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598章 彭城募新兵
到了这个时候,皇帝李亨这才怀念起自己的老朋友李泌起来。 以往到了这种时候,李泌总能够给出谏言,指明大唐的方向。 可是李泌如今已经不在身边,李亨涌起了怅然若失的感觉。 既然没有李泌来询问,皇帝还有宰相们,李亨再次开延英殿,召集宰相们商议对策。 宰相们依次而进,李亨的目光首先放在了裴冕身上。 裴冕拱手说道:“陛下,臣请募兵。” 这句话说完,其余宰相们都忍不住叹息摇头,但是没有人上前说话。 李亨却说道:“如今幕兵,那今年的春耕?” 如今已经是二月了,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时候,如果不能完成春耕,那么今年又是半年没有收成。 谁知道这仗要打到什么时候,关中好不容易恢复了一点元气,若是现在募兵那基本上就等于再次抽干了关中的元气了。 关中是李唐皇室的根基,关中百姓也是最拥戴皇帝的,也是大唐禁军的来源,如果现在幕兵,那肯定是要让百姓对皇帝和朝廷离心离德的。 裴冕无奈的说道:“陛下,若是现在不幕兵,潼关怕是守不住。” 这句话说完,李亨也沉默了。 当年哥舒翰守潼关,最后潼关被破,父皇带着自己连夜从长安出来的记忆涌上来,李亨是不想要再体验这样的日子了。 作为可以参政的皇帝,太子和齐王也在延英殿内。 看到父皇皱眉,两个皇子同时站出来说道:“父皇,儿臣愿意去募兵!” 接着太子李俶看了身边的兄弟一眼,齐王回了一个坚定的眼神。 看到儿子这个样子,李亨心中稍微有些安慰。 只听到太子说道:“父皇,儿臣以为长安城内可是有不少不良人的,再加上大臣勋贵的家奴,长安可以募十万精兵!” 李亨的眼睛不由一亮,长安城内有不少游手好闲的年轻人,这些人平日里就在街头滋事生非,从事一些灰色的事情,本来就是长安的不稳定因素,还不如将他们募集到军队中。 至于另外一点,长安城内的百官和贵族都会蓄养家奴,让每家都出几个健壮的家奴,肯定也是不错的兵源。 李亨想了想,对李俶说道:“俶儿这个办法,崔相认为可行吗?” 崔光远硬着头皮站出来说道:“殿下的办法可行,只不过长安百姓多刁钻,怕是不容易募兵。” 李亨想了想说道:“这件事交给京兆尹和大理寺来办,凡是有过劣迹的,全部都抓入军营,至于家奴的事情,明日大朝会朕亲自说!” 这下就定下来在长安募兵的事情,其实在场所有人都知道,这哪里是什么募兵,其实就是朝廷征兵。 只不过皇帝并没有将这件事交给提出建议的太子来办,而是让前任京兆伊崔光远来负责。 看到太子出了风头,齐王也出来表态,自己愿意去南阳和荆楚地区为朝廷募兵。 此时的荆楚地区,依然是民风比较彪悍的地区,但是不属于大唐的核心地区,所以大唐朝廷一般很少从这些地区征兵。 不过从汉末以来,荆楚地区的人口就开始了大发展,这里也有些野蛮的民风,所以这里也是不错的兵源。 皇帝点点头,最后还是派遣了最知兵的宰相苗晋卿前往荆楚地区募兵,同时授予了苗晋卿荆襄节度使的职位,给予他开府建牙的权力。 崔光远暗暗的总结,看样子皇帝并不愿意皇子插手军权,特别是在现在这个敏感时刻。 定下了募兵的计划之后,皇帝似乎重新拥有了安全感。 而正在彭城募集新军的张端阳,接到了南霁云快马送来的消息。 此时张端阳正在和运送粮食北上的商人玩家罗云参观军营,只听到南霁云的使者说道: “张将军,南将军听说洛阳被围,急着要带领青州军去救援洛阳!” 张端阳点点头,如今洛阳留守是张巡,是南霁云最崇敬的人,如今洛阳城被围,身在青州的南霁云自然不会无动于衷。 当年南霁云从洛阳带走了一万人,在平定青州的时候又募集了一万人,如今手上也算是有两万的精锐。 张端阳对着信使说道:“你告诉南将军,青州是万万不可放弃的,洛阳城高,张留守是可以守住的,让他不要轻易出兵!” 