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朝印度洋抡一发
“同志们,我们今天所做的工作,是对我国边境安全的一次技术性调整。” 张国华来到东线达旺方向,既是视察和慰问,也是向一线部队的指战员阐明今后可能的战争形势。 “由于历史的遗留问题,我国的西南边疆,也就是我们所处的地方,出现了被外国势力捷足先登的情况。这些都是中国人祖祖辈辈生活和劳动的土地。大家都在藏南呆了有半年,我也都看见了,达旺就有你们开垦出来的菜地,德让宗水土更好,那里的菜地更多。这是一片好地啊。” “让我们的边境从不安全变安全,从被外国侵占的状态收复过来,是我们的责任。” “安全有两重含义。一是要把边疆被外国侵占的土地拿回来,二是要让侵占我们领土的外国军队从此不再敢于与我为敌。” 刘广通:“司令员,我明白了,我们要把印度军队打疼、打怕,让他们不敢再侵犯我们的领土。” 张国华:“当然,形势是困难的,战斗将会非常艰苦。达旺方向两个团,巴昔卡方向一个团,这就是我们在东线目前的兵力。当面的印军兵力已经接近6万人了。后续增援,我们在错那县是有,但也不是很多。但是你们要记住,在这里我们的兵力不是三个团,而是三个团加四个师。” “三个步兵团,四个空军师。在入藏平叛前,我们做过空地协同的合练,现在是把空地协同应用在实战的时候了。战斗中的指挥、通信、情报,如果你们忽略了这些,那就是三个团单打独斗;如果这些工作做到位,身后就有四个师在支援我们。” …… 北京。 第五枚长征-2火箭发射成功,钱学森从太原返回北京。 长征-2前三枚全部成功,不但全世界都目瞪口呆,钱学森自己都感觉有点发飘。于是第一次发射失败就恰如其时地到来了,第四枚运载火箭的第二级火箭发动机提早关机,火箭未能入轨,第二级带着六分仪-4号星坠落在东海。 于是下一次发射就不得不延期了,天津火箭厂派出专家组,带着检测仪器到太原,对第五和第六枚长征-2火箭进行全身体检。针对第二级火箭发动机提早关机的问题,又重点检查了相关的部位。 然而一周的全面体检,并没有发现设计上的隐患或者制造工艺的瑕疵。 五个汉斯干脆把火箭拉回天津重新检测,仍然没有发现隐患或瑕疵。 由于火箭残骸是坠落在东海1900米的海沟中,肯定没法把火箭残段打捞起来分析零件。 一筹莫展时,任新民想起太原航天发射中心每次发射有电影胶片记录。拿电影胶片出来回放,一帧一帧地分析,终于发现一个可疑的地方,第二级火箭在发射前,四氧化二氮加注口飘散的白烟稍微有点异样。 任新民和钱学森找出第一到第三次火箭发射的电影胶片,确认确实飘的烟的浓淡存在差别,任新民大胆怀疑,可能是第四次发射时加注的四氧化二氮存在杂质。 但是,怀疑和猜想最后必须得形成实锤证据。一行人直奔山东莱州的重化工厂,硬是翻出来了确认是与第四次发射的火箭燃料同批出厂的四氧化二氮,不过只剩两小桶剩余了。技术组从里面取出少量样本进行检测,还真是存在着本不应该有的杂质。 来回折腾了一个多月,火箭组终于吃了颗定心丸,火箭本身机械结构是没问题的,只要把好四氧化二氮的品质关,火箭还是照常上天。 于是,一周前,第四颗导航卫星入轨了。 …… “第四枚火箭发射失利没有报道,”唐华说,“等过段时间我们发个总结性的新闻通稿就行,重点放在如何精细检查,多方着手排除故障的过程。” “……”钱学森一下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行吧,我们自己心里有谱就可以。我想的是,我们要进一步提高火箭的整体可靠性,90%,甚至95%,我相信以后一定能达到这个数字。那时候,我甚至都敢让运载火箭发射过程在电视上直播。” 唐华:“我也有这个想法。