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天地归一 第六百二十九章 佛诞会 下下
显然,这些大神通者们,不约而同的都是选择了同样的行事策略——不但是在天地之间传下了有别于佛门的道统,更是直接在佛门当中掺了沙子。 这天地当中的佛门,都是源自于至尊王佛,亦是源自于弥勒尊佛。 佛法,有一个特质,便是唯我独尊,除我之外,余者皆是旁门。 当初,过去佛一脉主事的时候,佛门推崇寂灭之法。 等到现在佛释迦牟尼上位,推崇寂灭之法的过去佛一脉,便是尽皆寂灭,未来佛一脉,也是被各种排挤,几近断绝。 圣人亲传,药师琉璃佛,都只能龟缩在清净琉璃佛界当中,以避开释迦牟尼的锋芒。 甚至,两位圣人至尊的佛法,都和释迦牟尼的佛法相冲突,有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之争。 佛法的唯我独尊,佛法的极致排他,可见一斑。 佛法的本质如此,这源自于弥勒尊者的佛法,自然也不可能跳出佛法的窠巢。 是以,这天地当中所流传的佛法,虽然演化出无数的支脉,但究其源头,已然只是弥勒尊佛的佛法。 可此时,诸位大神通者,却是借着佛门的皮。 将燃灯古佛的寂灭之法。 将释迦牟尼的大乘之法。 以及佛门诸位大小菩萨,各位佛陀的佛法,都一股脑的填进了这天地当中的佛门之内。 佛法排他的本质之下,还有一个特性——佛为平等。 而所有的佛法,都源自于佛,源自于两位圣人至尊道统的纠缠变化。 是以,这些佛法在本质上,是没有高低上下的区别的。 唯一的不同,只有一点,便是对天地局势的适应。 在洪荒天地当中,天地时局不停的变化,不能与天地时局相契合的佛法,自然便会被其他的佛法所取代。 但这里,却是独属于佛门的天地,天地当中,佛法大昌。 是以,这一方天地当中,不是佛门的佛法要追随天地的局势而变化,而是这天地的局势,得跟着佛法的变化走。 如此,佛法一旦诞生,便不可能退场——这些大神通者们,都能想象得到,他们所传开的这些佛法,在这天地的佛门内部,造成怎样的动荡。 对于佛门而言,这所有佛法在天地之间交流,融会贯通,当然是一件好事。 可对于这天地当中的那十二位古佛,甚至于那至尊王佛而言,无数佛法的流传,就不是一件好事了。 佛法不同,对于佛的定义,亦是不同。 而这,便涉及到了那些佛门当中的权柄,以及那位至尊王佛的话语权。 至尊王佛传道过后,虽然只收下十二个弟子,但实际上,这天地之间的强者,又岂止十二位? 只不过,因为这十二人得到了至尊王佛的承认,有了至尊王佛的背书,故此,这十二脉佛统,才是天地之间的正说,佛,才从他们的传承当中显化。 其他的佛门之法,其间固然也有强者,但那些强者,却不能成佛,只能受到那十二位古佛的压制。 而现在,新的佛法诞生。 而这些佛法之精深,高妙,丝毫不逊色于至尊王佛所传下的佛法,甚至,更有连这至尊王佛的佛法都包含在内的至高妙法。 这些佛法传开过后,这天地之间会有怎样的波澜,可想而知。 …… 好巧不巧的,这些大神通者们选择掺沙子的对象,那些未来的佛陀,却都是源自于龙华古佛一脉的佛子。 这着实也怪不得诸位大神通者——实在是因为龙华古佛五个恒沙纪攒下来的佛子,实在是数量太多,天资也很是出色。 于是,那佛诞会上,就在诸位古佛的注视之下,龙华古佛一脉,一位名为尼佳的佛子,身上陡然之间,便是有佛光涌现出来。 正是其佛法得了天地的承认,即将化作佛陀的预兆。 此时,云端上的那些古佛们,还不曾察觉到事态的严重性。 见这那尼佳身上的佛光,那些古佛们,都是纷纷道贺。 “难怪龙华师弟信心满满,这一次的佛诞会,果然是让龙华师弟拔了头筹。” “同喜,同喜,皆是我佛门昌盛之功。”龙华古佛应付着其他的古佛们,心中也是冷笑——大戏,还在后面。 片刻,尼佳佛子身上的佛光,越发的厚重博大。 这个时候,那些古佛们的目光,都变得微妙起来。 他们作为古佛,自然能察觉到那佛光当中的本质——看起来,都是同出一源,但实际上,那根子里的东西,却是截然不同。 最奇异的是,那佛光当中,还蕴藏了一种唯我独尊的气势。 对其他的佛光,都有着极强的压迫性。 在这佛光漫卷之间,佛诞会上,其他的佛光,竟是完全无法成型。 ——不是别的,正是释迦牟尼的唯我之佛法,渡世之佛法。 “这一次的佛诞会,莫非就只有这么一位佛陀诞生么。”看着佛诞会中的变化,诸位古佛,都觉得牙疼无比,看着龙华古佛的目光,也是充满了异色。 如此的局面,下一个恒沙纪中,只得一位佛陀,那其不是整个佛门,都在这佛陀的掌握当中? 而这唯一的一位佛陀,又是出身于龙华一脉。 其他的佛统,都没有佛陀的诞生…… 兴盛了多年的佛脉,无有佛陀的诞生。 而衰颓十个恒沙纪的龙华一脉,却诞生了一位唯一的佛陀。 而且这佛陀的佛法,亦是和诸位古佛们的佛法迥异…… 这岂不就是在暗指,龙华一脉之外,其他的十一脉佛统,已然不合时宜? “难怪师弟如此的信心满满。”一位古佛面色难看,猛地一甩袈裟。 一点微不可见的佛光,便是从那袈裟的边缘,往佛诞会上落去。 “独尊之法,唯我唯一,此法,与佛门而言,却有大碍,不合我佛门之理,当压制一二,给其他弟子一些机会才是。”另一位佛陀亦是出声,不过,他的态度,则是坦然得多。 言语之间,同样是一点佛光,从他的袈裟当中落下。 ——两点佛光,区别在于,前一位的佛光,是要给自家的弟子开个小灶。 而第二位的佛光,却是从大局出发,要稍稍的压制一番那尼佳的佛光,以扫开这唯我佛法对其他佛法的影响,使得其他的佛陀们,顺利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