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谁是地球上最强导弹巡洋舰?
福建,厦门。 唐华是三天前随专列抵达厦门的,专列上除了他,还有钱三强、海军副司令员罗顺初,和一枚东风-2。 “军委要搞两弹合一也太仓促了,突然就说要搞,都没有时间准备。要不是南沙方向原先准备在永暑礁沉船堵潟湖,造一个舰队锚地,所以上半年搜罗了十几艘破烂旧船拖到南沙,这次导弹试射都没靶船可打。” 罗顺初在唠叨导弹试射这件事。 唐华:“靶船打不打都行。中国没进行过海上核试验,但美国进行过好多次,他们的测试结果已经证明了,核弹空爆对水面舰船的直接破坏效应很有限,也就是核沾染麻烦一点。水下核爆的毁伤能力要好得多,但是离预期的想象数字也有点差距。” 罗顺初:“所以这一次的导弹核武器试验,就是一次为政治目的的试验。” 唐华:“这是中美两国南海博弈的一部分。” 唐华刚才说到核沾染,钱三强有话要说了。 “哎,我们搞这一次试验代价真大,一想到那些金枪鱼、石斑鱼、银鲳鱼,我就于心不忍啊。” “老钱,安心,看问题要乐观点,”唐华说,“金枪鱼哪都有,石斑鱼主产区在郑和群礁,银鲳鱼在安渡滩,金盾暗沙那里就一些海蛄虾类。” “可是白灼也挺好吃的。” …… 两弹合一,把真核弹装在弹道导弹上发射出去,而且真的引爆。 其实中国并不是唯一一个进行两弹合一试验的国家,苏联和美国都搞过。 但是,原位面的中国是唯一一个在自己国土上进行两弹合一的国家,苏联和美国都是在岸边竖起导弹,朝海里的岛屿或者海面打导弹。 在自己国土上进行两弹合一试验,显示中国对自己导弹和核弹的可靠性绝对放心。不过,也显示出中国当时海洋方向被美国严密包围封锁的不利局面。 现在,既然第一岛链是破的,既然南沙可以设立试验场,唐华觉得,现在也可以在岸边竖起导弹,朝海里打一发。 “弹头是减装药的hd-3,当量65万吨,根据试验场的风力大小估算,核沾染物质的洒落范围是一个长条形,洒落方向是……飘向南越,但是会在150到200公里的地方全部沉降入海,离南越领海还有100多公里。” “hd-3减当量主要是用铅替代其中的铀-238,核爆之后产生的放射性物质会比hd-3少得多,因此,这是一次很干净的核试验。” “东风-2导弹在这里发射后,大约经过50公里就转入海上飞行,不会对我们的国土造成危险。” “但即便这样,我们的导弹和核弹系统,在发射前还是要进行最严格的检验检查,确保导弹试射100%成功。” “这次核试验的代号,”唐华停顿了一下。这次的核弹绰号可有点儿拗口。 “猰貐。” …… 唐华开完试验动员会,战略火箭部队就分头开始行动。 工程兵做好前期准备,第一辆重型拖车抵达发射位置,简单的几个动作展开、竖起发射架。 然后,东风-2导弹被拖车拖到发射架前,倒车进位,起竖车将导弹竖起。导弹竖起后做全面检查,这是发射前的第二次全面检查。 检查没问题,竖起的导弹壳子就加注燃料和氧化剂。加注完毕后第三次检查。 全部检查通过,唐华三人在距发射架1.5公里的指挥所,注视着发射架上竖立的通体白色的东风-2。 “5,4,3,2,1,点火!” …… 南沙,金盾暗沙上空。 在过去一分多钟的时间里,布林肯的wv-3飞出去10公里,也可能是8公里,着急起来他也没注意看距离。 东风-2导弹再入大气层,在大白天里这颗流星并不显眼,然后就是一道闪耀南沙的炫光。 