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六十八章 技校生涯的开始
火车抵达金华时,是凌晨两点左右,李丘泽和张杆一人拎着只行李箱,也来不及体验这座以火腿闻名天下的城市的风骚,匆匆赶往隔壁。 大多数城市的火车站都是连着客运站的。 主要李丘泽提前做过功课,这里有一班凌晨2:50发往台市的大巴,如果没赶上,那就要等到早上5:50。 大巴车开着头灯,行驶在夜晚寂静的高速公路上,又是四个小时的旅途。 李丘泽虽然不困,但还是强迫自己入睡,没什么比睡觉时间流逝更快了。 迷迷糊糊中有人推了他一把,睁开惺忪的双眼,发现窗外已经天明了,并且有了古色古香的建筑。 大巴车正在通过一道古城墙,从城墙下方挂着红灯笼的城门中驶入。 总算到了。 “泽哥,这地方有点意思啊。”张杆眼角挂着不明物体,却精神抖擞道。 “嗯,是座古城,有些古迹保存还挺完好,传说中的江南长城,江南八达岭就在这个市。” 李丘泽其实也没来过,只是在网吧查过资料。 “嘿嘿,比我想象的要有味儿,啥时候咱们去逛逛?”张杆隔着车窗好奇打量,揣测着这道城墙的历史年份。 “那还不是随时。”李丘泽耸耸肩道。 他们至少要在这座城市待四年,到时候别逛吐了就好。 估计过个一年半载后,就算八抬大轿抬张杆去,他都懒得去了。 “我去,好多豪车呀。” 通过古城门后,是一片开阔的街头,张杆瞪着眼睛说。 在他们那边,即使是武汉,现在还不多见的奔驰宝马,窗外一辆接一辆驶过,跟个街车一样,毫不夸张地说,比出租车还多。 不过在这片豪车扎堆的街头,也有不少很拉低档次的三蹦子,看它们偶尔停下载客,约莫就是当地的摩的。 这座城市给到人的感觉,似乎财富两极化很严重。 张杆说出了心头的感受。 李丘泽笑着摇头:“别看那些开摩的的老头,说不定家里存款几百万,跟咱们那边不一样,江浙这边人的创业氛围和赚钱欲望都很浓,你看看街上其实最多的是什么车?” 张杆仔细打量一番后,得出答案:“五菱小货车。” “对。”李丘泽点头,“这些开五菱的人,不说全部吧,很多都是老板,家里开小工厂小作坊的,在这边随处可见,这种五菱车方便平时拉货,家里大多也是买得起奔驰宝马的,说不定就有。” “是不是噢。” 张杆听着有点懵,换他们那里,当老板的谁会开这种车?简直掉档次,不会请个送货的人吗? “泽哥你咋知道的?”他带着狐疑问。 “既然要过来上学,不得上网了解一下?进当地的贴吧混过一阵儿。” “噢……” 李丘泽上辈子不认识台市的人,真正对这座城市有印象,还是通过一位火爆网络的女海王,不过结识过几个隔壁温市的人,那边的情况和这边应该大同小异。 大巴驶进客运站,俩人从车上下来后,取了放在车底厢的行李,终于结束了这段漫长而枯燥的旅途。 “咕咕~” 李丘泽和张杆你看我,我看你,也不知道是谁的肚子在叫,反正都饿成狗了。 零嘴再多也不能当饭吃。 “泽哥,刚才看到车站门口有好多卖吃的。” “走!” 俩人用尽最后一点力气提着行李箱冲出车站,然而当真正找到吃的时,又纷纷有些傻眼。 没错,这里确实有好多小商贩推着餐车卖吃的,现在是早上七点多,正值早餐时间。 然而俩人怎么看,卖的这些东西也不像早餐呀。 一个摊位,只见小贩熟练地从不锈钢铁桶里抓出一把糯米,放在身前用一根根竹条制成的某种工具上摊平,然后加入火腿肠、荷包蛋、里脊肉、肉松,再把竹条道具卷起来,坉了坉,弄成一个圆柱体的超大号糯米饭团。 就这么给客人了。 他如果切成一段一段的,李丘泽感觉有点像寿司,但他并没有。 这么个玩意儿吃下去,估计到中午都不带想吃饭的。 旁边一家摊位卖的东西,和这玩意儿有点形似,却不类似。 好像也是用的糯米,不过他的糯米是糯米粉蒸熟后,形成的糕,没利用什么工具,同样放在桌板上摊平,接着开始加料。 餐车上摆满了一只只白色塑料盒,里面装着各种炒熟的菜,什么胡萝卜、豆芽、白菜、粉丝、咸菜等等,然后问了句客人什么,一股脑儿往里面加,样样没落下。 随后将糯米糕捏成一个巨大的“饺子”。 李丘泽和张杆看着都有些饱了。 他们那边的早餐,还是习惯些汤汤水水什么的,这里的早餐感觉太硬实了。 约莫是早年流传下来的生活习惯吧。 