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宣夜:东周

正文 19. 有星孛[bèi]入北斗 (上)

宣夜:东周 雅安丁一乙 10286 2024-05-13 13:22
  庚申年,冬十一月十三日,立冬后一日,卯正。  冬寒料峭,阳光灿然,鲜红夺目长温燠[yù],立冬最喜太阳幽。  离朝都郏鄏[jiá  ǔ]三百里,太室山初寒,三十六峰明空烟澹泊,峰壁岩嶂攒耸如髻鬟。有高阳氏姒夏国继任二代帝王姒启为纪念其母涂山氏女娇的祀庙,故称之为太室山,室:妻也。(注1)  太室山南有箕山面拱,西有烟岚半明灭的少室山侍立,有也三十六峰簇拥起伏,如环围旌旗。高阳氏姒禹第二妻,女娇之妹女姚曾经居此山,后人称少室山。  苍翠相间的太室山与少室山相距四十余里,前有颍[yǐ  g]水奔流,颍水出非古山之颍谷而得名。  少室山下颍水岔口少,水面广阔逾千步,风吹水波动,攘臂鳞缁光,沿岸冀冀水渠安定,水上无梁到彼岸需松舟桧楫。(注2)  绿水绕青石,颍水岸涯远远行来一位身量修长老叟,上身着幆[yì直领]衿燕居衣,草染之物的菘蓝浸揉不均,被匪阳晞[xī]得褪成许多深浅不同蓝色。(注3)  也恰合每个人生不外乎有好坏参半素材,却被谋活得千差万别。  左衣袂[mèi袖]线缝白色苎麻补帄,下着木绵绩纺蓝色双足管下褰[qiā  裤],左膝上补了手掌阔青绿色苎麻帄,足就黑中含赤的玄色鹿皮狼跋舄[xì]。(注4)  不计路程长短,定从远方来,舄上皆为陌生泥。  临冬,颍水水浅,有隶民黎众新筑岸埽[sào护堤],止水用秫秸、竹索、草索、编括碎石细沙,长绳累绁[xiè]为一捆捆、一列列堆叠却也整齐如棋,只是如此累叠的水防不能坚久。(注5)  岸埽之止水埽材,宜编木料成大囷[qū  ]作根基,贯石杙[yì桩]、木楹[柱]其中,充实以瓦石不至木囷仓虚,复以铁木横贯杙表,牵筑水防上,此为杀水固防之长策。(注6)  老叟面对脩[xiū修]岸梁、安水藏的昨事今非,如幆衿燕居衣上深浅不一印记,回身付之一笑离去。(注7)  冬天马不止歇来,寒风低语齐喑,根侵颍水岸缘的株株槐树轻摇轻晃。  零落欹[yī]斜灰褐树皮枝桠下,身为苦寒之士的老叟留不住风,望不尽枝遮云隐,殄沌[tiǎ  dù  ]状类人世间一张张情罭[yù网],相互交错确无否[pǐ]泰。(注8)  狼跋舄蹈破寒露霜,一身靛蓝老叟在寻一处“自知津”。  远此地,下游十里,也有一处名自知津的官置舟津,舟车往来颍水运输人物。(注9)  老叟乃剑士修行剑术,此番游历到少室山西侧颍水,是因自知津与他一脉剑修渊源深密。官置那处自知津非他所知所探之地。  于是逆流溯源,此一程经霜寒降,惟愿天色依蓝,人地依旧。  弯曲水岸深开地势,骄阳一片漫光辉下,一座青石垒筑石阙透出往事千年渺漭。  石阙由正、副阙并组,青石阙基浮雕方胜纹图,三重石块向内飞斜,阙顶临摹双重檐各有压以脊兽的石刻屋顶,阙身青石正身铭文下刻一饕餮,铭文蜿蜒盘曲,笔划中部鼓起,首尾出端,为“自知津”三个子商契[xiè]书。(注10)  副阙庳下,高为正阙一半,勒留一诗“少年事远游,多惭箕山秋,负剑涉颍水,归马自知津。”  思来自知津旧地址荒废许久,成为野津而无人问津,或许本地人已不知“自知津”地名源自此一位作诗负剑过颍水的大剑师。  衣裳靛蓝老叟面对石阙作了一个长揖,围青石阙行步一周,足下实践天罡北斗,左手大拇指抵食指根卯位言万物茂,后位移辰位言物经震动而长。  食指上黝黑指环彰显二个籀[zhòu]文“止戈”,石屑、碎石,沙土似水倒流,物遇相冲碰发出“沓沓”,老叟缘源到旧地,揽涕寻荒榛,损费蕴元施展绸缪方术。  千年经风沐雨的石阙虽非周全葺营,却也让他苏复了八九新。  石阙刻留诗句大剑师,暮年再游此地,后人在《自横舟章》读到:师过水观影,唱曰:“我今颍水独自往,处处得逢渎渠,渎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渎渠。”