美国火箭发射成功率50%都不到,他们还不照样直播。听说拉斯维加斯还开了火箭发射成功的盘口。但是,如果能把北京电视台的电视信号播放到全国范围,变成中央电视台,那样的直播会更有意思。说个正事,中央希望发射一枚东风-3,全状态弹道导弹飞行测试。” 钱学森:“东风-3今年上半年做过两次高弹道飞行测试,射了两千多公里,实际上等于验证了它5500公里的飞行,可以证明这种导弹的设计是成功的。再测一次……其实从东北向新疆发射,也就3500公里的距离,还是高弹道,只是抛物线没有在乌梁素海发射时那么高而已。” 唐华:“海军萧司令员说,海军可以尝试着派军舰出去远航了,我们搞从陆基基地向大海发射的测试。” “什么?这就搞海上弹道导弹全程测试了?!”钱学森吃惊了,“舰载航天测控雷达,航天测控船,打捞船,补给舰,这些我们都还没有啊。” 唐华:“这些都没有,但是不管那么多了,有些测试完不成就完不成。海军出动重庆号巡洋舰、4艘驱逐舰和1艘改装打捞船,舰队集结到广州,然后从广州顺访马来亚巴生港,在此加油补给,再从巴生港航行至锡兰岛西南的马尔代夫海域。从乌梁素海发射的东风-3,飞行5500公里之后,就会溅落在这里。导弹试射结束后,舰队返程去雅加达访问,当然也是顺便加油补给。” “这是从印度头顶上飞过,我知道了。”钱学森说,“那不做测试了,直接抡。导弹旅刚刚接收了一枚,改改参数坐标就行。要打捞弹头吗?” “海军表示他们想试试能不能捞,但我觉得让弹头直接沉底算了。或者弹头在海面漂浮一定的时间,如果我们还没找到弹头,就自动破舱沉到海底,我们捞不到谁也别想捞。” …… 海军提出的这个计划实在有点疯狂。 其实嘛,弹道导弹向海洋做全程弹道发射,都可以不要测控舰队,朝鲜现在就是这样干的。不过,盲射要是失败了,就不好检出故障原因。 “印度洋是我们完全未知的领域,虽然航天和导弹部门可以规划出5500公里的航线来,但是我们还得拿到南亚次大陆以及印度洋的精确海图,否则导弹射过去了,打到了一个点上,我们却不能从落点来判断它是否真的射到了目的地。” 海军和聂帅、唐华商讨此事的时候,聂帅提出了疑问。 萧晋光:“我们就基于现在手里掌握的海图吧。精度会差一些,但不会超过1海里。” “1海里,1852米,东风-3的理论圆概率偏差是小于1000米的啊,”唐华说,“你们稍微冷静一下。这样,舰队抵达预定海域之后,让重庆舰在基本零航速的状态下,进行多次卫星导航定位,确定基准点的经纬度,然后发回北京,然后重新校准地图,然后用这个校准的地图重新规划弹道导弹的航线。” 萧晋光:“这可以现炒现卖?那太好了。要花多长时间?” 唐华:“重庆舰发回基准点的经纬度之后,24小时内可以重设弹道导弹的参数。” 萧晋光:“那好,我们就多在海上低速待命1天。” 其实精确地图还算好解决,补给舰都没有,就去印度洋…… 没有补给舰,那就得在中途找国家访问,靠港加油加水,幸好现在中国在南洋还有几个关系还行的国家,幸好这次试射的是射程5500公里的远导而不是11000公里的洲际导弹。 补给舰正在建造,航天测控船都还没开始造呢。所以弹头肯定没法用雷达跟踪了,只能靠弹头本身的无线电发射机来定位,这样在再入大气层的时候有短暂的黑障期。 不过,如果整个试射的主要目的是让印度认清现实,那试射过程糙一点也可以接受。 …… 11月7日,十月革命42周年纪念日。 “《首都盛会庆祝全体进步人类的共同节日 我们正沿着十月革命的道路胜利前进》” “维护和平、制止战争,是当代最重要的政治任务。