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科幻空间 耕耘贞观

正文卷 第四百四十二章 生产力的遐想(今天一更)

耕耘贞观 倚夜听雨 7464 2024-05-12 20:18
  李泰实在是没有想到,居然会在李世民这里吃一击“时代变了”。  想要张张嘴吧说什么,但最后好像自己什么都说不了,而且李泰的性格,也不擅长跟房玄龄和李世民们争执什么,等到时候用事实说话也就是了。  毕竟天地精气的变化是所有人都在眼中的,牲畜力量的增加也是肉眼可见的。  但李泰所说的蒸汽机,他们根本就没看过实际物品,更完全无法理解,凭什么蒸汽机比畜牧也要有潜力,马匹耕牛对封建王朝的重要性谁不知道  从诞生蒸汽机到诞生汽车,如果按照公元前一世纪的蒸汽气球开始算,那也至少跨越了一千七百年的时间,才真正的弄出来第一辆,而等到能够稳定的生产,那就更久远的。  想要弄出蒸汽机来协助耕地,李泰死之前能够弄出一台来就很不错了。  说到底,还是李泰的蒸汽机还在图纸上没真正落地,要是李泰现在能弄出一个蒸汽机,看着它耕犁百亩田地,那房玄龄自然也会选择李泰。  否则魏王您还是努力自己研究吧,朝廷这边精神与你同在,等到你弄出来了,朝廷拿来用用也就是了。  说实话,李世民与房玄龄,或者说贞观一朝的官员实际上已是相当开明了。  因为生产力的提升,对整个社会是有利益的,但对当代人来说,绝对是受打击的。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人相信都能明显感觉到随着科技发展,生产力虽然在科技助力下不断提升,但淘汰掉的职业却一件接着一件,多得有些数不清了。  有了汽车,淘汰掉马匹,有了电话,淘汰掉信件,有了手机更近乎淘汰了各种工具……,  现在甚至都出现人工智能,几乎所有人都感受到到连人类本身都要被社会淘汰掉了。  这就是生产力发展的无情之处,而所以生产力提升对封建社会来说,几乎是深恶痛绝的。  因为不论是哪个封建社会,追求的都是一家一族的永恒,生产力发展必然会带来生产关系的变化,而生产关系变化,又会反作用王朝必须要进行各种各样的改革。  而改革这种东西,那等于就大面积的倒台,整个朝廷上下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被扯上。  华夏历史的改革,如果不是以血腥屠戮的模式去从肉体上消灭对手,有几次是真正成功的,往往都是改革派改革几年,顽固派重新上台把改革派的改革推翻。  中华上下的历史,如果以生产力的关系去看的话,会发现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  除了被异族入侵从而导致覆灭王朝,也就是落后野蛮战胜先进文明以外的情况外,其他王朝每次动乱后,新的大统一王朝的生产力都会有明显提升,各种生产工具都会革新。  难道真的是战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没有战争人类就没有进步吗?  不是的,只不过原本不匹配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在战争中进行了合适重构而已。  优越的生产力在战争之前就肯定已经出现了,尤其是在王朝末期,出现得会更多。  但这些生产力的出现,并不是良药,而是猛药。  它们的出现的确是能让国家整体的生产力得到提升,但在提升国家生产力的过程中,却伴随着无数人痛苦的失业,甚至死亡,这会对整个社会造成相当大的动乱。  先进的生产力出现,对于社会整体来说,自然是有利的,但对个人来说,很可能会让你辛辛苦苦掌握的技能从此一朝尽费,让伱原本拥有的稳定工作直接就被淘汰了。  