在wv-3的机舱,一切物品都在刹那间白得耀眼,座舱支撑发出白光,机鼻发出白光,两侧的机翼发出白光,眼前的仪表盘白得看不清了。 10秒之后,光线减弱,布林肯脱口而出:“这么小?当量肯定不到100万吨。” “嘿头儿,我……可以回头看吗?” “现在可以了,就用你头盔上的墨镜就行。”布林肯回答身后的伙计。 估算着时间,布林肯调整wv-3的航向,屁股对着正在变成蘑菇云的大火球,等待冲击波的到来。 此时的金盾暗沙,浅海中的珊瑚、小鱼小虾正体验“人在家中游、祸从天上来”的奇景。 65万吨当量的核弹爆炸时,表层的海水瞬间沸腾,核弹在800米高度爆炸,所以冲击波瞬间就抵达了海面。于是,这片浅海出现了一个大面积的凹陷。 平常不够露出海面的礁石、浅滩,海水迅速退去,珊瑚虫接触了空气,几秒之后,海水又奔涌着复位,礁盘上一片白浪茫茫。 随着核爆火球向上升腾,海面的压强从超压变成常压又变成负压。正如陆地核试验吸起地表的尘土一样,核爆火球狂吸火球下的海水。 就在几秒之内,数百吨海水被吸起来,变成水珠甚至变成水汽,白花花的一条。这朵诞生在海上的大蘑菇,蘑菇柄是白色的。 布林肯掐算着时间迎接冲击波,差不多在那时候,他的座椅猛烈一震。wv-3就像一叶在大海中的扁舟,随着巨浪上上下下地漂流。 就在布林肯努力控制飞机时,他听见了“喀!”的一声。 “是什么东西坏了?是什么东西断了?” 过了会儿,雷达操作员回答:“可能是头顶的鼓包破了。” 雷达操作员见飞机回复了平稳状态,试着操纵一下雷达,然后得到了确切的答案:“是的,雷达不能转动了。” 布林肯:“那我们还是赶紧返航吧。” …… 双子群礁北,东沙-南沙海域。 这里不是中国海军对南越的封锁-临检线,中国海军从封锁线上派出一支舰艇编队前移到了这里。 因为美国在南海过半数的军舰在苏比克湾内或附近锚泊,因此,直接监视这一大坨军舰是最方便的。 几个小时前,苏比克湾派出了一支21艘军舰、20艘运输船的巨型船团,在港外编队整队就花了两个小时。编成队形后,巨型船团以12节的较低航速,以缓慢但不可阻挡的步伐向南越前进。 “新泽西”号战列舰走在护航舰编队的最前头,3座巨炮塔两左一右,瞄着在船团前方“不太友好”的中国军舰。 编队还有2艘巡洋舰:“长滩”号和常规动力的“哈里·亚内尔”号,每艘巡洋舰带着9艘驱逐舰。 中国海军这边,“江苏”号和“重庆”号带头,另有6艘驱逐舰和2艘护卫舰。舰艇数量1:2的劣势。 虽然看不见蘑菇云,但“猰貐”在金盾暗沙上空引爆的那一瞬间,在场的51艘军舰、运输船无线电通信、雷达设备瞬间失灵。经过10到30秒,该开机的开机,该重启的重启,大家这才缓过劲来。 “……中国进行了一次海上核试验。这次核试验完全出于技术实验目的,不针对任何国家和地区。” …… 所有在南海的飞机和舰船都从公用频道收到了这则消息。 “新泽西”号上,司令官威斯纳少将不知道是不是该等待第七舰队甚至国防部的电令指示。中国在南海进行核试验,这可能已经超出了白宫最初的设想。 但是……41艘舰船要让他们停下来或者转向,也是够麻烦的。算了,还是12节航速慢慢推过去吧。 中国海军。 “重庆”号巡洋舰加速,从中方舰艇编队出位,在海上划了一个半圆弧形,在“新泽西”号右舷,两舰并行。 做出这个动作的时候,海域上空,泰晤士报记者威尔伯租用的c47运输机上一片喝彩声。