李丘泽知道,这一带过去很穷,比如温市,有个说法叫“七山二水一分田”,正是由于田地太少,甚至都不足以养活人,温市人才不得不走出去闯荡,成就了日后赫赫有名的温商。 台市这边应该也差不多。 故而这里现在虽然很富裕,但骨子里的朴实无华依然保留着。 “¥#@……%&” 旁边传来声音,一位小贩阿姨正一脸热忱地望着他们。 可李丘泽和张杆却一脸懵逼。 那真是一个字都听不懂。 好在李丘泽接触过温市人有点心理准备,据说这一带的话,战时甚至被当作通讯密码使用,足见难理解程度。 而且这还不是最恐怖的,他曾经听一位温市朋友讲过,说他们这边相隔几公里的两个区之间,方言都完全不同,互相听不懂。 阿姨很快反应过来,转成了普通话,问他们要不要试试自家的捣臼糕。 李丘泽和张杆这才知道,那个包裹着各种蔬菜的大号饺子,原来叫“捣臼糕”。 在当地似乎很受欢迎,好几个摊都在卖。 所幸看她还卖豆浆牛奶什么的,李丘泽就要了两只,入乡随俗嘛。 每只里面都加了一小块卤煮肉,一只荷包蛋,本以为价格不会便宜,毕竟个头大,料也足,结果一付钱,六块钱一只。 他和张杆相视一望,对台市这边的物价有了个初步认知。 俩人拿着早餐就走,旁边几位开三蹦子摩的的老师傅,瞄准他们有一会儿了。 “师傅,去吉利技术学院多少钱?” “五块。” 那应该很近,李丘泽心想。 没讲价,直接坐了上去,接下来他和张杆再次对这边的物价有了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摩的足足开了十几分钟后才开始减速。 这段距离就算放在他们县里,开摩托车拉客的师傅都不止要价五块。 “泽哥,我发现咱们在这边也能浪得起来。”张杆一脸惊喜。 本以为南方沿海一带,消费水平肯定很高,远超他们小县城,现在发现其实差不多。 李丘泽这会儿却没空搭理他。 当地的摩的是改装成的,与日后流行的老年代步车造型相当,后斗变成了车厢,有个铁棚子,可以挡风遮雨,却也遮挡了视线。 他够着头往铁皮门外打量,望着街道旁高高的院墙,还有里面显露出来的建筑,是个挺别致的造型,约莫是体育馆的屋顶,不敢置信道:“这就是我们学院?” 中奖了吧,一所技校竟然这么高的规格! “这啊?”摩的师傅还以为他在问话,微微侧头回道,“你们不是去吉利吗,这不是,喏,左边那个才是,这边是台大,我们市唯一的一所一本。” 李丘泽:“……” 他扭头望去,街道对面果然还有一道院墙,矮很多,里面一排排的房子看起来颇有些年头。 只隔着一条马路,形成鲜明对比。 见了鬼,一所技校旁边,居然有所一本院校,大家都是同龄人,吉利的学生出门见到台大的学生,那还能抬起头? 不得被鄙视死? 张杆也瞬间不快乐了,规格要不要差这么多啊,要不要这么针锋相对啊? 摩的拐了个弯后,很快到达地方。 果然还是技校啊,学院连个门头都没有,门口看起来更像工厂的大门,倒也有迎新人员。 “小白呢?是你们产品造型班的同学!”有人了解完情况后,喊了一嗓子。 “来了来了。” 一个身材壮实的少年小跑过来,身高和李丘泽差不多,倒也不是很白,剪着时下流行的长碎发,阳光活力,有点小帅。 “你们好,我叫董俊臣,是产品造型班的?” 李丘泽这才知道,他选的这个产品造型专业,整个学院只有一个班,并且今年首次开班。 突然有点做了小白鼠的感觉。 “董学长……” “别别别。”董俊臣连连摆手,“别这么叫,大家都是同学,我的名字不太好叫,你们以后可以叫我小白。” 张杆好奇道:“为什么叫小白啊?” “这……我也不知道,反正他们都这么叫。”董俊臣挠了挠头,总不能说因为我又帅又暖吧。 这话应该让别人来说。 他之所以出现在迎新队伍里,是因为这所技校还有中专部,他就是初中毕业后,没考上好的高中,过来读的中专,暂时没打算进入社会,准备继续学点东西,所以在学校里算是老人了。 “走吧,先带你们去行政楼那边,和班主任碰个面。” 居然还有班主任…… 唉,谁让是技校呢。 李丘泽点点头,从裤兜里摸出一包黄鹤楼,熟稔弹出一根,递过去。 小白同学露出一副同道中人的表情,嘿嘿一笑,接了,暂时没点。 三人关系顿时拉近不少,一路有说有笑的,通过他,李丘泽二人对这所学校,也有了个大概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