的行为呢?” 杨阜对徐晃刚刚的分析很是赞叹,此人虽是武将,但谋略、分析已经胜过多数谋士了。 他解释道“我们对敌人不是预测,而是驱使他这样。” “嘶” “啊?” 徐晃好像突然领悟了什么,张方还是一头雾水。 杨阜继续道“敌人存在这种有利于我方行动的可能,那我们就创造条件,让他们这么行动。” 童远把话接过来道“其实关键的还是他们自己,我方只是创造了一个惊吓对方,但又让他们能有些希望的局面。” “如果对手是稳妥且不好面子之辈,肯定会向东撤退,日后再战。反之,如果是心无旁骛,专心于兵马之人,也会看到,我军不具备立刻集结,阻拦他们回师壶关的情况。” 接着他略微神秘地抽出一张绢帛,上面写着“谭性狭,外勇而内怯,好大喜功,不善治军。” “这是这半年前,我让人往雍州贾诩先生那里问来的分析计策。他还给我分析过袁绍,张杨,全都一语中的。” 杨阜感叹道“贾诩不愧是我西北雍凉最具智慧的人,佩服佩服啊。” 童远心道“贾诩先生虽然没在袁绍那里做过事,无法像荀彧那样,对其手下谋士、将领全都分析出来,但要是比分析人心,可能贾诩更胜一筹啊。” 徐晃也暗暗记下这次杨阜的“驱使敌人”与童远、贾诩的“心理分析”,日后他也将在治军和谋略中有所运用。 袁谭大军沿着清漳水进了太行山。 后世的漳河,此时被称作漳水,它主要由清漳水和浊漳水在涉侯国以南的山区汇合而成,然后流过繁华的邺城。 战国时期的魏国西门豹,就在邺城发民凿十二渠,治理水患,灌溉农田,将产量提高数倍。被称作引漳十二渠或西门渠。 袁谭大军向东进山后,离开入山的河水,沿大路往南行进。突然发现新西凉军已经跟在后面,甚至附近群山峻岭之中也有对方斥候的身影。 原来,黑山军闯荡太行群山多年,此处原有于氐根、青牛角、左髭丈八等部盘踞。 之前袁绍击败于毒,杀朝廷冀州牧壶寿后,执行沮授战略,向北扫荡,将大大小小黑山军各部全部消灭。 但失地农民终究杀不完,袁绍也没有力量日复一日在山中寻觅杀戮,所以仍有一些黑山各部残兵,聚山寨、造坞壁盘踞于此。 其中,有一黑山军年轻渠帅名号疙瘩,又聚集三四千部众,在涉侯国以北区域发展。 这一次,他积极响应童远、张燕,专门袭扰进山的袁绍军。 袁谭大军行进到一个山中盆地安营扎寨。这个小盆地位于群山之中,面积足以容纳大军短暂休息,东西南北都有道路。 向东的山路,可以再次回到清漳水旁,只要沿河一直向东南方向前进,全程估计九十里山路,就可以到达张郃所在的涉侯国。 而继续走向南的大路八十里,可以到达上党郡潞县的刈陵乡。此地具称是古黎国的所在地,周边道路通畅,东西再走四十里,涉侯国与上党郡的潞县。 袁谭本来自进入太行山后,就已经派遣斥候走第一条路,赶赴涉侯国通知张郃引兵前来接应。 可是,他等来的是张既率领新西凉军步步跟随,以及山中小路被黑山军封锁的可怕情况。 袁谭熟悉平原,他统帅的夺取青州的战役用兵迅猛,但那是在平原地形,面对三流的田楷,以及出了名不善军事的孔融。 这一次,四周高耸的大山,与新西凉军跟随又不交手的奸诈,让他手足无措。 袁谭心中发慌,这巍巍群山在初冬显得分外寒冷陡峭,他光是呆在山中就感到恐惧,不知从哪里又会冒出敌兵。 他召集众文武议事,希望他们能有办法。 一直负责中军的蒋义渠说道“大公子,现在形势虽然不妙,但我军兵马完整,粮食也足够三十天食用。我们只需做好后卫,正常行军即可。” 袁谭还是慌张,疑问道“正常行军?这四周的山里都是黑山军,不知他们会从哪里冒出来?我们被敌人前后夹击了怎么办啊?” 文丑说道“少主,我看张既的追兵人数虽然不少,但并非我军对手。不如全力攻击其部,把他们打残,再回身驱赶黑山军,就可以了。” 袁谭一心想赶紧撤退,不想冒险作战,于是对文丑的意见先不置可否。 郭图眼睛转了一圈,把众人的心思猜了七七八八。 他又以稳重的口吻说道“少主,敌军来者不善,我们肯定不能在背后有张既大军的情况下,同时向东打黑山军。现在最好立刻走大路南下,到达古黎国,联络各方。” 袁谭一听到走大路,就像溺水的人抓住救命稻草。愈发佩服郭图见多识广,觉得他的办法总能平衡各种情况,于是决定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