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站在保卫世界和平的最前列。” “中苏……这种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上正在不断增强的国际主义团结,是最巩固的团结,是世界和平的重要保证。” “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万岁!” 这一天,比十月革命纪念日更让唐华激动的,是苏联方面传来的好消息。 苏联表示,可以从海参崴出一艘破冰船,这艘船有直升机平台和2架卡-15直升机,本来是用来在冰区救援的,如果中国要去印度洋测试弹道导弹,破冰船可以加入中国船队,打捞弹道导弹的弹头。 “这个破冰船航速是16节,和我们编队的巡航速度差不多,它的好处是,续航力特别大,我们的船中途要顺访加油,它都可以不用加油。”章翰夫说。 “你们外交部可真了得,怎么谈的?”彭老总很意外,这可是弹道导弹试射啊,赫鲁晓夫和主席、总理谈话的时候,还建议中国暂缓核武器研制呢。 “那,这破冰船,我们就邀请他12月到广州集结,中旬出发前还开个联欢会,还有,租船费用我们付……” 卡莫夫家的直升机清一色共轴反桨-双旋翼结构,这从1949年的卡-10就开始了。不过卡-15还是挺原始,速度低航程短,用的还是活塞式发动机。 但是卡-15是这个时代难得的高可靠性直升机,苏联在第二次和第三次南极科考船队里就有卡-15直升机,在南极冰原一飞就是两三个月,不皮实可靠能行吗。 …… “唐部长,恒武病了,病得有点严重,支气管炎变肺炎,还有比较严重的上呼吸道感染,已经住院了。” 钱三强没给唐华打电话,是直接到国家计委大楼找的人。 “啊呀,我早就说你们要注意劳逸结合,不能太拼了,老彭这么熬什么人都扛不住,”唐华说,“住院那就正好 ,多休息几天。” 钱三强:“彭恒武是轻核反应组的骨干,而且他是天河一号的代码员和操作人员,除了他之外只有周光召会一点超算的程序设计,但周光召替代不了彭恒武。” 唐华:“我从上海超算团队调一个人过来?” “这是轻核反应组……” 还真是,密级太高了。 唐华:“那正好,你们和老彭一起,放假,放一周放两周都行。” …… 放假,钱三强是拒绝的,要不然也不会去国家计委找唐华了。 找唐华的目的,是想请唐华帮顶班。彭恒武只不过是熟练的b+代码编写员,然而唐华是b+程序语言的开发者之一…… 计算机程序语言的命名简单粗暴,a语言是机器语言、b语言是汇编语言,c语言是高级语言(的第一种形式)。 b语言1953年就出现了,b+是b语言的一种分支,1957年底开发的,它有一个为配合天河一号超算架构而定制的编译器。 “我们工作刚好进入到高速进展的阶段,大家头脑都很活跃,不能停啊,这时候停下来,我怕我们的状态全都没了。”第二天,唐华和钱三强的车上了去房山的公路,钱三强说不能放假的原因。 “你们还是得停下来,”唐华说,“我只能帮你们搞两三天,让你们现在头脑里迸出来的想法用天河一号跑一次,然后,强制你们进入休假状态。” 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戒备森严,但从外面看不出什么来。 现在天河一号的机时已经被轻核反应组独占了,邓稼先、于敏、周光召、黄祖洽、蔡少辉、萨本豪、何祚庥,一大群人都在超算室周围办公。 超算室里面的墙上,帖着一张又一张8开的白纸,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字和公式。唐华凑近看,第一张写的是“邓构型一”。 第二张是“于敏(1)” 第三张是“于敏(2)” 第四张是“周光召构型-01” …… 唐华以手扶额头。他算是知道为什么钱三强说只能要他来这里做帮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