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你为何不去叫你的家人?莫非你也担心你的主家不放人?放心,本官说到做到,不管他是何人,若是胆敢违抗太子教令,本官都替你做主!” 眼看在自已的保证下,除了那名先前差点儿让他犯下死罪的‘介屎’外,其它人都激动的离开了,刘孔当顿时不禁一脸的疑惑。 “回大人话,草民,草民的家人都已经死了,现在早已经没有了家人!” 听到刘孔当的询问,这名叫‘介屎’的‘京居奴’,却是忍不住一脸悲凉的开口答道。 “呃,倒是本官冒昧了!既如此,那本官就先给你把这黄册造了吧!” 得知这人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光棍儿,刘孔当随即便又坐了下来,再次翻开了黄册,准备给他登记‘户口’了。 “对了,你可想好了你的新姓氏?” 提起笔来,刘孔当再次望向了眼前的‘介屎’。 “回大人,不知草民可否,可否随冠军侯的‘王’姓?” 说话间,这名叫‘介屎’的‘京居奴’还忐忑的伸手凌空划出了三横一竖。 “哦?不知你为何要选这个‘王’姓?” 原本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但见对方特意提到了王冰这个冠军侯,刘孔当倒是不禁有些好奇了起来。 “草民乃是奴生子,父母都因为小小过错死在了原主人手里。倭寇来袭时,唯一的小妹,也被原主人送去讨好倭寇,被倭寇凌辱而死。草民原以为这辈子都无法报仇,幸好去年冠军侯班师回朝时,下令清查‘通倭’之人……” 听到刘孔当的询问,这个‘介屎’却是随即将自已的悲惨身世一股脑的托了出来。 原来,这个‘介屎’之所以想要姓‘王’,原因就是王冰班师回朝前下达的那个清理‘通倭’之人的命令,让他找到机会借机报了仇。 “原来如此,难怪你要随冠军侯姓王呢,呵呵。说起来你这倒也算是知恩图报了!” 得知此人想要姓王的原因居然是因为这,刘孔当也是不禁感慨不已。 “大人,那不知……” “呵呵,你就放心吧,我大明可没有不许人拥有姓氏以及跟别人同姓的陋习!不过你这‘介屎’两个字,确实有些上不得台面,不如改为‘介石’如何?” 扯过一张白纸,刘孔当抬手便在上面写下了自已之前听错的‘介石’二字。 “介石,介于石,不终日,贞吉!草民多谢大人赐名!” 看到刘孔当写下的‘介石’二子,这个‘介屎’顿时不禁双眼一亮,赶紧躬身向其行了一礼。 “哈哈哈哈,原以为你只是粗通汉字,没想到居然连这易经‘豫卦’的爻辞都知道,倒是十分难得啊!” 虽然知道这被称为‘小中华’的地方汉学兴盛,但见一个奴婢出身的年轻人,居然连这易经也能说出一二,倒确实是让刘孔当没想到的。 “大人谬赞了,草民也只是年少时听父亲讲过几句而已,实在是当不得真……” 对于刘孔当的夸赞,这位刚刚改名的‘介石’兄赶紧谦逊的摆起手来。 “既然你通文墨,那本官再给你取个字,就叫‘中正’如何?” 就在这位‘介石’兄摆手谦逊之时,刘孔当却是又给他取了个‘中正’的字。其出处嘛,自然是‘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 只不过这一次,没等这个位新鲜出炉的‘介石’兄开口道谢,一道惊讶中带着戏谑的声音却是突然传了过来。 “刘大人,你可知道‘凯申’兄是谁?” 不用说,这道惊讶中带着戏谑的声音主人,除了王冰还有谁? “啊?凯申兄?呃,下官见过太子殿下!” 一头雾水的刘孔当顾不得跟王冰询问这‘凯申兄’是谁,赶紧起身和一众同年跟朱常洛这位太子爷见礼。 “太……太子殿下?” 看到刘孔当和一众官员的举动,刚刚更命的‘介石’兄下意识的便跪了下去,深深的把头埋在了地上。 开玩笑,别说大明太子殿下了,就是从前李昖这个只相当于大明郡王的国王,他一个奴隶也不敢抬头偷看啊。 …… “刘大人这名字起得不错!昔日大宋有个‘王介甫’,没想以今日本宫又遇到个‘王介石’,倒还真是一桩千古趣谈啊!” 看着眼前这个刚刚更名起姓的‘王介石’,朱常洛不禁一脸调侃的望向了刘孔当这个好给人取名的知府老爷来。 “回太子殿下,臣也只是根据他原本名字的谐音所起而已。倒是此子虽然出身奴仆,但也算得上稍有学识了……” “呵呵,王介石,既然你通晓汉语汉字,可愿在衙门做个吏员?” 没有理会刘孔当的解释,朱常洛却是望向了一旁战战兢兢的王介石。 “草民……草民谢太子隆恩!” 听到朱常洛这位太子殿下的询问,刚刚才站起来的王介石,扑通一声又跪了下去。只不过,这一次不再是因为畏惧,而是因为激动。 没办法,一日之间,由一个连‘人’都算不上的‘大牲口’变成官府吏员,换成谁谁不激动? “好了,先起来把你自已的皇册跟户贴录了,然后帮着诸位大人给他们继续录皇册户贴吧!” 指了指远处再次出现的报备‘大军’,朱常洛却是挥手让这王介石起身去录自已的皇册了。 …… “呵呵,王介石,从现在开始,你就再不是什么贱籍奴婢,而是我大明有户籍的子民了!” 很快,在看到这王介石接过一纸户贴后,朱常洛这个太子爷也是不禁在一旁恭喜道。 “草民替所有奴婢谢过太子殿下大恩大德!太子千岁,千岁,千千岁!” 捧着代表自已从此以后是个‘人’的那纸薄薄户贴,王介石再次一脸虔诚的跪了下去,冲朱常洛行了一个五体投地的大礼。 随后,有了王介石这个例子,接下来的黄册登记却是十分顺利。一众原本根本没有姓氏的‘大牲口’们,不管男女全都拥有了自已的姓名,得到了那张代表从此为‘人’的户贴。 值得一提的是,同样是因为王介石的例子,这些人中,选了‘王’、‘朱’为姓的却是占了绝大多数。以至于在后来整个半岛四府之地,王、朱二姓居然占了总人口的六成以上,妥妥的半岛最火姓氏! “呵呵,你们手中的户贴可都收好了,日后官府给你们分田,可都是依据这户贴上的人口而来的!” 看着眼前这些一个个捧着户贴激动不已的新国人,刘孔当这位知府老爷却是趁此机会再次重申了朝廷的分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