张端阳叹息一声说道:“以张留守的性格,应该已经给南将军去信了,你只需要劝住你家将军几日就行了。” 果然和张端阳预计的那样,信使返回青州之后,南霁云就接到了洛阳留守张巡亲自写的信。 张巡的意思也和张端阳一样,青州控制胶东,战略位置非常重要,绝对不能拱手让出来,张巡要求南霁云一定要守住青州,自己在洛阳能够守住。 南霁云接到了信之后,满眼泪光的对着洛阳方向拜了一拜,然后抓紧训练青州新兵起来。 有了罗云的粮食,张端阳在彭城的募兵工作简单了不少。 他只是拿出当兵吃粮的口号,很快就吸引了彭城北面山中的流民们。 这些流民按照各自的籍贯家乡不同,聚集成不同的流民团体,这些团体的领袖就是流民帅。 其中最大的一支,是从淄州逃过来的,这支流民的统帅名叫马扬,原本是淄州州府衙门的一名武吏。 淄州陷落之后,整个淄州州府衙门几乎都殉了国,马扬则带领手下的吏员从州府衙门中突围出来,接着又聚拢了一些淄州本乡本土的流民,然后一起来了彭城。 因为马扬做过州府的吏员,本身也是知兵的,他身强力壮,于是被推举成了流民的首领,成了淄州流民帅。 说起来是流民帅,这群淄州流民也不过五万人,其中还有大量的老人和孩子,真正称得上青壮的也只有一万人不到。 他们在马扬的代理下在山中开垦山林捕捉野兽,倒是和彭城没有起什么冲突。 也因为这样,所以张端阳第一个招揽的目标,就是马扬的这支淄州流民。 听说了彭城的大官要上山,马扬表示出相当欢迎的态度。 彭城北部的山林虽然也算得上繁盛,但是也养不活这么的流民。 光是淄州一地的流民就有五万人,更不要说是整个河南道都在闹兵灾,山上的流民之间还会互相攻击占地盘,今年冬天已经饿死了不少人。 马扬也不想要过这样的日子了,听说官府愿意招安,自然是很乐意的迎接了张端阳。 张端阳一个护卫也有带,充分表现了自己的诚意,和马扬见面了之后,张端阳提出了一个让马扬难以拒绝的条件。 “老弱妇孺可以在彭城安置一部分,如果愿意去青州还可以官府授田,青壮则留在彭城编入彭城军。” 张端阳说出了这个条件,不仅仅是马扬,他身后的其他流民高层都眼睛一亮。 对于淄州人来说,青州距离淄州不远,气候和生活习性都差不多。 之前这些流民不愿意去青州,是因为青州贼势大,这些流民打不过青州贼兵。 听说朝廷的军队剿灭了青州贼,马扬这些流民又不敢去青州了,生怕被官府围剿。 现在张端阳亲口开出这个条件,那流民只需要北上去青州就可以了,这简直就是天大的好事。 对于张端阳来说,开出这个条件确实没什么问题。 南霁云是东都留守张巡任命的青州将军,本身就是朝廷任命的官员,拥有节制青州的权力。 青州的百姓十不存一,大量的土地都失去了主人,大片的土地抛荒也是浪费。 如果能够收拢这支淄州流民,又能安排淄州流民去青州开荒,对于张端阳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果然马扬立刻答应了张端阳的条件,张端阳从淄州流民中挑选三千人,其余人都护送老弱北上青州。 朝廷招抚了淄州流民的消息很快传开了,有了淄州流民这个榜样,张端阳的募兵工作做得很容易。 有了兵之后,张端阳就带着兵强制对彭城的豪强大族来了一次“专政”。 那些为富不仁的,占领土地多的大族,张端阳都不需要罗织罪名,他们自己犯的那些事儿就足以让他们抄家灭族了。 接着张端阳直接颁布法令,一户人家占领的土地最多不能超过百亩,彭城豪强的末日就来了。 可是即使是在民风彪悍的彭城,对于刚刚招募了流民军的张端阳看来都不值一提。 流民军是从各地流民招募的,和本地豪强一点关系都没有,甚至还很仇视这些本地豪强。 在平定了几场小叛乱之后,再也没有人对张端阳的限田令表示反对。 而拿着这些土地,张端阳安置了一部分流民,剩余的则让他们北上青州授田,一番操作下来张端阳募集了一万五千青壮的流民军,将彭城北部山区的流民都安置完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