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恩格尔系数居高不下的皇妃生活

第382章 后记

   随便写点感想。   我发现选择“只看我回复的”,凡是显示回复为零的,基本就是被吞了评论了。所以在这里补充一下。   一:幼容与晴翠决裂那一段,有读者说   她不是没有经历过这个社会对她的毒打,她是才女,在家的时候读过很多书,但是嫁人之后那个表哥不喜欢,甚至于在晴翠给她送东西还封了郡君还是啥记不太清了,但是呢因为那个男的不喜欢,她甚至不敢表现出对晴翠的亲近。那她现在凭什么又觉得晴翠强制下令让父母送女儿读书,那些人就会照做呢?虽然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是还有春风不度玉门关呢?她在外面五年总该意识到改变现在的局面不是一朝一夕,下个政令就能解决的事情,至少是需要几代人持之以恒地努力,才能改变状况。   答:因为她就是靠着成安公主和荣安公主的一纸命令被救赎的人啊!所以她记得自己挣扎无望的苦,也记得公主力量的强大,所以她期望晴翠能使用更大的力量去命令、压制父母。君权压制父权是可行的,因为君就是最大的父。所以她认为晴翠不肯是源自晴翠这个君还是在维护父的权力。   而晴翠是因为知道湖面之下是冰山,才选择从上开始。封建社会不是现代,没有一日之内传遍四海的网络,通讯不发达注定了行政力量难以深入最底层,这就是所谓皇权不下乡。所以即便是穿越者来了,带来了革命思想,没有足够的科技力量也是难以改变底色的。科技不会必然带来思想的变革,但思想的改革一定需要科技来解放生产力、延伸掌控力。   女性掌权究竟如何去握住权力,如何保住权力,如何使用权力,莫说古代,就是当代也还未有共识定论,书中女性为此争执再正常不过。   二:读者:我怎么觉得她更像是厌强(?),因为曾经同一阶级的人现在变成难以触及的对象,所以干脆给贵女打工去了,因为贵女对民间的了解都要靠她   答:这倒不是,我写这一段陈幼容的心理,是她渴望晴翠使用强权来救赎其他女子,她对民间女子有爱护的想法,但她一个人做不了,她期望晴翠立刻使用君权铲除所有阻碍。晴翠没有这么做,她觉得晴翠抛弃了她。   三:读者:我一直觉得很奇怪,荣安公主凭什么觉得自己有机会。皇位传承最重要的明明是次序哇!   答:王爷觉得自己有机会,公主为啥不能觉得自己有机会呢?古代早就设立了嫡长子继承制,但太子被拉下马从来不是罕见事。兄终弟及与父死子继是同时存在于中国古代的两种继承方式,所以既然女儿可以,姐妹当然也可以。本书中女官制度也是认可兄弟死则姐妹继,荣安当然可以觉得自己能争一把。   四:读者:我每次看到主角奋斗完放权自己去隐居的剧情我都觉得太懦弱了,没有权力的人怎么守得住自己的理想?   答:我赞同。奋斗完是一定要稳固革命成果的,防止被窃取。   五:读者:荣安到底是留有人性还是优柔寡断,其实只不过是屁股决定脑袋   答:她是没想到她母亲会展露出害人的一面。明白道理和亲眼看到还是不太一样的,不妨碍她继续夺皇位。她的性格决定了她最后的选择,我觉得这也没什么,很多男皇帝比她软弱得多,就因为是个男的,就能时势造皇帝,相比起来荣安从性别就被判了死刑却依然愿意为了梦想去追逐,比这些男的强多了。   六:读者:(太后)不涉及自己利益时做些善事也无妨,一摊到自己头上马上变脸啦   答:还有就是失权导致的不安。好些皇帝都是死得晚了,早死就是明君,死晚了就是暴君。这就是源自老年人面对强壮儿女的恐慌不安,他迫切要证明自己还能行,然后就搞出大麻烦了。普通家庭也会有这种情况。   七:读者:作者写得真好,人物都立住了。凌小月就是这么个人,亲缘>性别,但还是注意性别。   答:哈哈哈哈凌小月,这昵称好。凌清辉毕竟是个男皇帝,传统大男子主义者会是可敬的领导、可亲的长辈,但也一定会有属于男性的思维特征,很常见一点就是女性敏锐地感觉到了独属于性别的压迫不公,但男性会觉得并没有歧视。