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拉灯的父亲在英国留学的时候娶了一个英国上流社会的女人,通过这个女人接入了西方,大规模投资西方政要,比如布什家族,就跟拉灯家族之间说不清道不明,有海量的商业往来。 “如果说本·拉灯把这些都说出来,布什家族将如何自处?推而广之,美西方的价值观将受到国际社会的质疑。” “911”反恐战争开始后布什总统饱受批评的一个原因,有足够的证据显示,拉灯家族是布什家族在阿拉伯最重要的盟友。西方豪门在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合作伙伴,生意需要。 江寒很清楚,拉灯当年死后,但是拉灯家族的财富还在,并且还在急速膨胀,依旧是阿拉伯世界不可小觑的一支力量,影响力非常大。美国也接受了拉灯家族和本·拉灯个人的切割。 在本·拉灯搞出那么大的事情来之后,美国并没有追究拉灯家族其他人责任,甚至拉灯的很多儿子现在还在西方过着奢侈的生活,只要确认跟他爹没关系,就可以继续混下去。被导弹和无人机炸死的那几个全是“基地”组织成员,其他的没什么事。 本·拉灯兄弟姐妹们都在瑞士英国等国学习,整体非常西式,大部分能说流利英语,部分可以说标准美语,后来本·拉灯他爹也坐飞机摔死了,尸体彻底烧焦,幸好戴着巨贵无比的瑞士限量版定做手表,手表上还有名字缩写,才确定身份,可见有钱人戴名表是多么重要。 本·拉灯他爹死后,拉灯家族的接班人是本·拉灯他哥,这人就是在美国迈阿密接受了全套西式教育,并且和西方政要关系好的不得了,现在还在继续做买卖。 本·拉灯与美国结缘,是因为一件大事:苏联入侵阿富汗。 对于苏联来讲,阿富汗非常重要。 阿富汗正好处在中亚核心位置上,通过阿富汗,进入伊朗,就可以控制霍尔木兹海峡,这是全球最重要的几个关键地理控制点,沙特,伊朗,伊拉克和科威特出来的巨型油轮全走这个地方,如果控制了这里,一方面掐死欧洲和美国。另一方面相当于架了一把刀子在石油国的脖子上。 当时伊朗也跟美国闹翻了,苏联觉得控制阿富汗的时机到来了。 苏联不遗余力地支持阿富汗境内的亲苏势力,甚至不惜搞了三次政变,确保阿富汗倒向苏联,可是阿富汗这个国家,就跟厕所里的石头似的,又臭又硬,一直跟无神论的苏联合不来,因为阿富汗国内有98%的木斯林,根本不想跟着苏联混,也不怕苏联,所以一直不太服,第三次政变后阿富汗领导人倒向了苏联的反面。苏联丢不起阿富汗,所以组织了一次军事入侵。 美国当然洞察了苏联人的意图,不可能放任苏联,但是美国刚打完越战,国内分裂的不得了,也不可能自己跑去中亚和苏联直接对抗,怎么办呢? 对于苏联入侵阿富汗这事,不止本·拉灯不能忍,整个阿拉伯世界都不能忍,当时的沙特埃及叙利亚都在秘密组织反抗组织前往阿富汗抗苏,而本·拉灯,就是在这个时候离开大学,前往阿富汗抵抗苏联人,他烦苏联人的原因和后来他烦美国人的原因是一样的,异教徒的军队踏上了真主的地盘,不能忍。 美国要支持阿富汗不能直接支持,那样就会显得自己师出无名,但是间接搞事还是可以的,怎么搞呢?先把钱和物资送到巴基斯坦,然后再通过巴基斯坦送到阿富汗,顺便再巴基斯坦训练反苏力量。 本·拉灯当时就在巴基斯坦,他当时主要负责两件事,从沙特筹集捐款,送到巴基斯坦,顺手训练前来支援阿富汗的阿拉伯人,以及流亡到巴基斯坦的阿富汗人,准备去搞苏联人,当时无数阿富汗人逃亡到了巴基斯坦,人员非常充足,所以那时候本·拉灯就跟着中情局在巴基斯坦训练这伙人。 这个训练基地,后来就成了众所周知的“基地”组织。也就在那时候,本·拉灯学会了中情局怎么搞渗透,怎么操作复杂设备,怎么搞情报和谍报工作。 在巴基斯坦成立了一个反抗苏联人的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的主任有三个,其中一个就是本·拉灯。 后来本·拉灯被美国找了那么多年却一直藏在巴基斯坦,因为在本·拉灯的眼里,巴基斯坦就是他的第二家园,比阿富汗感情都要深。 苏联在阿富汗搞了十年,自己死伤5万人,阿富汗死了近两百万人。苏联人和阿富汗显然都是输家,赢家是美国,美中情局成功把阿富汗变成了美国经历过的越南,让苏联人也体会了一把什么叫“泥足深陷”。 此外,还有一个赢家,他就是本·拉灯,他成了战争英雄,成了整个阿拉伯的超级明星,尽管战绩一般,但是阿拉伯人觉得去前线跟苏联人周旋近十年都没被肢解,而且苏联人先怂了,真是个有勇有谋而且被真主保佑的好同志。 本·拉灯一方面从中情局那里了解了美国人的工作模式,另一方面学习到了一个最重要的技能,就是自信,觉得自己既然可以战胜苏联人,就不在惧怕任何人。 后来,美国支持以色列入侵阿拉伯,引起了本·拉灯的愤怒,后来这种愤怒又化为了仇恨。 本·拉灯决定彻底跟美国决裂,而且他也有了一个计划,要通过让美国人不断流血,最终让他们不再踏足阿拉伯,正如他们不再去越南,不再去北朝鲜,苏联人也不再去阿富汗一样。 本·拉灯,曾经是美国的工具,建立了基地组织,但是基地组织壮大后又开始仇视美国。 完全可以说,这些恐怖主义组织,完全是美国自己一手培养的。 “我们经常说,美国什么什么是咎由自取,没有人听,也没多少人相信。有本·拉灯在,我们说的话,肯定有人听,这样一来,不是更有说服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