现在“重庆”舰在英国、在西方国家已经有一个粉丝团了,这架c47上除了威尔伯和他的摄影师,还上了几个他熟识的军舰迷。 紧随着“重庆”号,中方舰艇编队一艘01型护卫舰“淮南”号也出位,在海面划了一个反向的半圆弧形,来到“新泽西”号右舷,两舰并行。 威斯纳少将:“这位勇敢的船长,看到正在转向你的炮塔没有?您的军舰还没有那座炮塔重。” “淮南”号舰长李翔宇:“虽然小,但我也能发挥大用场,您就等着瞧吧。” …… “江苏”号和“长滩”号对线。 这大概是“谁是地球上最强导弹巡洋舰”的竞技场。 凯特少将看着“江苏”号的八角宝塔形舰桥:“中国的朋友,您的舰桥里一定住了不少僧侣。” 康列功:“我看见了一只顶在军舰上的巨型冰箱。” 凯特少将:“那……” 无线电中断了。 康列功:“废话这么多。” “江苏”号的舰桥左右各有两个玻璃钢罩的鼓包,现在,鼓包里的电子对抗天线工作了。凯特少将一开始以为是中国军舰掐断了无线电呼叫器,但很快他发现,他自己和编队内其他友舰的无线电呼叫也断了。 凯特:“啊,电子干扰。启动2x跳频通话模式。” 新模式启动后,凯特先呼叫“新泽西”号。但是,和威斯纳的通话只连通了1秒,就又断掉了。 “既然电子对抗开了,那就开到底,”康列功说,“空中目标。” “江苏”号的定向电子对抗天线,第一支波束锁定在编队头顶上巡飞的wv-3,第二支波束锁定一架p-2。 再然后,“江苏”号舰桥顶端,一个大鼓状天线缓缓转动,喵准了“长滩”号的那个方方的冰箱脑袋。 “长滩”号的脑袋上相控阵有四个阵面,“江苏”号能照射到的两个阵面现在失灵了。在舰桥里,美国雷达兵发现自己的雷达图 像缺了半边,本来朝360°扫描的雷达,现在只剩180度。 空中两架小型飞机正在接近,距离32公里,速度850。 “江苏”号上,相控阵雷达发现了两架小飞机,初步识别是a-4舰载机。 系统:“是否实施主动电子对抗?” 电子战军官选了“是”。 …… 凯特少将、威斯纳少将现在烦得不行,可又没一点脾气。 编队的短波通信波段半小时没好过了,偶尔有清净的几十秒钟,那一定是中国的舰长想和美国军舰讲话,把干扰器关了问候几句。 “江苏”号舰长马俊:“凯特将军,听说您指挥的军舰非常昂贵,要3.2亿美元?” “人类的战争机器永远是同时代最昂贵的东西。” 马俊:“我觉得这3.2亿美元里面,至少有2亿美元被官僚贪墨了,否则您的军舰不会这么差劲。” 凯特:“我这是……” 滋滋滋。 “威斯纳将军,我认为,一个国家有不受外国操纵,自由选择自己发展道路的权利。他们的领导人应该是由他们自己决定的,而不是派几万个美国大兵去逼迫他们做选择题,您认为呢?” 这是“江苏”号的政委抢过了麦克风。 威斯纳:“但是,这个世界的普世价值是自由和……” 滋滋滋。 …… 南沙-西沙之间的公海,离中国划定的封锁线还远,双方只能是和平伴行。也就是你瞪瞪我,我瞪瞪你。 美军的巨型船团航速也不快,双方贴靠而行将近一天,也没走出去多远。 7月18日上午6时,中国海军10艘军舰突然转向,分成两队,脱离美国船团。 双方距离大于10海里时,中国舰艇的电子干扰结束了。10艘中国军舰的航速都开到了28节左右,威斯纳少将从舰桥里看到10条白色的浪迹正在远离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