此处凌清辉就是觉得自己在公正处置“官员”,但晴翠一开始就知道这些老臣针对的是女不是官。   八:读者:是大夏吧?   答:中国这个称呼古代也有,此处是类似天朝用法(怎么连这条都屏蔽)   九:读者:呃呃呃...都这样了还要考验他们啊,这俩男儿一个比一个恶毒   答:考虑一下时代嘛,现在女的就业和继承权都没突破平等线,更何况那时候。皇帝现在就是做两手准备   十:读者:关于明璋与晴翠的权力争夺(原评论找不到了,当初复制下来没存提问内容)   明璋是贪吃蛇,她肯定要独享权力的。不过晴翠也不会和她打起来,《昭德本纪》里会有晴翠和陈幼容的后续。女婿能分享权力归根结底还是源自他是个男君,吃尽红利的人有底气分享,明璋会很“独”,她的cp们都是被她压制的。   一点感想:   最后还是写了惠太妃与凌清辉母子相认。   本来我是不打算揭出这条线,但创作就是这样容易出意外,大纲主线定好,关键节点定好,依然有可能出现脱离作者掌控的情节和角色。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了,硬要压着不挑破也没有意思。而有些埋伏的线却也没有再挑出来,有些预备写的内容也没有写出来。   所以我不认可ai代替人。除非机器能够产生属于它的自我情感,否则它的任何艺术表达都只是机械地重复人类已有的成果。文学也好,绘画也罢,创作过程中的意外是独属于创作者的乐趣:用错颜色调出来的意外色调、有感而发顺势而为增加的情节,都不在预定大纲之内,但这种意外有时会成为神奇精妙的点睛之笔。   就连炒菜也会因为意外而诞生新菜品、新甜点。   按部就班不能灵光一闪的人生有什么意思?   写作最重要的就是“我表达”,我想写一个合我口味的宫廷恋爱戏,我想写一个野草般的女子成长为大树的故事,我想写淋过暴雨的母亲也会为女儿撑伞,想写女人之间的理解、竞争与仇恨——有雌竞的关系,也有情爱之外的关系。   我不觉得宫斗文里女人之间的争斗就是低一等的,朝堂上男人就不需要争取皇帝的心了?就不需要分利益集团打出狗脑子了?皇帝不喜欢你你是凭什么出将入相大权在握的?凭家世?凭威势?那么结局历史也多次书写了:要么“禅让”,要么抄家。   所以我不会回避女人的嫉妒,她们之中会有人很在乎爱情,会在失恋之后痛恨报复,会改为向孩子向他人寻求精神寄托。男人写的官场失意诗酸极了,女人的爱情诗,你三心二意我便彻底断了,男人的诗才真是扭扭捏捏故作姿态等着皇帝“丈夫”来请来哄。   大千世界,众生万相,千人一面就没意思了,写的没意思看的也乏味。女人有恋爱,也不止恋爱,有人会被家族拖累束缚,有人一生依恋家庭,有人不留恋那无情的家,有人一生困于此求而不得,有人想得明白,有人想不明白。   所以要放过自己。   大势之下,聪明未必就能拯救自己,糊涂人愚妄人也并非就那么该死。陈昭容每一步都计划得精妙,然而苍天与你作儿戏,赌一时之气的许阳就是没被“立威”打死,为寻求友情而误交损友的沈令月也顺利摆脱了阴霾,得了善终。   不要因为不完美而厌恶自己,这种对自我的苛求会产生焦虑,焦虑才是踏入陷阱的开始。番茄常会今天数据很好明天暴跌,我一开始也焦虑,会气愤去年开坑为什么选在八月中旬,而不是九月第一天,这样就能拿到所有勋章了。   后来想开了,流量时代,人家平台玩你还不跟玩傻子一样?周五休息的人多数据就好,周六调休上班谁有心思留言?爱推不推,我写完自己想说的就得了。   就这样我还是颈椎脊椎腰椎椎椎全废,贴着膏药加班完成更新。   数据不能看,龇牙咧嘴揉着胳膊一刷新,看着数据立马气死。所以写点形形色色的角色自我参悟去:沈令月遇不遇上这倒霉事还不都是我一支笔决定的?她纠结内耗才是真的傻了。   【关于下一本书】   在写大纲的时候,我就考虑一个问题:一个封建社会的女子,做到皇后就是圆满大结局了吗?很显然不是。柳茂开局就是皇后,依然落了个兵败身亡的结局。   后宫女子,至少要做到皇太后,才算可以松一口气。