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39章 暂时击退
“杀!” 面对汉人发起的反攻,攻上城墙的匈奴人毫不畏惧,连忙挥舞着手中的弯刀直接迎了上去。 他们都自认为自己是长生天的勇士,当捍卫长生天的荣耀,而且他们相信在相同人数下,他们的战力绝对在汉人之上,就这样,双方陷入胶着厮杀,脚下一片血红,全是双方的鲜血染成。 以百人攻击百人,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插得上手,城防军多为寻常百姓,只是应急入伍,没有经历过训练,战场意识薄弱,一见打不着敌人,竟然呆立原地,不知所措。 温郄见此赶紧命令道:“都别在愣着了,继续向外射击,别让匈奴人轻易上来。” 众人顿时恍然大悟,连忙弯弓疾射,边地之人,人人善射,虽因紧张过度大失往日水准,却架不住距离近,杀伤很是客观。 看着城头上战成一团的双方,温郄皱起眉头,汉军杀敌速度明显赶不上登城者,大略一数,匈奴人现在已有二百余人,竟是比方才多了一倍。 “不行,我方人少,僵持下去只会对我方更加不利……”温郄一咬牙,随即命汉军撤退。 守城士卒听到这个怪异的命令皆是一怔,但无暇细想,再一次猛烈的攻击后,蓦然而退。 匈奴人开始时因为汉军的举动愣了一下,继而大喜,狰狞着脸挥舞兵器而上,然而迎接他们的是一阵狂风暴雨般的弩雨,顿时倒下一大片,伤亡过百。 原来,这都是温郄的计策,就是想让他们聚集一起,随后以弓弩射杀,见匈奴人死伤众多,温郄抽刀向前,道“快……趁机将匈奴人赶下去,快……” 温郄边呼喊边挥刀而上,上去就是一刀,正好砍中一个匈奴人,就在这时,一把夹杂着呼号之声的战刀临头而下,温郄怡然不惧,左手弩发,再毙一人,温郄身后是温氏部曲紧随,护住他的左右,刀矛齐上,拼死杀敌。 就在汉军即将成功之际,意外突然发生,原来那铁背山这时登上了城墙,此人武力高强,一身外功已经达到先天境中期的实力。 对于草原人来说,他们哪里有多少内功心法,都是以炼体为主,内力为辅,强身健体,论起爆发力来,哪怕是寻常的先天境后期也不是他的对手! 只见铁背山带领十几名亲卫,状若疯虎的冲向了汉军,两把战刀舞得跟风车似的,刀刀见血,从不落空,转瞬间周围两丈之内再无站着的对手。 “呼……呼……”刚才的疯狂杀戮消耗了铁背山不少的体力,此刻他像是一头发情的公牛那般站在原地喘息,充满野性的眼睛环视周围,县兵无有敢与其对视者,都是浑身战栗,面色惊慌。 “该死,这个匈奴人竟然这么强,这次真的要功亏一篑了!”温郄心中暗暗可惜,急吼道:“大陵城的生死存亡,在此一举,诸人听我号令,布偃月阵……” 偃月阵,古代阵法,全军呈弧形配置,形如弯月,是一种非对称的阵形,大将本阵通常位于月牙内凹的底部。 作战时注重攻击侧翼,以厚实的月轮抵挡敌军,月牙内凹处看似薄弱,却包藏凶险,大将本阵应有较强的战力,兵强将勇者适用,也适用于某些不对称的地形。 温郄作为温氏这一脉最有兵法天赋的子弟,对于古阵法自然是精通无比,在他的命令下,温家部曲率先行动,以温郄为中心,呈弧形排列,形如弯月,仿佛张开两翼的苍鹰。 在温郄的鼓励下,县兵们得到了渲染,他们回头瞭望着死寂般的城内,那里是他们的家园,那里有他们的家人,即使是为了守护的东西,他们绝不能让匈奴人进去。 “杀。”随着一个人率先喊出这个字,连带着连锁反应,县兵们纷纷出手鼓起勇气来响应温郄。 匈奴人不懂得什么阵不阵的,他们只懂得一个道理,那就是:谁最狠,谁最勇敢,谁最无情,谁就赢。 两方人马就这样狠狠撞在了一起,金铁交鸣声,破口大骂声,刀剑入肉声,惨叫哀嚎声连成一片。 “儿郎们,随我杀。”铁背山奋勇当先,挥起手中弯刀,凡是靠近他的汉军都被其当场斩杀,双方鏖战一处。 铁背山此时身上沾满了血浆,这些血大部分都是汉人的,至于杀了多少,他记不清了,反正超过两只手就是了。 铁背山在收割着汉军性命的同时,眼睛也一眨不眨盯着偃月阵中心的温郄,他断定此人必是汉人的首领,只要能够杀死他,城就算拿下了。 杀机在此觉醒,铁背山的眸中闪过无尽熊熊燃烧的火焰,只见他刀头一转,大步冲向温郄,弯刀狠狠剁向他的头颅,而温郄则是直面刀口,浑然不惧。 “是条汉子!”铁背山忍不住赞叹道,可这不影响他斩杀温郄的决心,然而,他很快就发现自己错了,大错特错,因为有数柄长矛从他旁边刺出,还伴随有弩箭。 “该死,中计了。”铁背山惊慌之下从腰间又取出一把刀,身上内力不断涌入双刀中,随着他的双刀乱舞,靠近他的矛头尽折,然而大腿却挨了一记弩箭。 铁背山吃痛之下,身体忍不住打一个踉跄,顺势摔倒在地上,就在这时,数道刀矛临头,他连忙使出懒驴打滚,以背后添上一条刀口为代价逃得性命。 被部下强拖着向后退时,铁背山口中叫嚣道:“暗箭伤人,实在是卑鄙无耻,你们汉人都是胆小鬼不成,有本事你与我一对一!” “区区蛮夷,也敢猖狂!”温郄不屑地看了他一眼,没有回应,他的目光转向了大陵城,心里不由得一悲:“仅凭我们这些人,真的能够坚持到援军到来吗?” 在见识过匈奴人那恐怖的战力后,温郄也没有了当初的自信,心中有些迷茫,不过转瞬即逝! 无论他们能不能守住,都必须战至最后一兵一卒,如此方为一介大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