后代修剑士评此为一介人身万般自在。  天气清肃,细光落岸斜织,映照承着旧念的老叟抚石矗立,枯叶逐风摇枝,北风徘徊正值温酒增衣时,道是寒冬将至。  此一顷刻,天地陡然显异,一阵阵冬雷发啼,一条条赤电耀熠。  首上冬霆,舄底带泥,老叟老槐树下仰望天青。天公擅长欺物,想是人世间又有哪一位修士证得九壬大境引起天摧地残。  ------------------------  距一身靛蓝老叟远六十余里,阳邑以少室山西侧之乾方[西北方]得名。有三峰东西并列,长六里,拔地三千尺,南延一岭,为颍水、狂水之分水岭。(注11)  颍水西滨有一座四面方正高大灵台,台上可观云物、志星辰、察福瑞、候灾祸。  台体呈方形覆斗,高二百八十尺,暗合《洪范九畴》四方四隅,东、南、西、北四方与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隅二十八星宿,四壁用水磨甓[pì砖]垒造。(注12)  其东、西两壁明显向中心内倾,南壁上下垂直。灵台北壁正中一个直通上下凹槽,四隅各设水道四孔,水道出水白石雕作蚩[chī]尾海兽。[即鸱尾,屋脊上鱼尾形饰物]  中间一座四面凸字多角三重小楼,四角攒罗锐喙屋檐,秀丽檐角,玲珑别致。顶上一重纵横交支歇山屋顶,两阿流水悬山与四阿合造,正脊纵横十字交叉,此屋顶有九条主屋脊,也称九脊搂。(注13)  长夜不寐[mèi眠],对望一岸星光的眡祲[shìjì  ]士,保章氏屠瀍[chá  ],首戴饰有鹬[yù]羽的鹬冠,鹬冠是知天文者之冠,左手执一卷告沴[lì]缣帛,步履匆匆奔出灵台楼梯。(注14)  右手依扶细泥红陶甓垒造的阶阑,由细泥灰陶甓的踏阶趋进而下,口中不断高呼“辟路、辟路”,灵台之下环筑回廊上的同僚左右相攘避退。(注15)  随着一阵嘎吱声,祲[jì  ]象堂两阖厚重青色门扉缓缓推开,三角形物帛縿[shā  ]面绘开明兽九首人面,高悬门扉上楹正中。(注16)  一条九尺后粗前锐水牛皮鞭,左右斜甩出正五花,啪一声,堂开鞭响,灵台开始议事。  屠瀍鼻子耳朵、口唇已被寒雪冻得发紫,眼里充盈血丝,垂首目视缁布朝服下一双棕色山羊皮礼鞮[dī]。(注17)  “冬,十有三月十三日,赤经双环简仪测星孛于东方入北斗,至天市而按节徐行,出河戌北,行轩辕,太微,后日六度有余,晨出东方,危。”  首顶鹬冠言论者灵台大夫布墨,九黎氏字仲黔。眉长髪白,貌古于松,颇似闲云野鹤。  又闻:“子丑冬,十有一月,星孛于东方。甲子仲暑,八月三十,星彗入井宿,扪参历井仰胁息,顾列孛兮缥缥。此次星孛,保章氏子弟上书昊天垂象危祸?耸听言危,为何?”  眡祲士屠瀍说道:“瀍、生而质钝,不通诗书。承袭祖业在灵台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变,观天下之迁,辨其吉凶。以五云之物,辨吉凶、水旱、降丰荒之祲象,以诏救政。”  “孛、彗、长三星,其占略同,然星首与星尾形象小异,此次星孛东方入北斗,星首炎赤断折星尾,横扫河汉[银河]势气巨大,厄凶之兆。”  祲象堂前六十六步外立有“量天尺”,三十六方青石板接连平铺而成正方案,方八尺,厚二寸。四周去边五分为水渠。先定中心画为十字,外抵水渠。此处乃宗周国周公旦所定立的“天地之中”。(注18)  每岁大暑至时,八尺量天尺影子皆为一尺五寸,国土南北东西所合中心。谓之地中,启明大陆一岁四季所交,百物阜安的天地中心。  灵台大夫布墨与眡祲屠瀍两人立于量天尺前,布墨扬手左手大指在中指甲内摭[zhí]入掌心方向,凌空现出一台红铜七衡六间仪。  七个同心圆,每圆为一衡,衡与衡之间为一间,衡间相去一万九千八百三十三里一百步,每一衡表示日星行轨不同季节。  每岁冬至日星沿外衡最外一个圆运行,日出于东南没于西南,日中时距地平高度最低。