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一百二十五章 《保密局的枪声》
咔喳、咔嚓两声,江山和余思归同时摁下了快门。 坐在一旁的周也明,惊讶的看着自己领进门的两货:“拍这个干嘛?” “多好的新闻,您不觉得?”江山打音乐响起的时候,就已经进入了战斗状态。 “我不觉得,”周也明压声对江山说道:“我要是有你这胆,早调到传达室看大门了。” “我又不傻,”江山知道周也明的意思:“肯定得挑一些不用看大门的照片。” 周也明当然知道他不傻:“听老古说,你现在干上编辑了?干嘛不上我这来。” “您这容易看大门呀,”江山还是知道深浅的。 周也明笑了:“倒也是,燕京电视台现在都走到地方台的后面了,实在不敢轻举妄动!” 一想到,台里申请一条广告都得经过多部门的审批。 而浦江电视台呢,头一天打报告,第二天就批了。 到了第三天,直接就变成了全国第一家播放广告的电视台。 “级别在那摆着呢,”江山实话实说:“毕竟是祖国的心脏……” 两个人正忙着嘀嘀咕咕,忽然台上的法/国女同志又一个大转身,满臀春色藏不住。 她也根本没想藏。 不过这一次,观众席的反应明显弱了不少。 群众们大都只是不自然的移开了目光。 毕竟,在座的都不是小人物。 这场被称为“内部服装观摩会”的模特表演,在当时被严格控制了入场券。 到场的观众大多是外贸部门和纺织局的干部骨干。 当时表演结束后,并没有新闻单位进行报导。 直到几个月后,才有报纸刊登出一篇《原来彩虹可以穿在身上》的文章。 “是要慎重挑选新闻啊,”周也明向江山介绍道:“去年我们台开办了一个新栏目,叫祖国各地……” 在《祖国各地》的栏目里,向全国观众介绍来自各省份的新面貌。 “距离大会结束才几个月,”周也明摇了摇头:“哪有那么多新面貌。” 也有动作大的,但燕京台也不能播啊! “您不提我倒忘了,”江山从包里拿出了一叠照片:“这是刚落成的广-州画院,气派吧?” 周也明这一会也顾不上看法-国妞了,低头瞧着照片。 “真不错,”一张接着一张,周也明就纳闷了:“你说这广-州怎么不送些这样的新闻,拍那么多老外干嘛……” “呵,”江山也不得不承认:“那边的老外是挺多的。” 这是江山住在广-州画院时拍的照片,里里外外近景远景。 “这是画院里面的画展?”周也明指着黄永钰的展厅问道。 “对,”江山把照片拿回去,在反面写下了一行标注。 这时,身旁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他是著名画家黄永钰。” 江山抬头一看,原来是一直坐在皮尔卡丹身边的宋怀桂女士。 这一会,她看着周也明欣喜道:“周台长,没想到伱也过来看演出了。” 眼中藏不住的惊喜。 周也明一看是她,笑道:“我这是不请自来,你不会不欢迎吧?” “我还担心请不来呢,”宋怀桂看了眼四周,轻声细语道:“怎么样,准备的还行吧?” 周也明挺佩服对方的魄力:“也只有你了,换作别人肯定办不成这事。” 接着,双方进入了相互介绍的环节,江山同志很意外的结识了这位号称时尚教母的宋怀桂。 “江编辑,”身穿一件玫红色大衣的宋怀桂,好奇的问江山:“黄永钰在广-州?” “对,”江山点了点头:“我前两天一直在他那。” “是吗?”宋怀桂还挺惦记对方的:“我原来和他住一个胡同,也不知道他现在过的怎么样?” “特别好,”江山一想到黄老师,就忍不住笑道:“画画、遛鸟、打……太极。” 宋怀桂一听就想到了过去:“没错,他就是爱玩。” 寒暄了几句后,宋怀桂坐了回去。 周也明拍了拍江山问道:“知道她是谁吗?” 江山只听说过一二:“她谁啊?这场演出是她办得?” “她可不是一般人,”周也明压着声道:“小时候经常被抱去和老总们坐在一块看球赛。” 一般人都很向往的生活。 周也明接着道:“74年被总-理亲自邀请回国发展……” 她所居住的胡同全是人物,还开了燕京首家合资餐厅“马克西姆”。 就连在法-国名不见经传的皮尔卡丹,也是在她的推动下才得以成就。 “这照片我拿去用了,”周也明毫不客气的揣进了包里:“以后做我们台的特约撰稿人,怎么样?” 江山对余思归挑了挑眉:“荣幸之至。” “嘁,”余思归白了他一眼,这些高质量的照片可都是出自她的相机:“再请我吃一次轰炸冬京!” 江山摆了摆手:“小菜一碟。” 刚把照片拿到手的周也明,就听见江山对他说道:“周台,您能帮我联系一个人吗?” 看完秀的第二天,江山真的领着余思归上燕京饭店了。 这一次同桌的,还有另外两位客人,长春制片厂的常彦和摄像高洪宝。 江山对周也明的人脉相当佩服:“您好常导,高工,感谢你们二位可以接受我们报社的采访。” 高工笑得很腼腆,常彦倒是一副挺健谈的样子:“你们是两家报社的记者?” “对,”江山之前就介绍过:“我们两家报社,都对你们刚刚拍摄完成的电影很感兴趣。” “是吗,”常导很意外:“我拍的这部电影可没什么人看好呀。” 此时江山点的菜已经端上了桌,公款吃喝的路线才刚刚开始。 “我倒不这么认为,”江山替二位客人布菜:“首先电影的题材就很好。” 常导还是第一次来燕京饭店,如此盛情款待的报社,他还是第一节遇上。 更让他欣慰的是,在外界一片不看好的情况下,终于有媒体持相反意见了。 “恰恰就是这个题材,”常导对江山说道:“厂里打一上来就没把它放在眼里,连胶片也只能用最差的那种……” 高工点了点头:“全是宝定的代代红胶卷。” 江山顺着话题问道:“你们就答应了?” “怎么可能,”常导赶紧摆手:“那种胶卷拍出来的颗粒粗到可以连成片,我宁愿选进口的黑白胶卷……” 虽然这一会,影片制作已接近尾声,常导这次来燕京,就是在等待最后的审批。 但之前的种种艰辛,仍历历在目。 常导继续说道:“当时拍《保密局的枪声》时,厂里正在忙一部重头戏,对我们这个拍摄组是不闻不问,影片刚开始就不顺利,都快开机了女主角还没找到合适的人选……” 之后,常导在去上影厂办事的时候,偶然的一瞥,顿时惊鸿。 但,再赶出去时,惊鸿已经不见踪影。 “我和常导赶紧请上影厂帮忙找,”高工接着道:“结果把上影厂的女演员全找了个遍,也没见着常导想找的人。” 余思归估摸着:“难到常导演当时看见的不是上影厂的人?” “的确是上影厂的演员,”常导自己说道:“但她因为不会演戏,被调到上影服装厂当工人去了。” “啊!” “她叫向梅,”常导坚持要用她:“费了不少功夫,才将她以演员的身份借调到我们剧组。” 之后,向梅因为《保密局的枪声》名声大作,再回上影时被直接任命为话剧团的团长。 在当年创下了六亿的观影人次,近两亿票房,之后只有《少林寺》可以媲美的《保密局的枪声》。 上映之前,的确是一部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影片。 1979年是建国第三十周年的好日子。 各大电影厂都把精力放在了国庆献礼片上。 当时,长影的献礼片是一部大制作《蝶恋花》。 厂里把数量有限的进口彩色胶卷,全给了《蝶恋花》。 于是,《保密局的枪声》主创们,只能倒退性的选择黑白胶卷。 长影提出反对,常导就说自己追求的是一种解放战争的年代感。 结果,进口的柯达,果然没有令主创们失望。 在这部谍战影片之前,国内塑造反派角色的方式,统一以矮小猥琐的奸诈外形为主。 人民群众只要稍稍瞥一眼,立刻就能把敌人给揪出来。 但,常彦不准备怎么干。 在他的设定里,地下党既能一笔好字、两口二黄,也能三步舞池、四圈麻将。 而反派,必须内有丝绸睡衣,外有毛呢军装。 老字号的裁缝,直接上厂里量身剪裁。 常导细说拍片过程,江山和余思归一一仔细记录。 “这样的影片能不好看?”江山感慨道:“常导,我敢保证您这电影只要一上映,一定能超过《追捕》。” “哈哈哈,”虽然听着很悦耳,但常导却不敢想:“能有追捕的十分之一,我就很开心了。” 正说着,轰炸冬京端上了桌。 呲啦一声,余思归笑了。 透过丝丝余烟,江山远远看见了二位熟悉的身影。 年轻的张铁林与方舒,满面春风的走了过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