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重生84,从养鱼开始

向阳而生 第0141章神秘配方

重生84,从养鱼开始 无色非龙 9555 2024-05-10 23:35
  www.xbiqugu.la卢昌华猜测可能需要现金,这一下就打开了他的心结。  当天下午,就跟着胡大贵去了北宁城里。  卸了鱼,跟老爸老妈打了声招呼,就跟胡大贵一起去了银行。  他取了五万。  换了个银行,又取了五万。  一连去了三家,取了十五万现金。  两人回到了鱼庄。  吉普车拐进了大院,停在了卢家的宿舍门口。  老卢和卢妈妈都在鱼庄里忙,宿舍里没人。  卢昌华拿出钥匙,打开了房门。  两人把几大包钱搬进了宿舍。  “大贵,你先回去,明天来接我,我今天住这。”  “那我走了,你注意安全。”  卢昌华看了看空荡荡的宿舍,回手把房门带上,插上了门栓。  他来到这几大包钞票面前,调出了面板,兴奋的查看起奖励栏。  他这么一看,瞬间心就凉了。  十万那行数字,依然是灰色的。  难道自己猜错了?  不应该啊!  他用手摆弄起装钱的袋子来。  这三个袋子是三家银行装的。  每袋里有五十打。  当他打开一个袋子,没有反应。  还是不行。  他又打开一个袋子。  “叮,附近出现足够的资金。”  一个声音突然响起,把卢昌华吓了一跳。  “购买配方。”  “叮冬,配方已购买!”  他眼睁睁的看着自己面前的两袋子大团结消失不见。  地上只剩两个干瘪的布袋子。  “叮冬,配方添加剂正在形成中。”  奖励栏原先配方的位置,现在变成了一个纸袋的形状。  一个圆形的进度条正缓缓的移动。  卢昌华奇怪了。  不是购买配方吗?怎么变成添加剂了。  他盯着纸袋看时,什么反应都没有。  可能需要完成进度之后吧。  他退出了面板,感觉到了一阵空虚。  怎么这么累啊。  他爬上了炕,就眯着了。  待他醒来的时候,天色已黑。  他一骨碌爬起来,拉着了电灯。  剩下的那包钱和那两个空袋子依然在地上。  他赶紧调出了面板,查看起那个纸袋来。  纸袋已经亮了。  他盯着一看,上面浮现出了几行文字。  “添加剂一百克,可添加在一百吨饲料中,对鲤鱼有特殊的吸引力,可快速增重,缩短生长周期10%。”  再看纸袋,另一个进度条正缓缓的移动。  这还是自动生成的。  看样子十万块没白花啊!  配方有了着落,卢昌华去鱼庄找到老妈。  卢妈妈突然看见卢昌华,很是吃惊。  “你不是跟胡大贵走了吗?”  “没有,我明天再走。”  “还没吃饭吧?”  “没呢。”  “正好,一起吧。”  要说有钱好办事呢。  卢昌华第二天就去了庆华工具厂附近,在那儿转悠了大半天。  总算找到了能用的设备。  饲料粉碎机,饲料搅拌机,饲料颗粒机,烘干机等等。  拢共四台机器,花了五千块。  这些都是旧货。  找车拉回了水库。  赵老四已经建好了房子。  这些机器就搬进了新水库的操作间里。  二十米的操作间小了点,可还是够用的。  机器到位了,还没电。  卢昌华向农场申请了线路。  按理说,他这样的地方要是拉专线,那成本就太高了。  立杆拉线至少也得几千块的成本。  卢昌华说自己出钱,这才批准了。  三分场的电源线是拉进晒场的。  380伏进入晒场的变压器,转换出来220伏电压,供给全分场使用。  之所以380伏电源进到晒场,是因为,晒场的很多设备需要使用动力电,也就是380伏电压,还是三相电。  当初卢昌华的值班室从猪号临时拉线,就是因为猪号使用的也是380伏的三相电。  当时给水库拉了三根临时线路。  现在如果要给新水库这边拉电,就要重新从猪号拉电了。  还要安装一台变压器。  这就不是五千块能解决的事了。  猪号现在已经有人居住了。  把猪圈改建成了住家。  这的变压器还不能拆,否则这些人就没电可用了。  卢昌华没法,只能自己出钱,让连队出面,购买一台变压器。  整个线路的长度有三公里。  电线杆就需要六十根,再加上高压线和普通铝线。  总体算下来,他得花上万元。  好在他不缺钱,整个农场也就他能私人拉专线了。  九月底,小麦已经收割了。  