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倒霉蛋
这不是,随着夜幕已经深沉了,两百个红甲的八旗鞑子们,在满洲第N勇士,多尔衮手下的牛录章京带领下,朝远处的遵化县城摸了过去。 夜幕下,两百个八旗红甲兵鞑子们,小心翼翼的行走在地面上,个个都是全副武装啊,身上穿着厚重的盔甲,是三层的甲啊,里面是一厚锁子甲,再加上一身铁甲,外面,又套了一身的棉甲! 这家伙,一身负重数十斤啊,再加上刀枪,还有弓箭之类的零碎,人均负重估摸着都快上百斤了! 就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提,眼下正处于初秋啊,这温度可不是太低,常温也就是十几度吧,穿特喵的这么厚实,搁正常人就是不动弹,都特喵的得出一身的臭汗了。 可是,满洲鞑子们却不同。 简直比大牲口都吃苦耐劳! 这么重的负重,再加上那汗珠子跟下雨似的往下流,愣是眉头都不皱,大步的扛着弹子朝远处走了过去,走的还蛮快呢。 而且,夜幕成为他们最好的掩护,根本就发现不得他们。 所以,这些鞑子们是无所畏惧啊,就想着等会一爬上城墙,然后,凭借着自已在东北的深山老林子里面磨练出来的一身本领,在城墙上面大杀四方,然后,把那些个汉人尼堪们的脑袋给犹如杀鸡屠狗一般给砍下来之后。 夺下城门,随后,放自已家里的大军进来一通的抢劫! 顺便,再睡上几个香喷喷的汉人女子。 正当一众的八旗鞑子们正想着美事的时候,突然间,有几个八旗鞑子只感觉自已的脚下一空! 随之,扑通一声,特喵的,便只见到十几个八旗鞑子们一不小心,便特喵的掉进坑里去了! 剩下的鞑子们一看,便发现特喵的不对劲了啊,但只见到他们的面前,不知道什么时候,竟然特喵的出现了好几个大坑,这坑吧,搁战场上有个学名,叫做陷马坑! 当然了,此时这陷马坑就有些“不务正业”了。 竟然不陷马! 陷人了! 搁的一众的八旗鞑子们都有些懵逼了。 不过,上面的没掉坑里的呆住了,下边的掉坑里那十几个就有些特殊了啊。 嗯,陷马坑自然不会仅仅只是一个深度两三米的坑了——两三米这个高度,一般情况下体质不是太差,是摔不死的啊! 但是再把坑挖的深点? 那不累的慌? 所以,陷马坑的底下,往往会插上一些个尖细的竹刺,甭看这玩意是竹子制作的,可是,戳到人身上,照样是一个窟窿啊。 照样得流血,照样得死人啊。 不过,八旗鞑子们终究是皮实耐操啊! 这不是,就有好几个,没让摔死,相反还活蹦乱跳的呢,正搁那挣扎呢,看的是没掉坑里的那个牛录章京一阵的心急,如果不是自已不敢跳到坑里边的话,就特喵的直接的挥刀把几个货给砍了! 因为,这几个八旗鞑子们在掉坑里后,虽然也受伤了,但是,暂时是没生命危险的,所以,正搁那叫唤个不停。 一叫唤,就尴尬了。 城墙上的守军不是傻子啊,听见外面有几个满洲鞑子在那嗷嗷的跟野兽似的瞎叫唤,能不反应过来? 这可不是东北深山老林子啊,这是京畿一带,繁华的很呢,搁后世那是首都经济圈! 能有野兽出没? 准保是城外的鞑子来偷袭,然后掉到陷马坑里面去了! 遵化县城的县令名叫宋文远,是个倒霉蛋! 之所以说他倒霉,纯属是因为,他是崇祯十三年的进士! 按理来说,高中进士,光宗耀祖,那可是值得高兴的事啊,可是,宋文远的运气不好(主要是因为他学习不好,比不是那群学霸们)他考科举,中进士纯属是侥幸,侥幸在三甲的倒数第二名,列了个名字罢了。 这倒也罢了,随便补个县令,到地方上捞银子就是了呗。 可是,宋文远他有些特殊,他是南直隶人,但是家境却不是太好,所以,没银子通关系啊,吏部那边也没人照顾,便被发配到了遵化到县城了! 遵化要搁大明朝往常的年月,那是好地方,天地脚下,富庶异常。 当上几年知县,准保能够捞上几万两银子,风风光光的回家置田产,盖宅子,可是,现在大明朝的光景不行了,连带着遵化也不行了,反正,就拿崇祯年间来说吧,鞑子入寇,不知道打破了几回遵化了。 遵化的县令,也不知道让砍了几个了! 有的是让鞑子砍的,有的是让朝廷给砍的——地方官守土有责啊,县城丢掉了,还想活命? 所以,对于宋文远来说,他的命是一点也不好。 尤其是得知鞑子要入寇的消息之后。 有那么一刻,他甚至想直接的带着自已积攒下来的一些家当,几百两银子,然后匆匆的跑回南直隶老家就是了。 可是问题在于。 他跑不啊,他敢跑,崇祯皇帝就敢砍他的脑袋! 这话可不说说,大明朝现在再垃圾,可是砍他一个小县令的脑袋,还是绰绰有余的! 所以,在崇祯发来了京城一个营,五百人的部队来守遵化的时候,宋文远是仿佛见到了亲人一般。 是竭力的配合啊。 也不敢不配合——人家要是打不过,直接的跑了,照样没事,可是你个县令要是跑了,那就特喵的得上断头台了。 所以,对于宋文远而言。 他的命,就在这些京营士兵手上。 就在那个在他眼里面有些“跋扈的武夫”孙二手上。 自然是处处配合,把城里的青壮组织起来,就连他一个县令,堂堂的七品官啊,还是文官咧,竟然归一个武夫,还是没有品阶的武夫统管! 不过,孙二虽然是个跋扈武夫。 却还是让宋文远,以及遵化城里的百姓们,安了一份心。 因为,自打孙二带着一个营的京营精兵们赶来之后。 整个遵化城,便进入到了一种紧急状态,城里的百姓们,青壮都被组织了赶来不说,还修建了许多的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