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科幻空间 明末:辽东雄狮

第五百八十四回 立国基石

明末:辽东雄狮 秋予岸 5306 2024-05-13 01:33
  皇太极才一瞥,原本风风火火的豪格立马安静下来。  “说,怎么回事?”皇太极问。  “父汗,杨承应率军六万,兵分两路出塞。”  豪格扫了一眼在场的刘兴治和商人,急忙回答。  皇太极眼前一亮:“他这是打算去大宁城,占据这块军事要地。”  “可恶的阿巴泰,居然单独领一军出塞。还有苏布地这颗墙头草,居然给杨承应带路。”  豪格骂骂咧咧。  惹得皇太极皱眉,他怒道:“闭嘴!”  豪格赶忙住嘴。  “杨承应兵分两路,一方面是因为后勤,另一方面肯定是想消灭阿海和白彦台吉的部众。”  皇太极分析道:“占据了大宁城,就可以控制翁牛特部和其他部落的贸易,不可谓不高明。”  “父汗,咱们出兵攻打鞍山城,迫使杨承应撤军吧。”  豪格积极建议。  但皇太极看他的眼神,宛如看一个智障。  想我皇太极也算一世英名,怎么生了这么个蠢钝如猪的儿子,皇太极想。  他嘴上却道:“你先下去,我想想再说。”  其实就是嫌弃豪格太吵。  “嗻。”豪格悻悻地走了。  “大汗,依我之见,还是别打了,休养生息要紧。”  刘兴治依然快人快语:“您想,您的汗位还不稳固,汉人百姓离心离德,您不拍再闹腾起来,造成难以挽回的局面。”  “说的是啊,我就在想,得做好一件事,额……”  皇太极突然意识到商人在场,示意仆人把他请出去安顿。  “您干嘛,不学杨承应也搞个文馆,一点点试探呢。”  刘兴治建议道。  皇太极认为有道理,点点头。  北路的辽东军,从大康堡出发,沿着大凌河行军,走向阳岭,霸王庄一线,抵达了兴中。  明初,朱元璋在这里置营州前后屯卫。朱棣撤了营州后屯卫,并入泰宁卫,后来成为朵颜卫的牧场。  再后来,朵颜卫被赶走,小歹青在这一带放牧。  如今,敖汉部已经归附了后金。  苏布地率乌梁海骑兵,也南下去协助阿巴泰,剿灭喀喇沁部落。  留在这里的,只有苏布地的儿子固噜思奇布和他名下的牧民。  当夜,大军在此休整。  “顺着这条河继续往西,便是营州右屯卫。再往西北走,就到大宁卫。”  固噜思奇布指着地图,介绍情况。  “出了这里,来到了别人的放牧场,应该是最危险的。”  杨承应思索着说道。  蒙古人行军来去如风,不停地袭扰,找准一点,再一口一口吞下。  因此,暂时没有与蒙古人发生过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碰撞。  “孟将军,你觉得会有哪些蒙古人会来袭扰我们。”  杨承应收回思绪,询问手下将领的意见。  “敖汉和奈曼部有很大可能,他们熟悉这一带地形,很是威胁。”  孟乔芳想了一下,说道:“还有一种可能,鞑子率精锐骑兵与我军交锋。”  “有这个可能。”杨承应点点头。  然而,他们都猜错了。  从兴中城出发,一路上竟然都没有遇到一丁点的抵抗,杨承应带着士兵和百姓走波罗赤,抵达梦寐以求的大宁城。  经过数百年的风霜洗礼,这座城已经荒废,残垣断壁随处可见。  杨承应前脚到,阿巴泰后脚也到了。  “什么?没有遇到喀喇沁部落一兵一卒?”杨承应略微吃惊。  “是,属下也觉得奇怪。一路上派哨骑打探,愣是没发现他的影子。”  阿巴泰摇摇头,言之凿凿。  他们会去哪里呢?杨承应心想。  一骑快马从西面疾驰而至。  马上骑兵飞身下马,禀报道:“经略,西面哨骑传来消息,有一大批骑兵正朝着我军开来,距离此地只有六十里。”  “六十里?也就是说今天就可以到达。”  杨承应略感惊讶。  “经略,我哨骑与敌人哨骑交手后,发现敌大股骑兵后,立刻撤退。”  哨骑继续说道。  发现现场情况不妙,及时撤退,这是军纪允许的。  孟乔芳道:“经略,这么庞大一支骑兵,绝不是简简单单的部落联合。属下以为很有可能是林丹汗。”  “很有可能!”阿巴泰点头认同。  如果真的是他,这位大汗胃口不小,居然想一口气吞掉六万大军,以及随行的民夫和种地百姓。  但此时此刻,杨承应来不及细想。  “传令,所有百姓把推车推到前排作为防守,炊事员留下临时保护,喀喇沁部落也不用参战。”  杨承应下令:“其余大军,随我主动迎战这股骑兵。”  要是让他们靠近,百姓看到这么多骑兵就会吓得溃散,冲散自己的军阵,到那个时候就晚了。  两只大军立刻行动起来。  步卒推着楯车在前,各军火器手临时合编,炮兵拉着各种型号的大炮在后,骑兵在军队两翼。  楯车是阿巴泰的建议,他父亲和他都靠这个对付蒙古骑兵。  杨承应赶制了一批楯车。  楯车主要目的不是挡火器,而是给炮兵一点时间,因此改的很轻便。  带来的火炮,也是带轮子的神威炮和神威将军炮。  如果此时化作苍鹰,就会发现两股洪流一个从西往东,一个从东往西,似乎就要撞上了。  从西往东的那一股,以骑兵为主。有铠甲的重骑兵不多,很多都是穿着便装。  他们保持着一定的行军速度,以节省战马脚力。  也有牧民拿着盾牌和长矛跟随,干裂的嘴唇显示他们都很辛苦。  带领这支混杂着骑兵和步兵部队的首领,正是——孛儿只斤·林丹巴图尔。  明朝人称呼他为虎墩兔汗,后金的译名则是呼图克图汗。  他是达延汗的七世孙,布延彻辰汗的长孙,继位时年仅十三岁。  继位后,一开始非常的不顺利,名为大汗实际上只是部落的首领。后来,在明朝的扶持下,他效法后金八旗,创立了自己的六营。  逐渐发展并壮大起来。  但是,林丹汗信奉红教,与草原上普遍信奉的黄教背道而驰,对林丹汗统一蒙古的事业产生不小的阻碍。  林丹汗不明就里,一味地逞强行凶,还率领全军西征,导致老营丢失。左翼蒙古纷纷投靠后金。  而今,右翼地区已经被他平定。  他将要靠这一战,重新夺回左翼蒙古。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