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禀主上,军政部都督司已经将各军换装后的整编方略拟定完毕,请主上审阅。” 天策府内,军政部部长李魏带着都督司司丞韩进早早的就赶了过来,将一份厚厚的整编方略呈报给李继业。 李继业拿到之后仔细看了起来。 此番军政部的整编方略完全是按照李继业的要求制定的,各兵种的人数重新调整了一番,几乎是颠覆式的调整,军中人数对多的兵种便是鸟铳手。 按照编制,各野战军的整体建制不变,从下至上依次是伍、什、队、旅、团、营、军,整体采用四四制原则,每伍五人,四伍为一什,四什为一队,以此类推,最后到了军一级,便是下辖三个步兵营,外加一个骑兵营,以及辎重团、战车团和勤杂团。 整天上的建制基本上没有调整,此番主要调整的便是兵种的配比。 此番的新军制中,从团一级的建制开始改革,原本的兵种重新调整,改革之后,一个团的兵力由完全的冷兵器士兵整编为火器为主、冷兵器为辅的配置。 一个团下辖四个旅,其中三个旅为鸟铳手,一个旅为近战旅。近战旅下辖四个队,其中包含三个长枪队,装备长枪和横刀、盾牌,以及一个陌刀队。 军部直属的三个配属团的人员属性也做了相应的调整。 其中战车团大幅增加了投石车,每个战车团都装备五十辆新式投石车,用来投掷震天雷和部分装备的火药罐。另外战车团还装备三十辆弩炮、二十辆各式攻城器械。 战车团的一千六百多名将士都是战兵,装备横刀,作为进战护卫,并且在战场上负责操纵各式战车进行作战。 辎重团也增加了大批改良过的新式马车,这种~马车将车体加长加大,以便可以装载更多的物资随军行动。 同时辎重团除了一千六百多名装备长枪、横刀的士兵之外,还会在战时临时招募五千名民夫随军,负责军中的各项物资的搬运和分发等体力活。 勤杂团则是比较复杂。 勤杂团除了一个团的近战兵力之外,还会招募医匠、兽医、铁匠、木匠、泥瓦匠、伙夫等等,以及一部分的民夫。 这些人都需要在战前临时征召,与辎重团的民夫一样,属于“雇佣关系”。 这些调整都是第一到第六野战军的改编方略,而直属军也基本上按照这个方略进行整编,只不过直属军没有配属的战车团、勤杂团和辎重团。 按照军政部此番整编之后,一个野战军的兵力基本上在三万人左右,直属军为将近一万九千人左右。 一个直属军和六个野战军的总兵力约为二十万! “嗯!不错!” 这份军制改革的方略基本上符合李继业的预想,也达到了李继业预期。 “此番军制改革就按照这份方略进行吧,先从第一、第二野战军和直属军开始。现在这三个军的换装已经全部完成,正在进行新战法的操练,待到这三个军军制改革完成之后,第三、第四、第五、第六野战军再进行军制改革。” “喏!” 说到这里,李继业忽然想起了什么,问道:“现在军政部兵仗司的产量如何了,各地武库的储量如何了?” 李魏叉手说道:“启禀主上,兵仗司经过几次扩建工坊,现在已经拥有大型工坊八处,中小型工坊十一处,产量已经算是可观。” “现在兵仗司各处每月可生产鸟铳一万七千杆,生产震天雷八千五百颗,横刀、陌刀、长枪等兵器一万余把,新式铠甲九千三百领。” 李继业点了点头,这样的产量已经非常强悍了,放眼当今天下,兵仗司的产量如果说是第二,那就没人敢称第一了! 不要说是现在,就算是盛唐时候,兵仗司的产量也能在朝廷中排上号。不过与盛唐时候朝廷的中央官署相比,还是有不少的差距。 李继业又问道:“现在第一野战军、第二野战军和直属军的兵备已经全部到位了,第三、第四、第五、第六野战军换装所需的兵备还差多少?” 这些数据军政部早已经统计出来了,并且每隔十天便会更新一次。李魏早就将这些数据牢记于心,所以此时李继业开口询问起来,李魏直接就答了上来。 “启禀主上,现在第三、第四、第五、第六野战军所需兵备已经到位了大部分,现在还差六万三千余杆鸟铳、新式铠甲九千四百余领,其余横刀、陌刀、长枪等兵器已经全部齐备了。至于震天雷,现在也基本上足备了。” 李继业算了一下,然后说道:“也就是说,鸟铳还需要将近四个月才能齐备,铠甲需要一个月左右。