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科幻空间 穿越南宋当皇帝

第52章 心忧

穿越南宋当皇帝 浮沉的命运 7125 2024-05-12 23:59
  崔与之告退离开,赵竑亲自送到营房门口,温和亲切,令崔与之受宠若惊。  皇帝如此厚待,只有卖上这条老命,以报君王了。  目光扫到对面的西夏使者营房,赵竑眉头微微一皱。  罗世昌说金人使者随后就到,看来还需要些日子。不过他诸事繁忙,恐怕是等不到了。  那个销魂的傍晚,几度缠绵,魂牵梦绕,一辈子都忘不了。  一宵春梦了无痕,也不知道,完颜春来了西北边塞没有?  “陛下,朝廷有折子上奏,淮东路和扬州也有军情上奏!”  董宋臣跟了进来,双手呈上几份奏疏。  赵竑接过奏报,一一看来,眉头又是一皱。  西夏这边,蒙古两路大军齐举,誓要灭了西夏。而山东那边,蒙古大军孛鲁部,又要对山东用兵了。  孛鲁,蒙古帝国中原国王木华黎的儿子,看来是要继承父辈的荣耀,继续攻略中原了。  “陛下,李全此刻还待在山东青州,要不要让他率部南下,避开鞑靼大军?”  董宋臣小心翼翼地问道。  蒙古大军从河北南下,一旦攻破金兵在山东的防线,就要和李全部交锋了。  “你以为朝廷下旨,李全就会听从吗?鞑靼大军南下,他难道不知道吗?”  赵竑不由得一声冷笑。  游离于宋、金、蒙三国之间的李全,驻守山东青州,犹如独立王国,什么时候把宋廷放在眼里?  听调不听宣,只想独霸一方,从不在乎任何一方的拉拢,也不惧怕任何一方的攻打。大不了到时候摇身一变,待价而沽。  按照历史上的记载,蒙古大军围城青州,李全投靠蒙军。随后楚州内乱,李全部自相残杀。李全和宋廷,就是在那个时候决裂。  既然李全会投蒙军,他又何苦自作多情,多此一举让李全部南下?  “陛下,四川这么多大事,殿试的事情,不如让其他大臣,比如薛极和真德秀代办。陛下就不用千山万水,这么操劳了。”  “董宋臣,你是有所不知。”  赵竑摇摇头,否决了董宋臣的想法。  “朕创办金陵讲武堂和金陵大学堂,朝中已经是人心惶惶。要是殿试还不回去,恐怕众人疑心更重。皇帝,也不是可以为所欲为啊!”  无论如何,他都不得不回临安城一趟。  科举取士,那可是朝廷一等一的大事,事关天下读书人的心思,不可怠慢。  而且,来年出兵增援西夏一事,还得要大臣们的同意。他可以乾坤独断,但大宋是一个国家,国家大事,还是要按规制来。  “陛下,西夏的罗相公来了。”  “让他进来吧。”  赵竑微微一笑。这个春日的夜晚,人人都是躁动难安。  “罗相公,朝廷科举取士,国家大事,朕巡视完蜀口,恐怕就不得不先行一步,返回临安城了。”  罗世昌不由得一愣,脱口而出。  “陛下,那发兵增援的事……”  “罗相公,稍安勿躁,发兵增援的事情,自有曹友闻和余玠他们,到时火器备齐,自会和你同往。”  赵竑温和镇定,罗世昌虽然无奈,也只能接受。  赵竑是一国之君,他说了出兵,不会来敷衍自己。  “罗相公,有几句话,我要和你说说,让你安心。”  赵竑示意了一下,董宋臣赶紧退了出去,房间里只剩下了罗世昌和赵竑二人。  “罗相公,朕要告诉你的这几个咒语,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不到时候,千万不可泄露,否则,你的大夏,可就在劫难逃了。”  罗世昌精神一振,赵竑已经说了下去。  “这第一个咒语,就是你的大夏皇帝李德旺和太上皇,会在夏日先后离世。皇侄李睍即位。”  历史上,成吉思汗攻入西夏,大夏皇帝李德旺和太上皇李遵顼先后病死,前半年为西夏乾定四年,后半年为保义元年。  这些历史上的大事,对于赵竑这个历史爱好者,大概知道。再结合当前的时局,判断出的八九不离十。  “这第二个咒语,就是鞑靼大军会在冬日由成吉思汗统领,两路合围灵州城,围点打援。中兴府的夏军千万不要增援,朕派去的大宋将士,会帮着灵州守将守城。”  罗世昌心惊肉跳之间,赵竑继续说了下去,让他怅然若失。  “明年夏日,中兴府会有地震,大夏君臣要早做打算。灵州城有大量的大黄,罗相公返回大夏时,可从灵州带大黄到中兴府,以应付中兴府城中的疫病。另外,鞑靼大军想要攻破灵州城,乃是因为鞑靼军中疫病流行,急需灵州城的大黄。因此……”  “陛下放心,老臣会带大量大黄去中兴府,剩下的用不了也会毁掉!”  