且前提是没拿武皇剧本,不考虑自立为帝,也没拿武姜剧本,不废立孩子。   因此大纲从一开始就定在明璋登基为结尾。   但铺开摊子写起来,才发现容易变成前半部分晴翠后半部分明璋的“双女主”,毕竟一个公主如何登临九重,中国历史并没有给出成功的答案,而依据失败女性的经验去反向探索,又太过琐碎。仔细写起来,明璋是一定要浓墨重彩刻画的。   所以我最终决定,从晴翠做皇后开始,扶持女储君的剧情正常写,但侧重点在晴翠,等明璋的本纪时再细致刻画属于她的视角。因此建坤三年之后的剧情跨度比较大。   元佑三年,皇帝选秀,晴翠17岁,陈幼容18岁,皇帝20岁,太后49岁,荣安公主凌清越16岁。   建坤十年,晴翠38岁,陈幼容39岁,皇帝41岁,凌明璋15岁。太后享年70岁,荣安公主凌清越殁年37岁。   建坤十三年,晴翠41岁,陈幼容42岁,皇帝44岁,凌明璋正好18岁。   为了拉开父女俩的年龄差,我刻意拖延了生育时间。独生女也是故意的,因为别说在古代,就是在当代,很多独生女也是父母被迫只要了这一个孩子,而不是他们天生就爱女儿。所以我就想写“打不出儿子牌”的情况下,男主怎么替主角考虑打算,父母怎么为女儿考虑未来。   因为本文归根结底还是个言情小甜文,男主最本质的功能是给晴翠当好合格挂件。你都不能让她当皇太后,不能让她亲生孩子当皇帝,你爱她啥?   当然,关于女帝登基路的探索也是本文诞生的原因之一。我真的很好奇,为什么外国有女皇女帝,中国就始终出不了公主做女帝?所以本文又可以取名为《论女帝制度的可行性探索》。   事实证明写文确实可以辅助思考,毕竟你要写冲破阻碍登基为帝,总要写哪些是阻碍,又怎么解决阻碍。   古代女性不劳作吗?女性从来没少了干活,不少干活!只不过干活得不到社会收入罢了。   微博博主觞深之渊:明人认为风俗中应当纠正的点,一条是“今俗男为讼师,女亦为讼师”。明代妇女参与诉讼的史料挺多的,不过直接叫女讼师,还是蛮有趣的。   @一剑一蓬莱:《至正直记》:“浙西风俗太薄者,有妇女自理生计,直欲与夫相抗,谓之私。乃各设掌事之人,不相统属,以致升堂入室,渐为不美之事。或其夫与亲戚乡邻往复馈之,而妻亦如之,谓之梯己问信,以致出游赴宴,渐为淫荡之风,至如母子亦然……”现在看当时的女性形象挺鲜明的。   @你再炸:还有一个原因是,讼师不能上堂,无论男女都是,所以反而没什么性别壁垒,除了女性整体教育程度低,但只要突破了教育程度限制,女的就不差什么了\/\/@晶兽:想必女当事人委托女讼师更方便些,也能得到更多的共情   所以我越来越觉得,封建女性地位低不是经济和生产力的事,因为现代中国已经成了工业克苏鲁了,但江西杀女依然杀到高彩礼。   就是宗法制导致了冠姓权特别要命。   中国男人扯什么外国女性随夫姓,但外国不会因为女儿随夫姓就特意杀掉女儿。同样是冠姓权,因为国情不同,就导致了失去这项权力的后果不同。   好多帖子会吐槽穿越回古代办女学,但他们的吐槽逻辑要么类似于痛骂张桂梅校长,要么就是毫无依据只下结论的没用,或者唱唱高调:没有新中国就改变不了。   但是为什么旧中国做不到?不谈,不提,兴许他们自己也不知道。   古代也不是什么朝代都是晚清那个文盲率,古代大家闺秀也读书写字,吟诗作画,可是为什么没有出现足够引起质变的思想基础?   我认为是源自我国古代文明高度发达。文明发达意味着思想体系非常完整,女性越是读典籍,越认可宗法制度,越挣脱不出来。   掏空小家补贴娘家,乃至克扣儿子补贴兄弟和侄子,这种女性其实非常在乎姓氏,但在乎姓氏带来的是什么?轻则自己家吃亏受损,孩子被耽误,严重的就是陈昭容这样,自己为了陈氏一族搭进去命。   宗法制度过于稳固,导致了女性长久处于两头失权状态:因为宗法制深入人心,所以女性天然不会向夫权争取冠姓权,但正因为她认可宗法制,认可姓氏团结,她才会割舍不掉娘家。   共产主义才能铲掉旧有的宗法制根基。   “只有共产主义能救中国”,其实也只有共产主义能救女性,因为只有共产主义要消灭国家民族家庭这些概念,最终实现真正的大同社会。