大暑至时,日星沿内衡最内一圆运行,日出于西北而没于西北,日中时距地平高度最高。夏至、春分、秋分、日行中衡沿当中一个圆运行,太阳出于正东而没于正西,日中时距地平度适中。各个不同气候日星沿不同圆衡运动。  左右同僚,三三两两围聚观望布墨施展方术,右手去心一寸画为圆规,握持寅文[食指根部],然后周历卯、辰、巳等文,回环至于丑文[中指根部],共持握十二宫。七衡六间仪红铜同心圆衡周行,既往既来。  灵台共四十四人,由灵台大夫主掌全台工作,副贰两人,冯相氏与保章氏。  冯相氏辨天其叙事以会天位,气候变化,掌天文星象历法推步。统领候风三人,十二人候气,三人候晷[guǐ]景。保章氏掌天星志星辰,分星观妖祥察天地和命,统领十四人候星,两人候日。  眡祲士屠瀍,从属候星十四人之列,另有候钟律七人,录人两人。四十四人有半数望布墨用七衡观天下妖祥,六间叙事之物辨祲象凶吉。(注19)  同样寒气刺骨,屠瀍鼻子耳朵、口唇手很红润。一种温燠红润,只在火旁才会有。三根柘木支成火堆上置一个双耳铜釜,釜内黝黑雪块银白。  只一会儿光阴,雪块不见,已化成一釜清水,出冒水烟由淡而浓,再过不了多久,眡祲士屠瀍可饮到一盂热腾腾堇荼浆水。(注20)  起火烹汤只为伫候一人,交传公文至朝都郏鄏的遽[jù]徒。  屠瀍轻轻啜一口白瓷水盂中堇荼浆水,驱除身体内寒气。观见白瓷水盂清描两只飞燕,一句题文“仍有昔时巢燕在,飞来飞去画堂中”。(注21)  对每一件事且笃重抉剔,做每一件事都经精密筹划,绝不肯多殄靡一分力气,也不会一丝毫疏忽,连生活细枝末节皆不例外,乃是屠瀍。  堇荼苦香淡淡风,听闻阵阵冬雷,屠瀍已然年近五十,背微少许前曲,一直性情内敛举止平和,可颡前渗出细汗,手中丹红火漆封缄竹管,钤印灵台与灵台大夫方印,以防私拆,竹管轻、心却沉。  告沴石帛上书:“庚申年,冬十三月十二日戌时二刻,赤经双环简度量星孛[bèi]入于北斗,长可径天,苍色闪烁,出河戌北,行轩辕,太微,后日六度有余,晨出东方。合十二日卯时有半,灵台东南天空冬雷轰鸣赤电耀光,再操七衡六间仪筦窥间距。”  “遥距七千七百八十里,有非谱牒修士得证九壬境,赤电生剑锋,冬雷产雳斧,兴刀兵天下山河将巨变。”  灵台大夫布墨与眡祲士屠瀍说道:“祲象堂前水渠通,淡荡无力风,闲云如幕碧重重,不名修士破境九壬,孛入北斗有兵刀,量天尺前寒杀为谁浓。”  [手机用户请注意:正文之外,作品相关栏目,有课代表精彩点评与导读]  课代表色艺兼,点评十九有星孛[bèi]入北斗(上)  =============  (注1)郏鄏[jiá  ǔ]:朝都。《左传·宣公三年》:“成王定鼎于郏鄏。”  (注2)颍水《山海经·海内东经》:“颍水出少室。少室山在雍氏南,入淮西鄢北。”  水上无梁:水上无桥。小说中用梁表示桥,水上的桥最早称梁。松舟桧楫,《诗·卫风·竹竿》“淇水滺滺,桧楫松舟。”是指船。  本小说一律用舟,不会用船。《诗经》有的字与名词,优先使用,再后是《左传》《国语》,有学者注释:古人言舟,汉人言船,其实战国时期船字出现。  (注3)幆[yì]衿燕居衣:直领的休闲服。幆,上衣的直领。衿:衣领。  燕居:退朝而处,闲居。小说燕居衣皆为休闲服。  菘蓝:根入药称“板蓝根”,叶入药称“大青叶”,叶可提取蓝色染料。古代用菘蓝做染料在秦汉以前主要以浸揉直接染色,将蓝叶与织物一通揉搓,或将蓝汁揉出再以织物浸泡,辅以草木灰浸染。至今为止还在使用的一种植物染料。  《诗·小雅·采绿》“终朝采蓝,不盈一襜”的蓝草,就是天然还原氧化染料。蓝草中含有靛苷,经水浸渍以后可以染着织物,再经空气氧化成蓝色的靛蓝。  匪阳:大太阳、光照强,晞:暴,晒。染料怕紫外线,太阳晒多了会褪色,也就是老者身上深一道浅一块。  (注4)狼跋舄:登山鞋、旅游鞋、户外鞋。舄,是一种重木底鞋。跋:在山上行走。