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认 第204章 杨玄的清白
对于皇帝的心思,顾渊心知肚明。 别的事情上这位皇帝足够果断,可一旦涉及到三个儿子,就会犹犹豫豫,拿不定主意。 对于皇帝而言,本身就只有三个儿子,每一个儿子都可谓是他的心头肉。 可现在呢? 老三躲在岭南不肯回来。 老二因造反被流放,只剩下老大一个人在身旁。 然而太子又是脑子少根筋的主,贤明的时候那是相当贤明,太子这个位子坐的颇有当初这位皇帝的风采。 但糊涂的时候,那也是足够糊涂。 就比如今日这件事。 令杨仪大失所望,不禁又想起了另外两个儿子。 老三在岭南混的风生水起,估摸着是轻易不肯回来,皇帝也没理由无缘无故让他回来。 但老二不同。 老二现在似乎能够被洗清嫌疑,皇帝自然就想着让老二回来。 不排除皇帝想用杨玄警示杨恒的用意。 一旦让他回来,造成的影响可不止一星半点,甚至会引发朝堂动荡,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陛下,二皇子即便并未参与私制龙袍一事,洗清了冤屈,也不应召回朝堂,而应立刻封王就藩。” “若是陛下觉得这一年多的时间委屈了二皇子,可在封王之事上多加赏赐,以弥补二皇子。” 顾渊的态度很明确。 二皇子可以无罪,但不能回来,直接封王,将他送去封地是最好的,再不济,你给他一块好封地,再多加一点赏赐。 总而言之,二皇子不能回朝堂。 杨仪清楚顾渊的意思,也明白顾渊这是站在大局方面考虑。 但,他也有自己的考虑。 “启明,老二给朕的来信上说,他宁愿不要封王,不要补偿,不要朕任何的赏赐,只愿意服侍在朕身前。” “难道这样,也不行吗?” 顾渊都无语了,二皇子这话也就骗骗你这个当爹的。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杨玄打的什么主意,顾渊还能不知道吗? 当然,顾渊并不知道这个主意是自己未来好女婿出的,否则他立刻就会写信将杨斐狠狠说教一顿。 这不是添乱吗? 可杨斐要的就是乱! 不乱,自己怎么有机会? “陛下,二皇子如今已成年,按照我朝律法,成年皇子需离京前往封地。这是祖制,不可违背。”顾渊拱手说道。 杨仪叹了口气:“朕当然知晓,只是朕着实想念老二。唉,若非如此,朕也不会召你前来商议此事。” 片刻后,杨仪无奈朝着顾渊挥了挥手:“你先退下吧,让朕考虑考虑。” 听见这话,顾渊没有再劝。 多年的相处让他知晓陛下这是铁了心要二皇子回来,以陛下的果断,真考虑封王之事,直接就可以下旨了。 像当初三皇子请封,陛下也就是稍加思索便同意。 既然劝说无用,只能想想接下来如何稳固局势吧! 顾渊拱手告退。 果不其然,顾渊退下去后,杨仪立刻命曹忠去请兵部尚书李胜。 第二日朝会。 杨仪一上朝便同意了太子的请求,但只是让倭国使臣自行前往岭南求见楚王,至于楚王见不见,全凭楚王决断。 杨恒听见父皇当众宣布这个结果,心中大喜。 纵然昨日与夏览商讨的不错,但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父皇手中,夏览同意,而父皇不同意也无用。 如今父皇同意,一切尘埃落定。 老三的那些制造工艺,都将是他的了! 杨恒似乎已经看见源源不断的钱财流入自己的口袋,他可以凭借这些钱财做更多的事情。 但他尚未高兴太久,一则消息便让他的笑容凝固在脸上。 兵部尚书李胜出班奏道:“起奏陛下,数月前,边关将士在巡查之际,发现几名形迹可疑之人,一番审问,现已查明他们都曾是皇宫尚衣局的织匠,且与二皇子私制龙袍谋反一案有关。” “经织匠的口供,已确定二皇子是遭奸人诬陷,幕后真凶乃北周余孽,现真相大白,恳请陛下为二皇子平反昭雪。” “该死!一群废物竟然被抓了。” 杨恒心中大怒。 这几名织匠他不是已经安排人暗中解决了吗?怎么非但没死,还被边关抓了! 好在自己早有防备,并未引火烧身。 “那群北周余孽不能留了,之前他们对孤有用,孤才与他们合作,如今事情败露,若是他们还活着,势必会将线索引至孤身上。” 想到此处,杨恒心中有了计策。 李胜的上奏立刻引起轩然大波。 去年二皇子只是一句造反,就被不明不白的流放,三皇子也随即被丢去岭南,如今你告诉我二皇子是被诬陷的? 陛下到底在布什么局? 一些官员不明所以,纷纷看向宰相。 然而顾渊只是如以往一般闭目养神,并没有任何的神态变化。 丞相没表示,那就是不必理会。 于是一众官员也不再出班询问案件的细节,任由陛下与李胜唱双簧戏。 杨仪扫了一眼下方官员的反应,尤其是顾渊的反应。 见顾渊没有出来反对,他满意点头。 昨日私底下他会阻止,提建议,可自己一旦拿到朝堂上,他即便依旧反对,也不会当众表态。 这也是他一直让顾渊当宰相的原因。 顾渊知进退。 杨仪大声道:“北周余孽亡我大隋之心不死,此番竟陷害朕的皇子,实乃罪大恶极。李卿,朕命你速速派人查清北周余孽所在,将他们抓捕归案,不得有误!” “另外,关于二皇子之事,既然已证明他的清白,那便拟旨,命二皇子回京。”顿了顿,杨仪接着说道:“在尚未抓捕到北周余孽,彻底查清二皇子之罪前,他仍为戴罪之身,也不得恢复皇子身份。” 杨仪还是照顾了一番顾渊的感受,将二皇子定为戴罪之身。 顺带还可以减轻老二回来的影响。 可谓是一举两得。 “遵旨。” 李胜领旨。 而此刻远在义安郡的杨斐,并不知晓父皇同意让倭国使臣前来岭南求见自己的消息,他刚与李秉规划完港口建造的一系列初期事务。 “鲁明抓的那个小日...海贼给本王带过来。” “本王要亲自审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