中国古代所说的大同社会,依然是男有分,女有归。女人要嫁出去的社会,不是真正的大同社会。   你看南方溺女杀女严重的地区,基本上宗族势力极其庞大。古时候皇权不下乡,基层谁来治理?就是乡贤乡绅嘛!   而新中国之后,我国一个显着特点就是,越是革命者,越不讲究孩子必须随父姓。   这是新中国与旧中国的明显区别。   旧中国,无论帝王将相还是举人财主,不可能允许孩子随便就跟着娘姓。有为了躲灾全族改姓的,有为了感谢恩人救命改恩人姓的,但从没有大肆宣扬的美德故事说:你娘生你难产死了,你娘救你死了,你跟着她姓吧。   自旧中国时期到如今,从来不缺少“买个男孩传宗接代”的事。买来的男孩是你家的基因吗?不是。但这些人并不在乎,甚至可以卖了亲女儿买儿子。所以现代男人所谓的“冠父姓才能说明是男人的孩子”根本就是放屁,他们抢的不是血缘基因上的继承,而是自己的宗法地位:我有儿子,我有香火,我成为了“父”,我可以在我的小家庭行使我作为家主的权力。   中国能有56个民族,就源自不讲究血脉,你认同大中华文明,归属我国,以后你就是我同胞了。只有底层男在那里“金龙身上不能流黑血”,但他们只讲究中国女性不能外嫁,从来不介意外娶。这就是男人冠姓权的狠辣之处:因为他是爹,他就天然享有标记孩子的权力。   家庭就是奴隶制的根基。   我们现在只是还没发展到那个水平,所以兼顾大多数人的认知。实际上共产主义的先进就体现在这帮垃圾无法接受的高度上。就像清朝人理解不了没有皇帝,他们觉得可以换皇帝,但不能没有皇帝。现在的垃圾也会觉得可以换政府,但不能没有国家。实际上社会文明发展到最后,就是要消除这种界限。我们现在无法消除,是因为全球都没有放弃国家民族叙事,我们率先放弃那不是文明,那是自寻死路。   所以又可以说明为什么女性冠姓权一直没有发展起来:   旧社会依靠宗族才能生存,个人的力量非常渺小,所以“男权的叛徒”无法存活。你养了女儿,你为女儿争取冠姓权,你就失去了援助,你的姻亲关系将无法为你提供传统联姻能提供的助力。最终会导致你如果脱离易女而食的环境,你就会被整个社会生态孤立。   现代社会是共产主义打击宗族势力+科技工业发展助力形成原子化小家庭+高素质廉价劳动力提供社会化服务+女权意识觉醒单身生育成功以政策形势落地实施+法院判案依旧按照封建老僵尸模式偏向男性+独生女小家庭为了规避人身财产双重风险选择为女儿单身生育提供经济和人力支持,种种因素叠加下诞生的。   所以本书中,凌明璋能称帝,首先是代表最大父权的凌清辉愿意为女儿付出,其次是凌明璋做皇帝,以皇权高度压制夫权。这不是女权对打男权,还没发展到那个社会文明程度,这就是魔法对轰而已。欧洲有女帝也不是女性地位更高,泰王后宫跪拜公主更不是女权发达。就算废除了君主制的现代国家,女性当政也未必就是因为两性地位平等,还是得具体国家具体分析,政治、文化、经济多重因素都要考虑。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不研究明白根本,学什么国家最终都是完蛋。拿来主义要不得。   中国女性争取冠姓权就是最精准最适合中国最切中要害的打法,可以称之为成功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中国化。   我让成安大长公主凌治隆的女儿晋城公主姓凌,就是冠姓权的突破:我笔下的朝代,公主的孩子依然是皇族姓氏,依然有宗室身份,而不是随驸马“落户”。   但任何改革都不可能没有群众基础,所以本文先铺垫女官制度:   1,没有女官,没有共同利益体捆绑,人家为什么要支持你个公主?皇后能上位,公主都上不了!   2,要有女官,但是女官怎么诞生的?是后宫女官转到前朝,还是科举入仕?又凭什么允许你插手朝堂呢?   3,此处参考历史,有战争,战争导致缺位。缺位才有希望补位。