而且这还是刚刚好的数量,到时候武库里面是没有多余库存的,是吗?” “是的。” “那纸壳定装弹呢?现在武库里有多少?” “纸壳定装弹的制造工艺并不难,而且现在兵仗司生产的火药数量也足够,所以现在兵仗司每个月可以生产纸壳定装弹五万发,现在武库里面的存量已经有七十万发了。” 可是让李魏没想到的是,李继业对于七十万发这样的数字并不是很满意:“七十万发纸壳定装弹虽然听上去数量很充足,但是不要忘了,六个野战军、一个直属军二十万将士,其中鸟铳手至少有十四、五万人,如此平均一下,每名鸟铳手能够分到的纸壳定装弹也就是四、五发而已,这样的数量根本无法应对一场大战的。” 李魏听完之后叉手说道:“喏!这是属下没想到的,回去之后,属下一定安排兵仗司继续生产纸壳定装弹,并且督促兵仗司继续加大产量,尽量将筹集兵备所需的时间缩短。” “嗯,不过还是要注意安全。火器的生产速度虽然要尽快,但是也不能为了赶时间而引发事故。” “喏!” 李魏和韩进纷纷领命,为了进一步提高兵仗司的产量,司丞韩进还提议继续兴建两处工坊,并且征召一千五百名百工和人手。 李继业认为此举可行,兵备制造规模当然要进一步扩大,所需的钱粮虽然会更多一些,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新建两处工坊、增加百工和人手的事情,军政部要提交一份预算,我审议之后便转交民政部拨款,此事要快,通过之后尽快动工,并开始招募人手。” “喏!” 然后李魏、韩进二人又与李继业将方略的一些细节商议了一下,确定无误之后,李继业便在这份方略上面签字、盖章,交军政部都督司立即执行。 随后李魏和韩进便一同告辞,这边方略既然已经敲定,二人便急着回去召集军政部各司司丞开会,并且李魏还准备在这两天内,将各军校尉以上的将官召集到兖州城来,向众将宣布军制改革的事情。 忙碌了一上午,李继业饶是身体强健也感到了一丝疲惫,于是起身伸了一个懒腰,眼见天色还早,此时尚没有到正午时分,于是李继业便对旁边执勤的崔琦说道:“派人去镇抚司找一下白济汛。白济汛不是说那个从洛阳来的郭威已经到城内了吗?让白济汛带着郭威来一趟,我要见见此人。” “喏!” 崔琦领命之后便出了天策府,此时大门外已经有亲卫旅的将士准备好了马匹,崔琦策马直接前往镇抚司。 “现在?” 白济汛听完崔琦传达的命令之后,有些诧异,郭威和柴荣已经到了城内几天了,李继业一直没有见二人的意思。 白济汛也有所听闻,知道李继业这几天都在与军政部商议军制改革的事情。今日李继业忽然要见郭威,应该是军政部的事情已经敲定了。 “郭威和柴荣此时就在镇抚司署衙内,我这就带着他们二人前去天策府。” “柴荣是何人?主上只是要见郭威的。” “柴荣是郭威的养子,也是一员少年猛将,此番是跟着郭威一起来投奔主上的。” “哦,是这样啊。” 白济汛笑着说道:“崔旅帅放心吧,我自会带着他们二人过去,具体的事情我向主上禀报。” 崔琦笑着叉手行礼,然后告了声罪,便先行一步,先回去复命了。 白济汛这边则是立即动身,来到镇抚司后院的一间客房内,此时郭威和柴荣就在这里安顿。 这几天时间,郭威和柴荣始终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毕竟二人是初来乍到,在天策府安排二人之前,郭威、柴荣都明白万事要低调。 白济汛来到屋外,敲了敲门,里面的人应了一声,白济汛便推门而入。 “呵呵,郭将军、小柴将军这两日休息得如何?” 郭威笑着叉手说道:“谢白指挥使关爱,我们父子二人已经休息好了。只是不知道天策府如何安排我等?” 白济汛笑着说道:“不着急。刚才我接到主上的命令,主上要见二位,请二位随我来。” 郭威和柴荣闻言猛地站了起来,二人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天策上将竟然要见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