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海当然明白汪庆的意思,这意思已经非常直白了。 为全省的高考生统一配笔,当然有利润,利润多少都是省教育厅说了算。比如说,统一用笔,就要统一收费,给学生配几支笔合适,收多少钱,企业说了不算。 汪庆说这笔业务的收入不能由新华书店全得了,剩下的,当然得通过一定的渠道流到王清海的口袋里。 “嗯,你的这个建议,我看很好!”王清海:“高考嘛,就得公平。这世界上存在着很多不公平,恐怕也就剩下高考这个还算相对公平的事情了,上大学凭着成绩,不凭着关系。” 汪庆心里小小地鄙视了一下王清海,上大学不凭关系,凭成绩?太绝对了吧? 你王清海的儿子是怎么上的清花大学?不就是早早就搞了一个国家一级运动员吗? 王清海的儿子学习还不错,但不至于牛到上清花大学,顶多也就是中流985。但是人家就是有国家一级运动员的证书,硬生生地给降了几十分。 国家一级运动员怎么拿到的?田径、篮球、足球这些项目很难,但有不少偏门、冷门的非常容易,只要在几个全国性赛事中获得冠军就行了。 而全国性的赛事也简单,只要金钱到位,只要关系到位,对手败阵心甘情愿,拿到冠军易如反掌。 只要有几个冠军加身,就是国家一级运动员! 王清海就是采用这种方式让儿子上了清花大学。 王清海的侄子也不是凭着高考分数,也是凭着他的关系。他侄子平时也就是超过一本线十来分的水平,在省内上好一点的一本就很难。但人家有路子,可以曲线救国。 绿城大学的护理学专业,出来是当护士的,所以其分数极低,而临床医学专业的分数极高,两者相差90分。 在王清海的运作之下,侄子报考了护理学专业,一年之后就转到了临床医学专业,完全抹平了如此巨大的分差。 当然了,汪庆虽然感到不公平,但又觉得很正常,这世上哪儿有那么多公平的事呢? 很多人都是这样,别人找关系办成了事,自己忿忿不平。而轮到自己办事的时候,也是处心积虑地找关系。 很多人对那些秉公办事的官员大加赞扬,而当自己有事想要私办的时候,对这些官员却是恨得牙痒,不管你采取什么方法,油盐不进,气得人肝疼。 “王厅长,我觉得不仅仅是笔能作弊!其他的文具也完全有可能成为作弊工具。比如说三角板、尺子、橡皮、圆规、铅笔、垫板、文具袋或者文件盒这些,都是防患于未然。”汪庆看到初步目的达成,又提出了额外的要求。 只是统一配备水笔,未免太少了,其他的文具如果都统一配备,赚得就更多了。 王清海眉毛一挑:“对,你说得对!我们必须做到全面防护,做到万无一失,给广大考生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谁也不能在这上面作弊。” “而且,统一配备高考文具,这是为广大考生考虑的。为了保证文具质量,我们收费贵一点,广大家长也是能够理解的。” 汪庆马上奉上了彩虹屁:“王厅长,我代表广大考生向您表示感谢!家长和考生们一定是欢迎之至!全面杜绝高考作弊,而且是从根子上杜绝!这么做,我们就是全国第一家!咱们厅在教育部都能出名挂号!” 挂号?王清海心里打了一个突突。 因为一想到挂号,就想到医院,一想到医院就想到生病,王清海总感到有一些晦气。 心头的一丝不快马上被巨大的利润和未来的荣誉给冲走了。 汪庆说得有道理,给考生统一配备文具,家长欢迎,社会认可,这是创造了一个经验!教育部到时候会大力推广! 这事,可以说是名利双收!绝对能干。 “好,你先准备吧。我开个厅党组会,把这个事呢,在会上通过一下。之后,就可以走招标程序,到时候你自己处理好。” 王清海是厅一把手,他完全可以直接决定,直接布置这项工作,但出于谨慎,还是召开一个党组会。 通过党组会,把自己的事情变成班子成员的集体意见,在程序上完全说得过去,出了问题,大家一起担责。 当然,这个事很好通过,也不用提前与班子成员通气。 至于走招标程序更好办,办公室主任史海亮去搞就行了。 汪庆找几家企业一块来投标,其他的企业都是陪标的,让新华书店中标就是了。大家不都是这么干的吗? ~~~~~~ 江寒回家到里,看到院子里多了一个50岁左右的女人。 “江书记,您回来了?” “您是?”江寒刚问完,沈芸从屋里出来了,“这是学校工地食堂的邹嫂。” 沈芸把江寒领进客厅,饭菜已经做好了上桌了。 不用说,这是新来的邹嫂做的。 现在,沈芸是香港中文大学(绿城)的执行校长,学校正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设计正在招标,忙得不可开交,已经好多天没有在家做饭了。 因此,沈芸就把学校工地食堂的人请到家里来了。 “邹嫂做饭一般,我看她挺可怜,就让她过来做事。” 沈芸说,邹嫂是三河县瓦屋乡的一个初中教师,三年前,儿子小亮因为成绩突出,从县一高被选拔到了绿城外国语中学。邹嫂的丈夫因为车祸一直在家里休养,家里家里全凭她一人操持。 小亮到省城来上全省最好的高中,全家人都很高兴,但是费用问题却难倒了他们。 后来,绿城外国语中学在宿舍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给小亮提供免费宿舍和三餐。 小亮上到高二的时候,学校要对宿舍进行翻修,所有的学生都要搬出去。 家在本市的学生都回家走读,很多外市的学生都到学校附近租房子,家长过来陪读。 邹嫂的条件很差,丈夫想让小亮回三河县读,但邹嫂感到孩子已经上了一年了,老师和同学都熟悉了,再回到三河县恐怕无法适应。再说了,三河县的老师水平没法与绿城外国语学校相比。 只不过是两年的时间,邹嫂决定到省城去租房子,一边打工一边给孩子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