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传到仁寿宫中,张太后的脸色更白了一些。 这才十天,皇帝在内宫之中的威望就已经到了这种程度。 太监们服从皇帝,这是理所当然。可落在张太后眼里,她心底终究是惊惧更甚。 这件事……跟她真的没有关系啊! “你们看着我们干什么?武定侯,你什么意思?” 承天门外,张鹤龄沉着脸怒视着郭勋。 “哼!”郭勋什么都没说,只是仍旧沉着脸忧心不已地看着承天门那边。 事情未免来得太凑巧。 不论是哪种情况,今天都凶险无比。 若是天灾,那么之前大礼之争刚刚结束,现在就有天象示警,会不会有人头铁? 若是人祸……那更令人难以想象。 谁都不知道此刻宫内的情况,直到麦福急匆匆赶到张永身边,低头说了什么之后,张永点了点头。 “大朝之日,众臣侯朝!” 沉闷的声音中,承天门的左右侧门缓缓打开。 杨廷和、袁宗皋、王琼都不约而同地长长舒出一口气:要上朝,就必须有皇帝。 陛下他人没事! 但走上外金水桥的臣子们看着那幽深的门洞却胆寒起来。 今天会不会有很多人走不出来了? 硬着头皮在令人窒息的沉默中走进了承天门,并不整齐的油纸伞下,每个人都惴惴不安。 到了侯朝的区域,这里已经不会再有泥土了。 为了朝仪考虑,很多人都是靴子外面再套一层软靴。此刻他们把外面的软靴脱了下来,默默地来到午门前排队。 三通鼓还没响,此刻本不用先在这里整整齐齐地排好队。 但无形的压力之中,他们就这么自然而然地站在了雨中,而且不交头接耳。 “咚!”一通鼓。 “咚!”二通鼓。 所有人都等到了第三通鼓,午门左掖门和右掖门都洞开。 抬头望去,是肃立在雨中、铠甲泛着幽光的禁卫。 郭勋穿过右掖门,走到西角门外第一个看到的就是被任为勋卫散骑舍人的仇鸾。 咸宁侯病重来不了,但他的孙子还是以这种方式参加了大朝会。 面对郭勋的目光,仇鸾目不斜视,一动不动挺立在雨中。 朔望大朝会纯粹是礼仪性的。 大雨之中,锦衣卫陈设的卤簿仪仗庄重而辉煌,教坊司陈列大乐。 “天子升坐,群臣陛见!” 鼓乐齐鸣中,百官跪拜致贺。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抬头时,御座上终于出现了皇帝的身影。 郭勋心头的大石落了地,没见到真人之前,谁也不敢肯定皇宫里发生了什么。 现在他既然能端坐在这里,那就是宫中局势已经尽在掌握。 “众卿平身。”皇帝的声音不明喜怒,平静无波。 闷雷阵阵,大雨更滂沱。 今天的天子并不体恤群臣,大朝会的仪礼一项项井然有序地进行着。 站在雨中的解昌杰比什么时候都更渴望能位列三品以上,进入能遮风挡雨的地方站着。 雨幕之中,年迈的、身体不好的自然也不少。 可今天没有一人敢于表现出什么怨言,谁知道现在平静坐在那里的皇帝会因为哪一句话、哪一个字怒起来? 他寝宫的院墙和院门,刚刚被烧了啊! 大雨中,大恐怖。 就在这种令人窒息的气氛里,常规的大朝会流程终于到达尾声,群臣都看向了皇帝。 若还没有什么事情,就该散朝了。 历来绝少有臣子在大朝会真的奏事,皇帝在这個场合也不问政。 除了太祖皇帝时。 但今天呢? “众卿可有本奏来?”朱厚熜开口问了一句。 没人站出来奏事,但杨廷和很紧张地站了出来:“陛下,听闻日精门遇雷击起火,乾清宫可有损?臣请工部即刻着手重修,另整饬清宁宫以待兴献王妃宫眷抵京。” 张锦身后的张佐不免抬头看了看杨廷和。 那天不提,这几天不提,今天倒是主动提出来了,他怕什么? 以张佐的脑子,他想不明白。 李鐩正要站出去表态,在他旁边的王琼略微摇了摇头。 皇帝还没发话呢。 朱厚熜看着杨廷和。 他不记得老秦说过有这场火灾。 现在的朱厚熜并不知道历史上真的有发生这件事,还是自己在登基前后与大礼议一事上的做法引来了这件事。 当他被黄锦背着在雨中狂奔时,朱厚熜深刻地感受到为什么皇帝会多疑,也切身地感受到了那夜色宫殿群落间隐蔽的可能杀意。 大雨中靠在日精门廊下睡着的两个当值太监被烧死了? 朱厚熜是真的不信。 雷击起火,什么火能烧得那么快,让两个近在咫尺的太监察觉不了,一直被烧死在原地? 又或者,天雷不是自上而下,而是斜斜地越过日精门的门廊屋檐,同时劈死了他们? 一左一右,日精门并不小。是他们的脚搭在了一起,还是天雷劈了岔? 朱厚熜沉默着,冷汗从西角门中文武群臣的额头滴落,而外面的群臣脸颊上分不清是雨水还是冷汗。 “今日雨大,没想到大朝会竟会持续这么长时间。”朱厚熜终于开口了,“文臣去文华殿,武臣到武英殿。张锦,让朝食多备一些姜汤。” “臣!谢陛下隆恩!” 散朝后赐朝食,古来是有这个规矩。 但散朝的时间不固定,这朝食一般也难吃得紧:毕竟不是第一时间烹制好的。 谁也没把这些放在心上。 但像这次这样的安排,那倒意味着是提前准备好的,能吃上口热乎东西。 要不然这大朝会成百上千的人,哪能仓促之间准备过来? 想到昨夜火灾时皇帝还安排了这件事,不少人一时心中暖烘烘的。 心思更灵活的,不免想到皇帝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对群臣示恩? 不,是示恩吗?大朝会,进宫来的文武群臣数目过千! 文华殿、武英殿挤得进这么多人同时进朝食吗? 是暂时看管! 宫中禁卫把各门一守,谁出得去? 杨廷和焦急地看向皇帝,只听朱厚熜又淡淡说道:“公侯伯,驸马都尉,四位阁老,九卿,乾清宫赐宴。散朝!” “……臣,谢陛下隆恩。” 杨廷和的请奏没有得到正面回应,但现在御座正要被撤去。 从皇帝登基后,他们将要第一次踏足奉天门之内。 是大朝会之后的赐宴,在刚刚遭遇火灾的乾清宫。 既然能在那里赐宴,想来火灾并不严重? 为大朝会准备的卤簿大驾已经在往乾清宫移动,文臣武将中有资格的人,一同互相交换了一下眼神。 公侯伯加上驸马都尉,人数一下子是超过四个内阁大臣加九卿的。 但谁也不认为去那里是要打起来,但又一定有什么不方便在这里说的,不方便在这里发的火。 杨廷和反而松了一口气,有什么事私下里商议好,那是稳重的表现。 阁臣和九卿这等人物,不至于没脑子。 “阁老,陛下赐宴,起居注官是否……”严嵩赶紧上前问道。 天子会出现的赐宴场合,起居注官按规矩是要出现的。 严嵩岂能不抓住这样的机会? 杨廷和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点头。 “今日之事,慎重落笔。”他凝重地叮嘱着严嵩。 “下官明白!” 和刘龙起随这些大明最顶层的文武群臣一起走入奉天门内的雨中,严嵩的心却火热无比。 前方,会是怎样一段让杨廷和也叮嘱他要慎重落笔的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