罗世昌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紧接着赵竑的话说到。  连灵州城有大量大黄都知道,赵竑的咒语有些邪乎。  “罗相公,这最后一个咒语就是……”  赵竑等罗世昌靠近了些,在他的耳边轻声细语,徐徐道来。  “陛……下,你是说,成吉思……”  罗世昌脸色煞白,嘴唇哆嗦,却被赵竑脸色凝重,直接一口打断。  “罗相公,朕再说一遍,天机不可泄露,在每个咒语发生前一个月,千万不要泄露。否则,万事皆休,你的大夏就真没救了!”  赵竑杀人诛心,一字一句,罗世昌汗流浃背,连连点头。  如果后面几个咒语真能奏效,那么大夏真有起死回生的可能。  大宋天子,他怎么会知道这么多的事情?莫非他真有未卜先知之能?  罗世昌出来,满怀心事,恍恍惚惚,脚下一绊,差点摔倒,却被人扶住。  “多谢!”  罗世昌站稳身子,看到扶他的人,不由得一怔。  “公主,你怎么还没歇着?”  原来扶住他的除了随行的卫士,还有西夏公主李惟名。  “罗相公,宋皇确定出兵的日子和人数了吗?”  李惟名急切地问道。  “大概确定了,应该会在七月最热的时候。大宋天子金口玉言,应该是一万之数。”  罗世昌摆摆手,卫士赶紧退到一旁。  “七月?那我大夏的河西,岂不是全被鞑靼给攻陷了!”  李惟名脱口而出,满脸的焦急。  “公主,事已至此,又有什么办法?”  罗世昌看了看晦暗不明空荡荡的教场,除了来回巡逻的军士,一片寂静。  “公主,你看过这些宋军没有,个个龙精虎猛。训练有素、火器凶猛,可为军中虎贲。宋皇之能,未卜先知,真是让人惊叹啊!”  罗世昌幽幽一句,似乎想起了什么,有些失神。  “罗相公,什么未卜先知?”  李惟名懵懵懂懂问了出来。  “公主,你知道吗,大宋天子亲自创办了金陵讲武堂,又自己造出了火器。大宋天子文章海内第一,你跟着他,郎才女貌,一对佳人啊!”  罗世昌脸上浮起笑意,顾左右而言他。  “罗相公,接下来,我该怎么办啊?”  果然,李惟名脸上一红,小声问了起来。  “公主,宋皇虽然答应出兵,但明年他能不能御驾亲征,才是决定我大夏存亡的根本。因此……”  罗世昌的心里,已经默认了赵竑的那些“天机”。  “宋皇不是答应来年亲自率兵救援大夏吗,怎么,他会反悔吗?”  李惟名的疑惑看在眼里,罗世昌不得不耐心解说。  他倒是希望赵竑如约而至,但一年的时间,什么可能都会发生。  “罗相公,你是说,宋人的朝中大臣,他们会阻挠宋皇出征?”  果然,罗世昌的话语,让李惟名一头雾水。  赵竑不是大宋天子吗,他要出兵御驾亲征,那些大臣还能阻挠?  “公主,大宋是以文制武,君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那些大臣的厉害,非同小可。因此,到了临安城……”  罗世昌在李惟名耳边轻声说着,片刻才分开。  “罗相公,你的口水!”  李惟名埋怨一句,摸了摸自己的耳朵,跟着低声问道:  “罗相公,非要这么做吗?”  虽然这些做法并不害人,但怎么都觉得有些太小人。  “公主,为了大夏,你必须这样做!”  罗世昌一本正经,一副过来人的姿态。  “纸包不住火,大宋朝臣势力太大,你要将大宋天子出兵之事早些传出去,让宋皇早些决断。要是临行前还犹豫不决,恐怕我大夏真就要亡了。”  罗世昌看着李惟名,目光灼灼。  “公主,宋皇喜欢你,老臣看得出来。趁热打铁,你现在已经是宋皇的妃子,还是早些和宋皇行夫妻之事。夫妻之间,床头之事,比散布谣言更加有效。”  罗世昌没羞没躁的话,让李惟名面红耳赤。她低着头,半天才说了出来。  “罗相公,非要这样吗?”  “公主,你要一直待在宋皇身边,直到他御驾亲征,率兵救援大夏为止。这是我大夏最后的机会,千万不能错过。否则,你我就是大夏的千古罪人!”  罗世昌郑重其事,李惟名悄然不语。二人立于夜色之中,不由自主向着西北的方向看去。  “罗相公,大夏和鞑靼接壤,即便是宋人能救了大夏这次,能救得了下次吗?”  良久,李惟名才惆怅地一句。  “公主,事在人为。事到如今,也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  罗世昌眼神里,同样充满了忧伤和迷惘。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