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才俊”栏目组是《津城晚报》近两年刚刚建立起来的,具有着积极向上的蓬勃朝气。所以报社领导很重视刘逸群离开该栏目组,由谁来接替他工作的问题。 张真毕业于津城师大,在校期间就是该校校报的记者。在校读书期间,张真就展露了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高度的新闻敏感力。经过一个月的实习,报社领导一致认为张真能够胜任该栏目组的工作。之后,以张真为组长的“青年才俊”栏目组工作成绩一直处于报社的前列。张真的出色表现让刘逸群倍感欣慰。 “刘老师,这都得益于你的教导与栽培。”张真起身给刘逸群续上茶水。 “张真啊,近来的采访计划实施地怎么样了?” “我们前一段时间就津城有关高校应届毕业生的现实就业问题,对部分毕业生进行了采访,新闻报道登报后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尤其是有些毕业生面对较大的就业压力,选择了自主创业,这个想法很有开拓意识。但困难也不少,一是他们社会经验不足,操作起来面临许多社会问题。再就是资金筹措困难。虽然国家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个人提高了贷款额度,但面对是否成功取得相应的投资回报,也是银行部门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有谁为他们作担保的种种现实问题凸显。所以说精神可嘉,然阻力不小。”张真无奈地摇着头。 “是啊,有好多事,初衷是好的,但真正操作起来并不是一句话这么简单。”刘逸群也有同感。 “但也有在校学习期间不失时机地抓住了稍纵即逝的商机,自主创业,几年下来,获得了学业事业双丰收的可喜成就。这对毕业大学生们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启迪啊!”刘逸群把话题引向自己所想要办的事。 “刘老师,你说的是津城纺院工贸系的江海宁吧!她在校期间创建的和义德集团在这两年的津城企业界已是很有名气。老师你去年写的关于和义德集团的采访报道就相当地棒,只是对该集团的副总许正扬报道地极为详尽,但对董事长江海宁却提及的很少,不知老师有何用意?” 张真对刘逸群去年的那篇对和义德集团的报道至今记忆犹新,不免又有些疑问。 “张真,其实,这个问题人们一直都在问。我去年为何对许正扬的报道很是高调,对江海宁的报道却极为低调呢?因为我充分尊重了被采访者的意愿。试想,一个还在学校读书的学生,假如被新闻媒体炒作地沸沸扬扬,很难想象她是否还能静下心来完成学业。但现在看来,这恰恰很合适宜地成为了一个新闻报道的亮点。去年我曾承若,江海宁毕业之后,我们‘青年才俊‘栏目组将回访和义德集团,重点采访报道江海宁的创业思路和创业历程,从一个年轻女大学生的角度来正面反映当代大学生的脚踏实地、尊重现实、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我想这个艰巨的采访任务让你来完成,有没有信心啊!”刘逸群的话终于落到了点子上。 “信心吗倒是有,只是较之老师去年对和义德的成功采访,我恐怕很难超越。”张真终于明白了刘逸群叫她来的目的。 “张真啊,你这一次采访可是起点更高哦!去年我采访的是和义德的总经理许正扬,今年你采访的是和义德的董事长江海宁,高了一个格,应该说是一个更大的亮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张真,一定要对自己充满信心,这是一个挑战,但也是一次绝佳的历练机会。此时正值应届大学生分配就业的热档时段,关于和义德的报道,无疑是大学生就业的新闻热点,此次采访最好马上进行,不宜拖延。张真,我相信你的能力,回去抓紧准备一下吧!” 刘逸群知道张真说话办事从不张扬,只要领导安排的事儿,她嘴上低调,但心里有数。 “好,那我就接下这个活儿。老师,我回去准备了!”张真站起身来。 “有什么困难,尽管提,但这次采访一定要保证更加出彩,预祝采访成功!” “谢谢老师!”张真脑子里开始盘算起采访和义德集团董事长江海宁的计划了。 但事情并不顺利。当张真回到办公室,立马打电话预约采访江海宁的时侯,和义德的办公室主任董宇菲说,江总昨天回延城老家视察延城开发区子公司的建设情况去了,至于何时回来,不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