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认 第66章 难题不难
“请太子殿下恕罪。”听完李东璧的话,万密斋连忙站出来请罪道,“李神医第一次听到太子殿下的宏伟计划,深受震撼,心神激荡之下难免会有失礼之处,请殿下大人不记小人过。” “万神医言重了,李神医的直言不讳,正是本宫所欣赏的。”陈曦微微摆手,表示并不介意,“我们都是在为大豫国的医术事业出谋划策,有不同的看法和担忧也是正常的。只要大家能够坦诚相待,共同解决问题,便无需过于拘礼。” 万密斋感激地点了点头,此刻他才真正感受到了眼前这位太子殿下能够容纳不同的声音的宽广心胸。 他继续道:“殿下,我们二人都是行医多年,深知医术传承的重要性和挑战性。 殿下的计划无疑是对医术事业的一次巨大推动,我们自然全力支持。只是,我们担心的是朝廷的财力和执行力,毕竟这样的计划需要巨大的投入和持久的努力。” 陈曦听完了万密斋和李东璧的担忧,不仅并未显得慌张或不满,眼中反而闪过一丝赞赏。 “你们能看到朝廷的难处,此事推行不易,就说明本宫之前没有看错人。”陈曦深知,这些问题都是实际存在的,也是必须要面对的,自然没有必要逃避。 于是,陈曦进一步详细阐述道:“对于两位刚才担心的这些问题,本宫之前深思熟虑后,准备了三条解决思路。 首先,高深的医术自然是最佳的吸引力。医术的精髓与深奥是吸引医者前来求学的关键,这就是本宫千里迢迢传召你们两位神医进京的原因。 有你们两位神医坐镇学堂,那些渴望精进医术的大夫、郎中们,自然会慕名而来,共同学习、研讨。有你们二位做榜样,他们自然自然会加入学堂的学习和教学。” “其次,名利亦是不可忽视的动力。朝廷将在各地的医学学堂前设立历代医学先贤的雕像,以此彰显医者的崇高地位。 同时对于那些愿意无私奉献独门绝技,或在教学中作出杰出贡献的医者,朝廷亦将为其树立雕像,供之后的学子瞻仰,使其名垂青史,永载史册。 同时,朝廷将给予那些在学堂任职的医者优厚的俸禄,确保他们无后顾之忧,全心投入医术的提升和医学人才的培养。” “最后,朝廷的权威与力量亦将发挥作用。为了大计,朝廷将制定严格的法规,规定未经学堂认可的医者不得擅自行医开馆,必须在朝廷设立的官方医馆中坐诊。对于违反规定者,朝廷将予以严惩。” 万密斋和李东璧不得不承认,这位年轻的太子殿下的思路很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手段也很老道,对人心的把握很是精准。 名利的诱惑,权力的威慑,胡萝卜加大棒的种种措施之下,又有几人能够保持本心,不深陷其中,不乖乖接受太子殿下的安排。 单单是这种能够名传千古的诱惑,恐怕就没有人能够抵挡的住。 再加上自己两位和太医院众多名医的加持,全天下所有医者的共同努力之下,这些所谓的独门绝技又能保持多久的神秘性呢,还不如早早地交出来换取一份荣耀。 当朝廷集中了全天下所有高深的医术之时,朝廷开办的学堂还愁没人来吗。 真是一环套一环啊。 陈曦继续说道:“至于财力方面,本宫可以向你们保证,朝廷如今国库充盈,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医学学堂的建设与发展。 同时,随着大豫朝政稳固,国家稳定繁荣,百姓的生活自然也将不断改善。 到那时候,大豫百业兴隆,百姓安居乐业,朝廷对医馆的投入自然也不再会是负担。” 陈曦的解释如同春风拂面,让万密斋和李东璧心中的疑虑消散了许多。他们此刻已被太子殿下的深思熟虑和远见卓识所折服,对未来计划的实施增添了几分信心。 万密斋率先表示赞同:“太子殿下的思路高屋建瓴,措施极为高明,确实能够吸引大批医者前来学堂学习和教学。 有了太子殿下的大力支持,小民相信一切难题都不再是难题。” 在陈讯的示意下,陈曦忽然看到了此刻正停在凉亭不远处,静静观望的几个人,于是嘴角勾勒出一抹自信的微笑,心中暗自感叹,真是天助我也。 陈曦高兴地对万密斋和李东璧说道:“二位神医,若你们对朝廷的财力还有所疑虑,本宫不妨请这几位来亲自为你们解答,打消你们最后的顾虑。” 随后,陈曦朝着远处的几人高声喊道:“各位家主,今日来白马寺,不知所为何事?” 声音洪亮,回荡在寺庙的庭院之中。 远处一行正是除范家以外的晋商七大家主,他们衣着华贵,气度不凡。 而在他们身后,还有一个气质沉稳的中年人,一共八个人,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几分凝重和期待。 本来他们八人早就看到了陈曦等一行人,但是碍于身份缘故,自然不能上前打扰,也不敢悄悄离去,所以只能静静等待。 听到太子殿下的喊话之后,八人也不顾及自己的仪态,立马小跑了起来,来到太子殿下面前,纷纷施礼:“草民等参见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各位家主免礼,现在是在宫外,各位不必多礼。” “谢太子殿下隆恩。” 等到众人站起来之后,乔家家主乔映霞上前一步,恭敬地回答道:“回太子殿下刚才的问话,我等今日来白马寺,是为了向白马寺借贷银子以早早交付朝廷。 不曾想今日还能在此地又得见太子殿下,实在是我等莫大的荣幸。” “哦。”陈曦笑着问道:“各位家主不再犹豫犹豫了,要知道朝廷的圣旨还没下达,你们不怕本宫反悔。到时候,那你们的两千万银子可是要打水漂了。” 两千万两银子,听到这个数字,清远侯府的祖孙两人情不自禁地发出一声惊叹,就连万密斋和李东璧这等清心寡欲、视金钱如粪土的人都不自觉地看向了晋商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