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不痛不痒
话说秦家人的口碑本来就在南城企业家之中不是很好,因为秦氏集团是最先离开南城迁往江汉的,算是背叛了工人组织。 但尽管如此,宋弘从一开始仍然十分对秦梓蕊很客气,从认出车牌号和她的脸后就一直没变过。 宋弘见自己说话就要爆粗口,于是也就坐着不说话了,由着宋建国跟张黎解释。 “我们发现秦家的秦昊一直在背后出资帮助长东那些人,他们靠着资助刻意拉低了送客的单价,比我们这些正规的公司有着很大的优势。” 这就是有着刻意破坏市场的心思了。 张黎点了点头,问道:“这几天下大雨了,长东这些跑黑车的是不是又有了什么动作?” “嗯。” 宋建国面色沉重。 “他们在这些雨天又集体降低单价,并且分成了还几个团体围堵在了车站、机场那些地方。” “我记得,长东那群人好像并不多吧,他们应该没有人力分出来跟你们抢占生意...” 张黎摸着下巴思索道。 “对,我们也是才知道的,秦家的秦昊不仅资助了长东,还有几家出租车公司...其实也没什么,毕竟是赚钱的机会嘛,要是我的话我也会干!” 宋建国不以为意地笑了笑,宋弘脸上情绪变化就很多了,愤怒、疲惫、不甘等等... “秦昊他是有什么具体的身份吗?” 张黎对秦梓蕊的家人确实不了解。 “秦昊是秦氏集团董事长的第二任夫人所生的,今年嘛,应该是二十二三岁。他们家是开货运公司的,在南城这边有着挺广的关系...” “我估计他是想在这个时候想做出点事情来,所以动作才这么大的。” 宋建国神色轻松。 “他是想趁着江汉那边的动作前,吸引他爸的注意力,然后跟在他爸的身边?” 张黎一点就通,很快明悟,宋建国点了点头。 “那小张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听着宋建国的提问,张黎眼神飘向窗外。 夏天的下午,时针指向了一两点,天空乌云密布,雷声隆隆,狂风呼啸,瓢泼大雨倾盆而下。大雨如注,狂风骤起,整个别墅仿佛被困在了一片狂暴的风雨中。 然而,就在大雨愈演愈烈的时候,突然间,雷声渐渐远去,雨势也渐渐减弱,最终停了下来。窗外的世界恢复了宁静,只留下微微的水珠在玻璃上滑落。 书房内的氛围也随之变得静谧起来。中式别墅的书房里摆放着一张红木书桌,书桌上堆满了书籍和文房四宝。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各色书籍,地上铺着一块古色古香的地毯,墙上挂着一幅水墨画,画中是一片山水风景,意境深邃。 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外面的花园绿树成荫,雨后的清新空气弥漫在空间里。书房内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茶香,仿佛置身于一片悠然的山水画中。整个空间充满着古典与现代的交融之美,散发出一股深厚的文化气息。 阳光透过窗户洒进书房,照亮了整个房间,温暖而宁静。这时,书房里只有轻轻的书页翻动声和淡淡茶香弥漫开来。 “我觉得不用管他们的小动作。” 张黎看着窗外的天气变化说着。 这一刻,时间仿佛静止了,一切都变得那么宁静和美好。 宋弘目光匪夷所思,宋建国嘴角带笑问道为什么。 “黑车终究是黑车,没有正规的营业执照,只靠着短暂的资助就想压过鸿运的风头,简直是不切实际。” 而张黎没有说出口的是,在没有正式的网约车出现之前,正规的出租车公司就是可以稳稳压住拉黑车的! 宋弘突然之间有种云开见雾之感,先前的惊疑不定、疑惑茫然等等的神色不在,坐在位置上沉思起来。 宋建国见到自家儿子的状态有些满意,接着就看到张黎在那里抬头想了想说了一些初略的改进措施。 “当然,目前南城这些以鸿运为首的出租车问题还是比较大的,比如说司机的素质太低啊,车上卫生太差啊,坑人绕路啊这些我就不说了,这几天我们慢慢推出整改措施然后逐步实施就可以了。” “至于其他的一些事情嘛,”突然张黎想到了什么,嘴上一笑。“我们可以突出一些比较新颖的东西,或者是跟其他的商铺拉关系,其实也就是变相地主动拉广告一样的,我们只需要靠着一点点的计划就能压住长东那些人。” 宋弘从沉思中缓过神来,皱着眉头问道:“那秦昊呢?” 张黎看了一眼这个大光头,轻描淡写回答:“不用管他就是!” “一个开货运公司的跑来搞出租车?以为都是车就可以跨行了?外人指导内行,就什么压低价格、围堵抢客这种小把戏不入流的事情都能做出来,足可以看出这个秦昊想着出成绩想疯了!” 张黎其实本来从一开始就察觉到了一丝的滑稽感,直到现在也就搞清了事情的全貌。 说实话,宋弘是把长东这些开黑车的人看得太重了,加上秦昊的入局,就以为这对鸿运乃至他们家而言是天大的挑战,但实际上这都是不痛不痒的举动。 难道你早上去上班,结果路上碰到了一同去上学的小学生对你张牙舞爪或者搞鬼脸,难道你就要生气地去找他算账吗 其实大可不必,因为这时候你离上班时间还早,大可以站在原地看着这个小孩的滑稽举动,而他要上学的时间却是要迟到了,而且他这么在原地的挥舞双手双脚,到头来又得到了什么呢? 宋建国微笑着起身,他们三人的谈话或者是交易就这么决定了。 出了门外,张黎看到在沙发上的秦梓蕊和宋妈冯娟丽一愣。 这两人竟然在那边织着毛衣,冯娟丽在那边熟练地织着,手艺极其娴熟,而秦梓蕊则是动作如机器人一般,边看着身旁冯娟丽的动作边缓慢地一勾一插。 “我们现在等再过两三个月,到了十月十一月,就可以穿织好的毛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