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歌就是《乌兰巴托的夜》,一首藏歌手法的蒙式歌曲。 前奏一响,乐队的呼麦和长调,再加上马头琴,民族味儿十足又有点宗教意味的空灵和神圣感,就令人眼前一亮。 民族元素的加入会让音乐的意境更加悠远,那是一种穿过风穿过云穿过一切回来的这种感觉。 综合起来的感觉就是共鸣,很强烈的共鸣! 你走了,那么多年 你还在,我的身边 那一天,你微笑的脸 如今闭上眼 我还能看得见 这一段开头就奠定了感情基调,有过一定岁月的人所能感悟到的情感,平淡但又有点回首的苍凉。 金溪善的每一声低吟,都不会经过你的耳膜,而是直接深入你的心,让你顷刻间泪眼模糊。 因为她演唱的这首歌有一种魔力,能够把你的身躯捆住,让你抬头望天,泪眼之中仿佛又见那个人。 你还能与他交流,听他絮絮地诉说,听他严苛的教导。 她的演唱非常的有画面感,仿佛闭上眼你就能看见一片无垠的草原和漫天的银河,一个少女在草原上深情地呼唤一个思念的人。 穿过旷野的风,你慢些走, 我用沉默告诉你,我醉了酒 乌兰巴托的夜,那么静,那么静 连风都听不到,听不到 一个在技术上没有大问题,一个在表现上没有太脱离一般民众欣赏水平的演出,如果加上了演唱者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几乎快要溢出的情感,怎么能不让人感动? 怎么可以不让人为其叫好? 意境+感情,让人感到沉静,能够把心沉静下来地去感受。 她的情感灌输里是对家乡的土地、高山、草原的情感,尽管金溪善并不是蒙古族,甚至不是华国人,但仅就演绎这首歌而言,她的情绪之饱满不言而喻。 嘿,你在 你穿过风,穿过云 穿过一切,回来—— 杭盖:乌兰巴托的夜,那么静,那么地静 金:连风都听不到,听不到 杭盖:乌兰巴托的夜,那么静,那么静 金:连风都听不到,听不到 忽然出现的男女声对唱,虽仅仅是简简单单的两句重复,却犹如神来之笔令人精神一振。 尤其是杭盖的男声一出现,这种超越了生离死别,阴阳两隔的对话变得柔软不已,这一段的情感在前后是孤立的,也是整首歌最柔软的地方。 而令人唏嘘的是,这一段的冲突也是最强烈的,蒙语和汉语交织却不达,男声的神秘,女声的轻柔,把这种距离感拉到了最大。 他们怀念彼此,他们思念彼此,他们抚摸彼此,却言不达意,字不胜匮,相互倾诉却不能面见到对方,他们已经被拉开了一整段的距离。 就在人们以为这种温情脉脉是这首歌的最高点了,金溪善转折般的高音,就啪啪打了所有人的脸。 我们的世界,改变了什么? 我们的世界,期待着什么? 我们的世界,剩下些什么? 我们的世界,只剩下荒漠—— 这一段歌词可以说是在这首歌里加的最难懂的歌词了,狂放的怒音,强烈地嘶磨换声点,唱着摇滚歌者小愤青时期这样大而空的歌词,她到底想表达什么? 但可以试着去揣摩,是不是她与父亲进行深度的灵魂对话后,不仅仅停留在了思念的层面上,这种隔阂与思念使她开始思考,她与父亲的世界究竟为什么有着如此大的隔阂? 这与她此时此刻叛逆且狂放不羁的狂放嗓音对应起来,期待着的又是什么?是她空而无物的等待,日复一日的追思? 又或者是只有一片光秃秃的荒漠,无用的荒漠,令她和父亲之间的相隔只有一片荒漠。 不过这都无关紧要了,因为金溪善接下来的一段藏腔,加上杭盖的呼麦,带给了人们震撼到从头皮麻到脚后跟的颤栗感。 这一段的出现,更显得她的演唱更有画面感,仿佛闭上眼你就能看见一片无垠的草原和漫天的银河,一个少女在草原上深情地呼唤一个思念的人。 而且从表现上来说,基本上没有大问题,极致的高音,但给人的感觉并非是为了炫技,一切出现得合情合理,自然能够打动人。 她那一声拖长音的美声吟唱,是一种具有金属色彩的、富于共鸣的音质,刚柔兼备但以柔为主,立刻让平淡的往日时光由于加入美声显得很有歌剧感觉。 蒙语的呼麦也使得高潮部分变得更跌宕磅礴起来,但还是很柔美,是高亢之外的悠远和沉静。 ( 音乐的情感共鸣得前提是情感交集,大多数人的情感是小气的,基于个体的。 