这也是我架空朝代依托魏晋至隋唐的原因:宋朝之后,礼教大盛,可以说大家的生态位都很固定了,你可以出女将军女豪杰女诗人,但你永远只是“跟别的女人不一样”,你不会质变出一个“女人能顶半边天”的朝代。男有分,女有归,男主外,女主内,都给你安排好了,子无法挑战父,妻无法挑战夫,那么女儿如何挑战父亲?   4,从世家开始也是生产力有关,晴翠文中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不必赘述。本文理论依据之一就是参考庶子地位的变化,有条件讲究,当然可以挑嫡庶,但面对整个家族缺乏人才的时候,嫡庶就不重要了。按理说还只能嫡长子登基继位呢,到头来庶子继位的还不是一大把。所以女儿上位就是依托这一条:家族利益。不然我铺垫嫡庶之争还能是仅仅为了调侃一下“含嫡量不够”吗?233   5,女性职场的艰难和争斗,与君臣争斗并线,女官该不该存在,不仅仅是男人与女人的争斗,而是掺杂了皇帝的意志与朝臣的对抗、世家的垄断与寒门的突破,自然,凌清辉为晴翠与明璋未来打基础,也是重要推动力。除此之外,还有宗族旁系的觊觎,女性自身对权力地位的渴望,一起推动她们维护这份利益。她们支持明璋也源于此:更高位得到了法理依据,我才能分一杯羹。屌丝书生都敢意淫玉皇大帝的亲闺女下凡替他还债当老婆,这种突破阶级的癞蛤蟆梦,本就是源自上位男性和他们同为男性,且穷书生有希望通过科举这个上升通道野鸡变凤凰。   所以陈幼容与晴翠的分歧,就在于路线。   她两人都没有错,但是晴翠所处的时代,没可能让她全国强制执行九年义务教育。现在都做不到,都还在查漏补缺不断完善,盲目在不适合的土壤上开工,那是精卫填海,徒劳无功。   当然,古代既然有私塾有义学,尝试一把女子书院有何不可?男频修仙文都已经进化到靠系统刷几个金丹就啪啦啪啦突破修为达到这个境界那个境界了,我也没见谁正经写点古代哲学思想让主角一层一层突破思想境界。我们在逻辑不跑偏的前提下探讨办女学实在是扎实治学的表现。   《昭德本纪》里会有玉兰书院的兴衰,晴翠把她送到江南,一是让她有个好的生活环境,二来也是成全她:你那么想开书院帮助贫家女子,开去吧!   陈幼容正值壮年,再打三十年工没问题。当然,她遭遇了很多波折,晴翠跑去和她一起重建书院,这个已经写了一点底稿了,写正文的时候扩一下就行。   女帝登基,自然一样会有三宫六院,但哪一个都不算男主了。番茄好就好在可以写女帝开后宫,可惜本书都还没写完,就出现了ai训练的风波。   你看,番茄有野生蓬勃的生命力,有多样化的读者,你可以放肆大胆地写女性的挣扎女性的爱恨女性的困扰,而不必担心只有一种口味的读者,不必担心吸引不到志同道合的人。这是对女性创作友好的方面。然而ai训练事件又分明是对创作的打击和侵略。   这几乎是一种谶语和对我的诅咒:你总是因为某方面符合口味而选择这个平台,却又很快发现这平台在另一个方面是你的雷区。   我是个创作上的赛博流浪者,原以为会在这里开始新的写作路,但ai训练的事又让我迟疑了。由于一些不愉快的经历,我极度在意是否有人抄袭洗稿我的作品,拿作者作品搞ai训练的行为让我极度反感:你连要表达的情感都不是出于自我,准备让我们看什么?看ai如何觉醒自我走出伊甸园吗?   鉴于ai写作也是个“同行”,还是个不知疲累的同行,所以我有试探过市面上几个ai大模型的免费版(付费版没用过,傻子才花钱用个不如我的货),结论就是它会给你端上来一盘菜,乍一看是你要的“主食+蛋白质+蔬菜营养套餐”,仔细一看是个中式汉堡挤了番茄酱,皱着眉头尝一口,发现这是蜡雕的,没味。   这本小说完成得很匆忙,留了很多扣。有些是一开始我就打算给下一部留的悬念,有些是着急赶稿没有细写临时留的。我也不打算这就解开。吹得天花乱坠,ai若真这么能耐让它解扣吧!   下一本发在哪里我需要仔细考虑一下,正好也做一个休息和调整。   很感谢大家一年来的陪伴,江湖有缘再见。   2024年8月24日21:00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