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缆镇语录

正文 脱 链(附录道者不处)

缆镇语录 沈志伟 3382 2024-05-12 03:47
  脱链  今天,只看到一件事:脱链;只见到一个人:他。  往县城的路,只有16里,他的链条脱了整整35次,不是三次,也不是五次。  第一次,大桥边,脱了。下车,安上,走!笑吟吟地。  不出15米,又脱。他又下车,安上,走!笑吟吟地。  这下子多了些,30米,又脱,又安,又走,又笑吟吟地。  第四次,他下车后,环顾四周,似乎在找修理铺,尔后叹了一口气,又安,又走,又笑吟吟地。  第五次,我又看到了,真切地。  第六次,我感到那人真傻。  第七次,我也傻起来,在后面不紧不慢地跟。  。。。。。。  第三十二次,我还是跟,傻乎乎的我。  一直到第三十五次,他到了家,我却过了站。我家不在城内。  回家,把这傻事告诉妻。  妻为之动容:撥我有时简直不如一链条!斳  什么?  我一时不明白。  忽然,妻笑吟吟,神色同那35次脱链人一样。  我大悟,飞奔出门,跨上车直走,妻追!  撥发什么疯?斳  撥找那人去,他妈的,这小子35次脱链为什么不嫌烦,好好去问问。斳  附录:  【以道为镜】《道德经》第二十四章:道者不处  原文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wù之。故有道者不处。  以道为镜  本章开头,老子就为我们描绘了两副画面:“企者不立”和“跨者不行”——这是老子想告诉我们“欲速则不达”的道理。“企”是垫着脚尖;“跨”是三步并做两步,这都是典型的“欲速”。但这个“欲”字往往代表着试图以自己的想法超越自然规律,这个结果显而易见:失道肯定是走反的。所以,老话才告诫我们:欲速则不达。  我们学《道德经》首先就是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思维的震动虽然无形,但却可以决定生命的走向。因为,不同个体频率的振动将创造出不同的生命现象。其实,人类与宇宙的联结方式就是“思维”,不同的思维联接着不同世界的能量——有的联接到了生长的能量,有的却联接到了萎缩的能量。而所有伟大的心灵都注重调试自身的思维力量!思维,能让个体与天地大道、有限与无限、有形与无形的领域联系起来。实际上,我们人类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思想行为来获取力量、预定未来。  在本章中,老子列举了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四自人”——他们是事事都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总是希望别人的目光、赞誉都聚集到自己身上,但这正是所有人都讨厌的状态。老子形容说,这“四自”就好像是吃得过饱、撑得难受一样,有道者可不会这么做,因为这摆明了是自讨苦吃!  所以,有道的人总是坚守着谦卑、敬畏、感恩、利他的信念和行动力。然后,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因为,有道者明白:有时急于求成,反而会坏事。只有忘记自己利害,忘记自己面子,忘记自己身段,心有慈爱,才会得到上天的帮助。  而那些骄傲的人、埋怨的人,则会在骄傲与埋怨中毁灭自己。因为,我们所看到的,都是自己业力允许我们看到的。所以,只有业障深重的人才会一天到晚都在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那么他污染的和耽误的永远是自己。  规律之说  第二十四章《道者不处》中有三条规律:  规律一:如果违反规律,越想要到达反而越会欲速则不达。  规律二:圣凡有如硬币的两个面,中间只隔着一个“自我”而已。  规律三:解决不道行为的三步曲是:看见——接受——觉知。  问道心得  现在很多人喜欢讲“修行”。什么是修行?有人说是修“心”,但心本圆满,根本不需要修;有人说是修“道”,但道已存在,更不需要修。其实“修行”这个词本身就已经说出了答案,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这里的定语是“自己”;这里的“行为”则不只是指身体力行,还包括思维心态,而且后者更重要!  有人说:“我读《道德经》,并不是想修道开悟,只是想用老子的智慧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其实,希望自己生活好、工作好、身体好、家人好,有一条最简单的成功之路:就是按照规律做事!这就需要我们把自己不符合规律的行为“修剪”掉、调整回来,否则,我们又怎么可能顺道而行呢?  而我们一旦决心走上内观自己、完善自己的求道之路,上天必定管我们!那在我们身上所发生的任何一切都不存在偶然,都是必定要发生在我们身边或身上的了——这些都是老天为了让我们迎接生命的大成功,为我们奉上的最宝贵的礼物。  停止负面的内心对话吧!您必须要知道一个关键:如果您认为一件事是不可能的,那将会使它真的变成不可能——悲观,会让成功所需要的工具变迟钝。而我们只有遵循天地大道的精神,天地大道才会听命于我们的“吩咐”。所以,人一定要发自内心地做好事,而坚决不做坏事——因为,只有做好事才是打开新世界的金钥匙!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