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2章:官居六品
此言一出,文武百官皆是眉头一皱,有些诧异。 才封个正四品征南将军? 这...难不成圣上还是信不过李逐峰,不肯委以重任? 张勋更是眉头紧皱,思虑再三,还是准备站出身来,替李逐峰说道说道。 可谁承想,他腿还没迈出去,就听见景行帝再度开口道:“潜龙营虎贲郎将李长空,上前听封。” 此言一出,文武百官皆是了然,张勋迈出去的腿也收了回来。 按照大乾律例,若是父亲立下大功,朝廷却不好升官,便可将功劳转嫁到儿子身上。 当然,前提得是父亲同意。 显然,李逐峰把自己一部分功劳,转移到了李长空身上。 听见景行帝的声音,李长空心中五味杂陈。 对于武将而言,功劳自然是最重要的,毕竟都是拿命拼杀换来的。 可对于老爹而言,功劳却可以让给自己。 这份父子之情,不可谓不重了。 “臣李长空,上前听封!” 李长空从武将队伍的最末尾站出身来,快步走到大殿正中央,随后如是说道。 “擢李长空为御林军骁骑将军,统率潜龙营!” 嘶! 此言一出,正德殿内,文武百官无不倒吸一口凉气。 尤其是张勋,酸得牙痒痒。 骁骑将军可是正儿八经的正六品,已经算得上是高级将领了,更何况还是禁军的骁骑将军。 而且潜龙营是什么军队,在场的无不心知肚明。 如此殊荣,等太子殿下登基之后,那还得了? 李长空至少也得有个正三品的将军位,不比张勋现在差。 皇上何止是对李逐峰不满意,这简直就是太满意了! 李长空才多大年纪? 好像得今年过年之后,才称得上是及冠吧。 啧啧啧,不曾及冠的骁骑将军,大乾少说都有十几年没出过了。 此子,今后贵不可言呐! 在场官员们纷纷低下头颅,心中已有计较。 “臣李长空,谢主隆恩!” 李长空叩谢后,便起身回到原来的位置。 李逐峰和李长空父子的册封结束之后,朝会便也没了其余事情,很快就结束了。 父子二人回家的路上,李长空思虑再三,还是问道:“爹,这功劳,为何要让给我。” “照理来说,儿子还年轻,今后能立功的机会不少,但爹的年纪已经大了,像这样的功劳,几乎都是拿命换来的。” 李逐峰闻言,先是欣慰地笑了笑,随后却并未回答李长空的疑惑,反而是顾左右而言他:“长空,你年纪也不小了,该成亲了。” “这样,等爹百年之后,下去了和你娘也有个交代。” “这乾都城中,可有心仪的女子?” 李长空闻言,颇有些无奈,道:“我整天在东宫和潜龙营当值,连女子的面都见不到,何谈心仪女子。” 李逐峰闻言,顿时咧嘴笑了起来,没有心仪的女子好啊! 有了心仪的女子,还怎么娶公主。 “那我儿觉得,怀庆公主如何?” “啊?”李长空两条眉毛瞬间皱起,不可思议地打量着李逐峰,道:“爹,你没事吧?” “是不是在战场上受了伤,伤了脑子?” 说着还把手伸到李逐峰额头上摸了摸。 “哎呀,爹没事,就南陈那群瘪犊子,谁能伤的了爹?” “呸呸呸,被你扯远了。这怀庆公主,贤良淑德,琴棋书画,更是样样精通,配你小子,还不是绰绰有余。” 李长空闻言,回忆起了诗会上身着一袭宫装长裙的怀庆,确实是典雅大方,容颜精致。 只是...,他依旧摇了摇头,道:“爹,人家是公主,可不一定看得上咱。” 好吧,主要是李长空觉得自己跟怀庆压根不熟。 “这有什么?咱们武将出身,最重要的,就是胆子大!” “你可知道你张世伯想给张邯物色谁家的闺女?” “中山王之女!昭阳郡主!” “不是爹看不起张邯,但我儿不比张邯出色多了?” “他都能配得上昭阳郡主,我儿为何配不上怀庆公主?” “儿啊,你别看人家是公主,但这公主,也得嫁人的啊!” “能嫁给别人,凭什么不能嫁给你?” 李逐峰一顿侃侃而谈,让李长空觉得特别有道理。 这公主始终都是要嫁人的,那嫁的那个人,为什么不能是自己? 好吧,其实是他觉得怀庆确实好看,而且气质雍容,甚至...身材也特别好,还是公主! 这给你你不要啊? 身为穿越者,谁还不想娶个公主了。 更通俗易懂一点地说,就是他馋人家身子! 在大乾这样的封建王朝,自由恋爱太难了。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不找个好看的? 更何况,食色性也,乃人之常情,又没什么丢脸的。 这全天下的男人,有九成九是好色的。 剩下那零点一成,是太监。 “爹言之有理!所以爹把这功劳让给我,就是为了让我娶公主更容易些?” “没错!” “爹老了,要这些个功劳没什么用。” “但你不一样啊!羽林军的骁骑将军,未及冠的正六品,放眼望去,整个乾都城的勋贵子弟,哪个比得上你?” “公主若是要嫁人,那还能轮得到别人吗?” 李长空听罢,鼓了鼓掌,只能说声牛逼。 自家老爹为了能让自己娶公主,那可真是算计满满。 “长空,你记住了!咱们李家男儿,要么不娶,要么就得娶公主!”李逐峰一拍李长空肩膀,如是说道,霸气凛然! 然而李长空闻言,却是瞥了瞥嘴:“有本事你搁娘当面说这话。” “咳咳咳!”李逐峰急忙咳嗽两声,道:“莫要胡说。” “在爹的心里,你娘虽不是公主,但胜似公主!” “懂懂懂!爹你惧内!” “什么话?这是什么话?爹不是怕你娘,是尊重你娘!” …… 暖阁,吕皇后端着一碗安神汤走了进来,放在景行帝的案牍上,道:“陛下,奏折批完了,记得喝汤。” “多谢皇后,朕晓得了。” “还有一事,中山王来信了。” “小恭来信了?” “都说了什么?” “信便在这,陛下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