生产力提升往往是伴随着当代人的痛苦,让下一代的人得利享受,现在随着人工智能的出现,更让所有人都引起恐慌,怀疑是不是整个人类社会都会被机器人替代。  而事实是不会的,顶多就是苦一苦当代人,但是未来的人能享受到更多的。  只不过这东西要是推行的太急,当代人受不了,直接反了,那也肯定会引起社会的动乱。  而这些事情,现在如此,对于古代也是如此,是古代人不知道生产力发展带来的好处吗?  不是的,而是他们能够看见生产力发展带来的对社会稳定的破坏。  李世民房玄龄杜如晦等人还好,他们从乱世而来,清楚知道生产力的提升,对国家是有帮助的,所以对待李泰研发蒸汽机这些机械的态度更多只是漠视。  但只要国家再向后发展五十年后,哪怕发明创造提高生产力的东西,也就工匠能自己偷偷用,想要拿出来光明正大的用,那肯定会被训斥为奇淫巧技。  然后再过个百年比如开元盛世结束后,谁要是发明提升生产力的东西,更是会被打压。  是那些站在社会最顶层的人看不到生产力提升所带来的好处吗?  不是的,每一个朝代最顶尖的聪明人,相信都差不了多少的,比如张良跟诸葛亮,谁又比谁更聪明了,只不过人与人的立场不同,所以做出的选择有所不同而已。  更多的聪明人,智慧有余,但却缺少当担的勇气,所以哪怕看出生产力的提升能够给王朝带来新的变化,但是对这种变化的无法把握,他们宁愿把这一股变化给扼杀掉。  而对于他们来说,生产力变化会带来生产关系变化,生产关系变化会带来阶级的变化,以及到来最后的要么改革,要么革命的最终选择。  也许他们不会有这么的透彻,但是大概的发展脉络,这些聪明人都是能够看得出来的。  这股新生力量,他们无法判断是好是坏,他们需要得是维护王朝,而不是砸了这王朝。  所以这些提高生产力的东西,反而会被他们打压,甚至被冠以奇技淫巧的名声。  说到底也只是立场问题,儒家这工具在一心追求一家一姓永恒的上位者来说正好合适。  毕竟他们想要得不是个蓬勃发展的社会,而只是希望自己与后代能永远站在最巅峰,享受着整个国家供养,而儒家学说正好能满足他们的想法而已。  所以,李泰没必要继续跟房玄龄或者李世民继续争执下去,因为没有必要。  虽然自己的立场跟李世民和房玄龄高度重叠,但双方的立场从长远看到底是不同的。  而且,李泰也相信随着分封就话执行,蒸汽机这种东西也必然会在需要时登上历史舞台,而不会对整个大唐的社会造成太大的动荡。  道理非常简单,就好像是战争的时候各种提升生产力的东西会爆发性的诞生。  其中很重要得原因就是,随着分封或者战争,那么负责生产的主体劳动力会减少,那么为了尽可能的维持较高的生产力,那么各种提升生产力的办法,那是有什么就用什么。  到时候,那蒸汽机这种替代人力的生产用具就算是出现,也不会对整个社会造成太过强烈的冲击,相反的它会受到更多的人拥护。  而同时,百姓与世家也有了更好的选择与追求,自然也不会跟蒸汽机出现抢工作的情况。  “所以蒸汽机这种东西,该做技术储备的,还是要做技术储备啊!”李泰吐槽了一句。  对李世民与房玄龄并没支持蒸汽机,李泰倒也没有太大的感觉。  毕竟封建社会嘛,自己还有什么大的奢望,倒是从李世民口中确认的天地精气的变化这种东西,倒是李泰从来没感觉过的。  毕竟自己原本生活在一个没天地精气的世界,就算自己来到大唐也没觉得天地精气这种东西的存在对自己产生任何影响。  哪怕自己拥有内力,拥有君主天赋,但那又怎么样,应该怎么发展,还是要怎么发展。  只要社会没发展成一个人能抗衡整个社会本身,那天地精气说到底也就只是工具而已。  这东西在李靖的眼中,也就不过只是兵技巧的一种,在李泰的眼中顶多算是能量替代品。  既然李世民提出来了,那自己以后研究时,便投入一些相应资源而已。  “毕竟蒸汽机这种东西能够不眠不休的工作,而马匹到底还是要吃口饭,还是要休息的啊!”李泰觉得,还是借助工部考核的事情,继续招手一些工匠,继续专研蒸汽机好了。  李泰骑着马匹离开朝廷走了一会儿,看到大理寺的人正押送着一群白衣囚犯离开。  他们的路已经走到一半了,李泰过来,他们便想要让开道路让李泰过去。  李泰挥挥手道:“既然是公事,那你们先走,我晚一点回魏王府无事!”  负责押送的衙役不由点点头感谢,倒是李泰看着这些囚犯此刻的目光冷冷的看着自己,仿佛想要把自己给记在心里似的,这让李泰有几分意外,自己什么时候更这些人结仇了?  李泰不由转过头对着身边的卢安寿问道,“他们是什么人,怎么这么看着我?”  卢安寿上去问了问衙役,然后对李泰道,“是党仁弘的三族。”  李泰听到这话,倒是恍然大悟的点点头,笑道,“那他们看我不爽,也是有道理的!”  说实话,自己被党仁弘的家族记恨什么的李泰倒是无所谓。  李泰明白,一个家族最强大的地方就是在当地盘根错节的关系网,这上能联系官府,下能指使地痞,这使得朝廷想要把触角伸到基层怕都会逐渐被当地士绅给吞噬干净。  在古代这样的望族几乎是无解的。  甚至对他们来说,家主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只是他们的招牌而已。  就算是党仁弘被杀了,只要整个家族能继续享受在党仁弘期间吸取的好处,那想要新再培养一个党仁弘一样的高官不容易,但维持自身的郡望却不难,到时候倒也不需要横行乡里,只要确保这个郡的上升通道被自己掌握就可以了。  但在这时候的某位杀千刀的魏王提出连坐制度,直接把党仁弘的亲族嫡系全都送到钦州去服苦役。  这可是南方州县仅这一路过去,就说不定会把命丢掉,更不要说在那里服苦役服到所谓刑满释放,这几乎就是一人贪污全族受罪啊。  而等到他们服苦役结束,那他们怕想回去也回不去了。  毕竟时间是这个世界上最无情的,时光流淌下,他们原本在家乡的关系网全部斩断。  官场上都讲究人走茶凉,难道当地人还把他们家族的土地给他们保存个十年二十年,开什么玩笑,当地人绝对期望他们永远都不要回来,就算回来了,当地人也绝对不会吐出自己已经吃下去的利益。  所以,他们所能做的就是在钦州继续的扎根下去,期待着自己的后代,在努力几代后,能够重新出头。  值得庆幸的是,这不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时代,靠着科举他们家族至少还有重新崛起的希望,顶多就是渺茫了几分而已。  不过对李泰来说,只希望这些人丁兴旺在朝廷拿着工资的贪官后代,能送到边疆地区为华夏文明开拓做几分的贡献。  而且他们在离开后,随着他们家族的离开,所在区域会出现暂时的权利真空。  就算没出现一鲸落万物生的盛景,但至少也能让当地百姓有一个空档期能向上爬一爬。  这对缓和整体的社会矛盾多多少少还是有好处的。  当然,想大唐永远保持积极向上的姿态,那就必须要给百姓足够的向上空间。  只不过这种机会一般只有王朝覆灭的乱世才有可能出现,随着社会稳定,阶级逐渐固化成为了必然。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科举这个制度的发明,让底层百姓也有了实现跨越阶级的机会。  哪怕现在,对绝大多数的人来说,知识与高考是他们跨越阶级的唯一筹码。  李泰看着党家的离开,倒也不由感觉到了几分的唏嘘。  不过,这种心情倒也没有在李泰的身上停留太久,回到家中,阎婉倒是给自己留灯了,等待着跟自己一起享用晚餐,  发现下个卡池没有想要抽的角色,没有码字动力啊,偷懒一天,今天一更。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