大豆和玉米在十一后就要开镰了。  卢昌华的新水库终于通上了电。  长水农场电业所施工队长用鱼刺剔着牙,笑呵呵的说道:“小卢啊,这回你这可就光明喽!”  “还是队长关照。”  为了让电业所早点来施工,卢昌华跑了好几趟场部。  虽然说起来,自己有场长的关系,可到了具体的施工单位,人家要是拖几天,你也没招。  他可没少走关系。  这年头办点事,不走关系你就别想。  这些人,做酒不好,做醋可酸!  临走的时候,每人拎着一条大鲤子。  卢昌华笑呵呵的把他们送上汽车。  有了机器有了电,就可以生产饲料了。  其实,这玩意儿挺简单。  先把各种原料打碎磨粉。  然后按比例加入搅拌机搅拌。  这时候添加剂就要加入了。  拌匀之后,进入颗粒机。  把那些黏湖湖的饲料在颗粒机里形成颗粒。  这些颗粒还是软的,必须再进入烘干机烘干。  出来的颗粒温度很高,不能马上装袋,需要降温。  待冷却后就可装袋了。  有的饲料厂还有其他环节。  如增加蒸煮的环节,把饲料先高温煮熟。  还有的增加了高温灭菌消毒的程序。  作为内部饲料,他倒可以不用。  如果上市公开销售,就得有这个环节了。  否则也是不合法的。  为了节约成本,卢昌华连装袋的环节都省了。  先试生产了两天,根据搅拌机一锅搅拌的量,需要添加适量的添加剂。  刚开始生产,他没有添加。  试生产出来的饲料,先投喂给自己的鱼群,看看它们能不能适应。  结果食性一般。  以前,他投喂的是人工搅拌的,多了少了就那么回事。  投喂的是湿料。  现在投喂的是颗粒干料,鱼群也得适应一阵子。  卢昌华就在投喂湿料的时候,加投一些颗粒料,每天逐渐的增加。  几天时间,它们就适应了。  那些养鱼户听说卢昌华开始生产饲料了,心里痒痒的,跑来厂里看热闹。  见他在给自己的鱼群投喂,就跃跃欲试。  秋天正是鱼儿长膘的时候,现在不喂啥时候喂?!  “你们想要饲料也可以,每斤一毛,不赊账。”  不赊就不赊。  他们拿来了几个大麻袋,先买点回去试试。  卢昌华第二天生产的时候,就拿着一个小纸包,从里面舀出一小勺粉末,轻轻的倒进了搅拌机里。  搅拌时间增加了半小时。  这一锅有一吨,他只用了一克的添加剂。  饲料加工这活,交给了大洪二洪来干。  眯缝眼嫌埋汰,他更愿意去喂鱼,干净啊。  以前还得拌鱼食啥的,现在直接用铁锹往投食台上撒了。  容易吧?  今天投喂的时候,水中浪花翻滚,鲤鱼争抢激烈,好像抢的不是鱼食,而是什么珍宝。  把来买饲料的这些养鱼户唬得一愣一愣的。  刚出机器的颗粒,还在烫手,他们就迫不及待的装袋了。  隔了一日,这十几户人家就开着车来了,这回要大量的购买。  每家都买上一吨。  这一吨饲料可不便宜,二百块呢。  可他们不嫌贵。  买回去就和自己的鱼食拌在一起,谁会傻乎乎的光喂卢家的饲料啊。  卢家饲料的好处很快就显现出来了。  他们喂了几个月都没长多少的鲤鱼,吃了卢家的饲料后,个把星期就长了一截。  把这些养鱼户乐的,嘴巴都合不拢。  这消息不胫而走。  很快就传到了北宁城。  很快,北宁周边的养鱼户就慕名而来。  十一之后,卢昌华就忙着收黄豆和包米了。  辣椒已经晒干装袋了,临时堆放在卢家的大院子里。  他正灰头土脸的指挥着胶轮车,把黄豆拉去晒场晾晒呢,韩建华就带着人来找他。  “小卢,你来一下。”  “诶。”  卢昌华交代了一下,就跑了过来。  “主任。”  “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二龙山水库的张经理,这就是卢昌华。”  “哎哟,你就是小卢啊,真没想到,这么年轻啊。”  对方是个四十出头的中年人。  他握着卢昌华的手笑呵呵的打量着。  “你好,找我有事?”  韩建华没说话,张经理笑呵呵的说了起来。  “小卢啊,听说你鱼养的不错,我们是来取经的!”  “啊?我就是瞎养,没啥经验。”  “诶,那可不是,你就别谦虚了。”  “能不能去你的水库看看哪?”  “行,就在下面。”  三人往水库的方向走去。  82中文网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