情情爱爱的大众情歌很多人愿意传颂;透着一些人生哲理的歌曲也一般容易被喜好。 再深远一些的民族本土文化,或者含着一些晦涩难懂的哲学意味,或者空灵又神圣的信仰,不要说很难流传,就连安静地聆听产生共鸣也许都很难。 但这首歌居然把几个因素神奇地捏合在了一起,把民族因素唱出新味道,更易于大众产生情感上的交集与共鸣。 这首歌就目前而言,无论从编排演唱还是演奏,都是这一届春晚音乐作品里质量最高,情感表达最浓的歌了。 并且其中的艺术性显而易见,意境的表达也几乎超脱了寻常流行歌曲的表达范畴。 特别是中间部分杭盖与金溪善对唱的四句,两种语言的隔空对话,看起来那么近,其实却隔着那么那么遥远的距离。 仿佛两者再也没有办法重聚、相知,特别无力又无奈的苍凉感。 每一句都是情的饱满情绪表达,可以想见金溪善在台上得多么克制,才能把这首歌唱完。 她这次飙了高音,但完全没有一星半点的炫技感,是忠于情感演绎后的有所升华。 跟杭盖乐队伴唱的那段尤为感人肺腑,让后面的情感格局氛围马上变得宏大,无论是歌词还是编曲。 而此时此刻再看观众们的表情,又是怎样的一种陷入了癫狂的亢奋时刻,或许他们的头颅之内脑电波已经是惊涛骇浪般的汹涌澎湃了吧。 这一首立意在追忆其父的音乐表达上毫无生涩之感,加上流畅的编曲,配上金溪善和乐队的唱功和饱满的情绪,是怎样反复听也找不到什么瑕疵的作品。 感觉这简直就是神作啊,恐怕这种想法已经在电视信号的每一个接收点都普遍存在的,因为入耳的风铃声伴着清澈的歌声,让人眼前都是画面感。 长调的伴唱太棒了,带给人一种在草原中奔跑身边呼啸而过的风声的感觉。 由这些而呈现出来的中间过渡部分,让人们的眼前均是一片万马奔腾的景象。 接下来就是尾声了,各种伴唱和谐而不紊乱,金溪善的高音轰炸,也让歌的情绪推向顶峰。 颇有些哲理味道的民风与流行参半的演绎方式如万物归一,在金溪善的一段独白、风铃和渐缓的风声,歌曲终了,但满座皆惊! 第一遍听这首歌的时候,仿佛一下子被拉回了远古草原,眼前仿佛看到最早的第一个有意识的人类,在寂静的黑夜奔跑在旷野中呼喊。 这呼喊跨越百十万年依然存在。 歌曲前五句歌词表明在追思某人,心情开始沉重,背景有男声和声,和声是歌者的情感在酝酿阶段听到的环境声音。 接着一段较长时间的停顿,和声消失了,金溪善的独唱却一下子给人一种血脉喷张的感觉,所要表达的感情再没有一丝的掩饰抑制。 随后的男声和音是在歌者撕心裂肺地喊过之后的回声,不断地重复再重复,把环境的静和心里情感的澎湃绝然的反衬。 这声音低回而温柔,仿佛来自天堂,抚慰着歌者的心。 你可以理解为追思之人的回声,更多人更愿意把它理解为上天对人的抚慰,或者也可以理解为一个长者平静的旁白。 在一首音乐作品里能听到人类对世界的疑问作为一种强烈的情感表达出来,这是人的情感与客观冰冷世界的矛盾,情感越是强烈,矛盾越是突出。 在这里让整首歌开始升华,“风”和“云”的意象反复出现,它指代一种无形的情绪,一种真实的回忆,歌者被包围在其中。 也是一种倾诉的对象,因为这首歌有与天地对话的感觉。 同样旷野的风,也可以是“时间”,它吹散了一切美丽,而“唱歌的人,不时掉眼泪”。 最后高潮处,金溪善双手合住拿着麦,哼出的两句带有宗教意味的高音,她完美地完成了这件艺术品的最后一环。 于是这首歌以及舞台歌手乐队的默契配合,可能带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已经很久没有遇到如此真情的歌曲及舞台表现了”。 而金溪善也会从今晚开始,成为了很多人心目中最深入人心的歌手之一。 同时把这首歌归类于最感人的歌曲也毫无意外,勇于把快要消失的音乐文化传下来,进行了改编,每句歌词都是有意义的。 并且简单而直接,不需要太复杂的言语就能深深地刺痛人们的心。 特别是金溪善的感情更饱满丰富,能直击人的心底,这一点从现场观众有不少人泣不成声,甚至哭得稀里哗啦,就是最好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