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儿孙自有儿孙福,他们年轻人有自己的选择,我们尊重他们就好。”于梦菲的母亲吴丽红劝说赵兴民说道,“现在是自由开放的新时代,年轻人的选择都是自由的嘛。” 冯春秀也跟着说道:“这个小女嫁大男,自古就有嘛,古代还有七八十的老头娶十几岁的小姑娘呢。” 马忠国也笑着念出了那句流传甚广打油诗:“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扯蛋!”喝的有点醉的赵兴民拍了一下桌子,有些怒气的说道,“你们说的倒是轻巧,因为这事那是没摊在你们身上,摊在你们身上试试,就……就青梅……” 赵兴民指着刘青梅对冯春秀说道:“刘青梅今年十七八了吧,她嫁个四十多岁的男人,你这当妈的你愿意不?你告诉我你愿意不。” 冯春秀的母亲犹豫了一下说道:“嫁个二十多岁的还合适,四十多岁就有点大了……” 说着,冯春秀看了林平一眼。 而林平视而不见的默默的吃着饭,他静静的听着几个人的发言,但自己却没有说一句话,他包容大家的每一种观点,也不想去阐述自己对这些事的看法,林平心中清楚的知道,他只需要的是做好他自己,坚持自己而不是要去反对别人。 林平能理解赵兴民,也能理解赵兴民的女儿和儿子,但他更明白这个社会每个人最需要的不是去理解别人,而是去理解自己。 “不支持,不反对。” 这是林平认为自己对某些事物所能做出的最好的选择和态度。 社会发展的太快,新潮的思想层出不穷让人难以捉摸,就连林平这个见多识广的年轻人有时候都感觉在思想上有些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但他知道坚决不能落伍的就是要坚持马列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意识。 十二点的钟声响起,除夕夜一过,便是中国农历新的一年。 春夏秋冬又一春,一年四季的轮回在中华大地又回到了起点。 大年初一,忠国希望学校热闹的不得了,正在学校就读的、已经从忠国希望学校毕业的学生们纷纷从苦山的各个村落赶到忠国希望学校给林平和各位老师拜年。 忠国希望学校熙熙攘攘的热闹景象把吴丽红吓了一跳,她从来没想过一个新年能过的如此热闹,看着学校里的孩子们,吴丽红忍不住笑着说道:“我从来没见过一所学校能出现这幅景象,林校长,一所学校可以办成这个样子,让学生们对学校产生如此强大的归属感和发自内心的敬爱,就意味着这所学校已经成功了,你认为呢?” 林平目光看着孩子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笑着说道:“我觉得还不够,只有这群孩子取得了成功,那一所学校才能意味着成功。” 吴丽红问道:“那你认为这群孩子们怎么样就算取得成功呢?” 林平沉吟了一下然后说道:“衣食无忧,利人利己,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这便是成功了。” 吴丽红笑着说道:“那我认为他们以后都会是成功的。” 林平发呆的看着学生们说道:“但愿如此吧。” 这时吴丽红从包里拿出了一张银行卡递给林平。 林平一愣问道:“吴老师,这是什么意思?” 吴丽红笑了笑说道:“这是悦君这半年来的演出费,我权当是她的经纪人了。她自己也不好打理,我都给她存到这张卡上了,一分没动。之前悦君说希望能把她赚来的钱交给林老师打理,我还总担心,现在觉得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林平看着这张银行卡,笑了笑说道:“算了,吴老师,还是你帮悦君拿着吧,悦君今后还要时常托你照顾,你拿着这张卡方便,给悦君好好留着吧,这是悦君以后的生活保障。” 吴丽红笑着说道:“但悦君的意思可是希望她的林老师来保管啊,她呀,比起她的吴妈妈,她更信任她的林老师。” 听到这话,林平回头看向在和青梅他们开心的嬉笑的赵悦君,然后笑着说道:“我太忙了,事情很多,还是劳烦吴老师帮我分担一下吧。” 吴丽红见林平如此坚决和信任自己,便不再勉强,收回了自己的包里,然后笑着说道:“那好,我先收着,等我再和悦君商量一下。” 经过吴丽红和赵悦君商量过后,两人找到了林平,吴丽红说道:“我和悦君商量过了,把钱分成三份,一份保存在我这里,留着给她当嫁妆,一份给她的爷爷和弟弟,另一份捐给忠国希望学校。” 不等林平回答,吴丽红笑着说道:“但是,学校得保证无论以后发生什么,都至少能让悦君回来有一个安居无忧的地方。” 林平笑着伸出手摸了摸赵悦君的脑袋,坚定地说道:“当然,从学校收养悦君的那一刻,学校就是悦君永远的家,即使以后忠国希望学校不在了,我和学校里的老师们还有青梅他们也会好好照顾悦君的。再说了,我可以答应悦君的爷爷,要帮悦君找个好人家,无论怎样,都不会亏待悦君的。” 赵悦君乖乖的站到那里感受头发传来的林平手心的温暖,微笑着一句话都没有说。 下午,林平骑着电动三轮带着吴丽红和赵悦君去赵悦君的爷爷家,即将回到熟悉的地方,赵悦君显得很激动,从出发的那一刻赵悦君就开心的说个不听。 “吴妈妈,林老师,我们是不是要过桥了啊?” 吴丽红蹲下来轻轻理了理赵悦君的衣服笑着说道:“对啊,悦君是怎么知道的?” 赵悦君的开心的回道:“因为我听到水声了啊!是水流的声音吧?我没听错吧?” 吴丽红笑着说道:“对,悦君没有听错,妈妈都没有听到呢。” 赵悦君开心的回道:“那是因为妈妈和林老师可以看得到,自然就不需要用耳朵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