小说用狼跋舄一词表述登山鞋、旅游鞋,出自《诗·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此名字起的大善,笔者得意宣骄。  (注5)岸埽[sào],用秫秸﹑柳枝﹑竹索等捆扎而成的护堤或堵口子的设施。  累绁[xiè]:长绳子捆。  (注6)大囷[qū  ]:囷,圆筒形的谷物存放处,这里大囷指大捆中空的围坝。水防:水堤、水坝。《周礼·稻人》“以防止水”。  (注7)脩岸梁:修整兴建水岸桥梁。《左传》“郑人脩城”。  (注8)情罭[yù]:情网。罭:捕小鱼的细眼网。《诗·豳风》“九罭之鱼”。殄沌[tiǎ  dù  ]:杂乱不分。  (注9)官置舟津:官方设置的渡口。津:渡口。《左传·庄十九年》“巴人伐楚,楚子大败于津”。天津市:本义天子的渡口。  (注10)子商契[xiè]书:小说设定子商朝的文字,古人名。传说中商的祖先,为帝喾之子。以栔的名字表述商书,名词读[xiè],栔也通契。  (注11)阳邑: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告成镇王城岗。  (注12)此灵台原型为登封市周公测景台。  水磨甓[pì]:水磨砖。甓,用砖砌。《诗·陈风》“中唐有甓”。《庄子·知北游》“在瓦甓”。  (注13)两阿、四阿:专指建筑坡顶。两阿为两坡,四阿为四坡。《周礼·考工记·匠人》“四阿重屋。”《左传·成公二年》“椁有四阿。”  (注14)眡祲[shìjì  ]:掌望气预言灾祥之事。《周礼·春官·眡祲》“掌十辉之法,以观妖祥,辨吉凶。”眡是视的异体字,这里没有统一简化为视,眡祲是一个专用名字,沿用异体字。  告沴[lì]:沴,恶气、妖气,天气气相上不和。告沴,告知恶气。[不好的天气预报]告沴缣帛:缣帛上书写不好的天气预报。  (注15)辟路:让路,让道,请开辟出道路。  (注16)祲[jì  ]象堂:建筑名称,祲象,日边云气之色所显示的吉凶迹象。《周礼·春官·保章氏》“以十有二岁之像观天下之妖祥,以五云之物辨吉凶,水旱降丰荒之祲象,以十有二风察天地之和,命乖别之妖祥。”贾公彦疏:“物,色也。此五色之云以辨吉凶也。”  物帛:《周礼·春官·司常》九旗杂帛为物,杂帛做成的旗帜。物帛是专用名词,九旗中的一种,旗是绘制虎豹图案的专用旗帜,小说中有多种旗帜,每种有专用名称,不会混称旗或帜。縿[shā  ]:旌旗的正幅,旗面专用名称。  (注17)礼鞮:皮制的礼服鞋、正装皮鞋。鞮,皮制的鞋,《左传·昭二十八年》“乐霄为铜鞮大夫”。  (注18)周王朝建立后,周武王认为嵩山是天室,并在此祭天。成王继位后,摄政的周公旦遵照武王遗嘱营建新都洛邑。根据“求地之中,以建王而阜安万民”、“王者必居土中”以颍水阳城为中表,开始筑土圭、立木表,测量日影。周公旦证得阳城为天地之中,于是中原地区被称为中国,豫州被称为中州,华夏民族被称为中华。此为中国来历,现在河南人说好不好、行不行,还说中不中。“中”字根深蒂固。  (注19)此处灵台编制参考汉代灵台的编制。古代中国天文学领先不是没有原因的,灵台做为国家天文台发挥出重要作用。小说中不少牛人都影射古代伟大的天文学家,是笔者之好,也为敬意。  (注20)堇荼浆水:苦菜叶泡的饮料,那时还没茶字,只有荼、堇。《诗·邶风·谷风》“谁谓荼苦?”茶字未出现不表明饮品不丰富,如现在的罗布麻、苦荞、藤茶皆成饮品。这些作物当时已有,小说中肯定会出现多样的饮品。我大中国舌尖当家。  (注21)遽[jù]徒:最快的传信人、急驿递、信使,邮差。遽本义,送信的快车或快马。《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且使遽告于郑”。遽车:传车。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