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0601章 贼酋游街,民间的舆论又转了
“辽南大捷,全赖皇上调度得当,将士用命。” “此战足以振奋天下人心,令番邦不敢小觑我大明,我大明恢复永乐荣光已经是近在咫尺。” “臣为皇上贺,为大明贺!” 乱哄哄的朝中,张好古率先对着皇座上的朱由校躬身。 余下的文武群臣也反应过来了,如今狗皇帝气势正盛,手握兵权财政,又兼两次大胜在身,不能乱来。 于是文武群臣也纷纷拜服:“臣等为皇上贺,为大明贺。” 朱由校看着这些不情不愿弯下腰的群臣,他们明明看自己不顺眼,还要不得不给自己道贺,这种感觉让朱由校由衷的畅快,他忍不住笑了起来:“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 文武群臣听着朱由校的笑声,怎么听怎么不是滋味。 这狗皇帝怎么就打赢了呢? 大明输给鞑虏很正常,这怎么狗皇帝这个昏君上来,打赢鞑虏变得这么轻松了? 这还是大明吗? 他们是绝对不会承认新政对大明的效果的,他们只能是一遍遍催眠自己,这是狗皇帝走运了,这样的运气长久不了,到头来大明肯定还会回到正轨上来的。 一遍遍催眠着自己,这些人才能舒服一些,他们可不想见大明好,大明好不就说明他们错了? 他们读书人怎么可能错? 错的一定是贱民,是狗皇帝! 这些人催眠着自己,那简直是快把自己给感动了。 而朱由校现在可不在乎这些人想什么。 我天启一朝,朕口衔天宪,容得着你们这些腐儒指手画脚了? “来人,把代善和这些鞑子统统给朕拖到京城里,游街三日,三日后,朕要用他们的人头,祭太庙。” 群臣还能说什么? 只能是低头纳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狗皇帝很高兴,他非常高兴。 又是一次大捷,这让狗皇帝的信心直接膨胀,他现在再也不担心辽东的鞑子了,也不会去担心什么地主豪强,什么南国的士绅藩王了。 懂不懂什么叫做雄兵在手,天下我有啊! 辽南两万新军就能大败皇太极,按照皇太极>关宁铁骑>九边>北国兵>南国兵来看,两万新军抵的上四万真满洲,八万辽东兵,二十万卫所兵。 这不是吹,而是新军的战斗力真的如此强悍。 日复一日的训练,不限量的弹药消耗,加上充足的粮饷,丰富的食物,新军训练出来的职业军人身体素质也好,军事素养也好,都是顶尖的。 更何况分了田产,家眷能养活的新军,还有家人BUFF,打起仗来悍不畏死,鞑子都不是对手了,南国那些酒囊饭袋还能阻拦朕不成?! 朱由校看南国那些藩王和地主不顺眼很久了,特么朕的地都让张师傅给分了,你们凭什么还有那么多地,那么多仆人? 迟早都给朕拿出来! 至于亲戚? 朕是怎么没记得有你们这些手足兄弟亲戚啊? 从明初分家分到现在了,谁是谁啊。 这三日,北京城的老百姓可算是开了眼了。 鞑子的大贝勒代善,皇后哲哲,一众鞑子的贵族被锦衣卫带着在北京城里游了三天,可谓是让老百姓见识到了什么叫鞑子贵族。 而随后三千鞑子俘虏,上万颗鞑子脑袋更是让老百姓彻底见识到了大明的武德究竟有多么充沛,大明到底多么强大。 那一片片光秃秃的脑袋和那细溜溜的金钱鼠尾,这些都是真鞑子,不是假鞑子啊! 而随着袁崇焕的辽南新军对峙皇太极,大破沈阳城,连带着克复鞍山,凤城,丹东的消息传开,民间的舆论又一次转变了风口。 之前怎么讥讽朝廷软脚虾,除了问老百姓要钱要粮什么都不会,现在就开始夸朝廷多么强大,威服四方,大明百姓生活多好。 嗯,现在夸朝廷的,和之前讥讽朝廷的都是一群人,这很现实。 老百姓就是这样,输了骂,赢了夸,若说老百姓真想看朝廷输,那可能吗? 都是大明的百姓,在大明生活,谁愿意朝廷输啊。 之前恨朝廷没用,可现在,一个个都兴奋的夸起了朝廷,天启皇帝变成了少有的明君贤主,是堪比唐太宗明成祖的千古一帝,张好古也不是什么奸相权相而是大明的良相,当之无愧的首辅。 这一场大胜,对大明民间的激励是很难想象的,它告诉大明的子民,大明不再是过去那个大明了,朝廷所说的一切都在逐渐变成真的,大明会越来越好,直至恢复永乐盛世之时,饮马瀚海,南下西洋,威服四方。 一时间,大明百姓走路都是昂首挺胸,骄傲的不行。 张好古很乐意看到这样的画面,大明百姓骄傲一点怎么了? 我大明盛世天下,万邦来朝,国大民骄,伱能奈我何? 三日游街后,朱由校穿着天子冕服带着皇后张嫣,皇太子朱慈燃,还有从劳改营赶回来的信王朱由校,一直在京城里的周王朱恭枵,加上张好古,以及大明的在京朝臣,浩浩荡荡的祭拜太庙。 这与其说是祭拜太庙,不如说是昭告天下:尔等都给朕看看,朕多牛笔! 朱由校摇头晃脑的听着内阁阁老,礼部尚书张瑞图亲自撰写的文章,那是极尽溢美之词,把他的丰功伟绩非常详细的讲给了大明的列祖列宗,告诉他们,朱由校做到多好,大明现在多强,大明百姓生活多么富裕,大明的国库又是多么的充盈 到了最后,朱由校大手一挥:“斩敌酋,祭天!” 代善以及鞑子一众贵族被推上来押在地上,一柄柄大刀高高举起随后挥下,伴随着血液喷涌,一个个瞪大了眼睛的脑袋滚落在地上,朱由检和一些文臣武将吓得脸色惨白,身体颤颤巍巍愣是不敢出声。 而如今大明第一拳击手,拳王泰森来了都得跪地认爹的朱由校则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此战之胜,非朕全功。” “赖辽南将士用命,军民一心,方才有此大胜,如此大胜,不赏不足以彰显朝廷公允。” “下旨,朕要重赏辽南将士,以慰天下人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