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最后的突破
有些学者从七个方面,从结果来倒退因果。 当然,两者也有些区别。 而明朝一直是最大的贸易市场,商品远销世界。 可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大明江淮地区并不缺乏。 全球私有财产历史最悠久之一的印度,十八世纪就在接收英国的纺织产业,并且观察、学习和效仿英国的社会,可耐人寻味的是,印度并没有取得伟大的经济成就。 同样耐人寻味的是,后世不少研究者们倾向于问,为什么在十七和十八世纪,仍然拥有超过世界水平,具备卓越纺织、炼铁技术,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市场繁荣经济的中国没有发生工业革命呢。 因此简单地把工业化失败归咎于精英阶层的既得利益保护和榨取性制度,这些制度学派所深信不疑的东西,因此他们提出东方文明自古就是落后的等等,收获了不少的信徒。 可这些推论,是不能令人信服的,甚至是误人子弟的。 所以朱高炽来到大明后,并没有采取那些制度派学者提倡的理论,相反,新世纪在伟大成就的结果上,诞生了一批新的学者,提出了更结合实际的各种思想理论。 比起前者,后者更要脚踏实地,听起来不再那么虚幻。 并且能让人恍然大悟。 因为道理要贴合实际,假传万卷,真传一句话,往往一句真传,就能让人们醒悟。 所以那些新世纪以前,民间非常流行的关于西方的各类宣传口号,逐渐不被人们信服,并且内心开始厌烦这些空洞的东西,开始了自己的思考。 春和宫。 书房。 书架上摆满了书籍,大量学者们的论文,以及各项的数据报告,贴了醒目的标签,让朱高炽可以准确的找到自己想要的资料。 大明是个大一统的社会。 原本的历史上,在粮食产量发达的基础上,人口其实已经有了大爆发,只不过明朝的制度,以户为征收对象,所以并不追求人口的统计。 如今的大明,特别是大明的北方,以倭国和高丽为主要流入妇孺人口的地区,导致北方的人口激增,加上富余的粮食,带来了新的概念。 例如北平行省,最新的人口统计,大概已经超过了八百万人口。 这个数字让许多人惊呆了。 其实对比历史上的未来,又不算那么离谱。 例如1734年至1753年,十九年的时间,全国人口增长了四倍。 这当然不是生育率导致的,而是新的政策导致的变化。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的爆炸增长,直接一根直线的图谱,才是生育率导致的令人不敢相信的事实。 人口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潜力。 同时。 社会发展不能追上人口数量的增加,那么良药就会变成毒药,中国自古以来的大一统传统农业社会,可以说大多数亡在这副毒药之中。 不是政策可以调和的,需要的是生产力的巨变。 自古以来,生产的土地一直在开拓,先民们极力解决这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可无论任何方式的变革,都无法让生产力追上人口的增长。 明朝亡在社会经济破产。 那些其余的现象,例如官员贪腐,乡绅兼并土地等等,哪怕是王朝盛世的时候,也并不缺少此类的现象,所以并不是导致明亡的主因。 哪怕政治清明,吃不饱饭就是吃不饱饭,仍然无法避免大明的灭亡。 朱高炽敲击着桌子。 把大明从传统农业社会变成工业社会,一直是朱高炽要做的事情,成果很喜人,可大明的体量太大了,以及当下的社会现象,带来的大量新生人口,已经成为了很大的难题。 不解决这些问题,大明仍然是传统农业社会。 特别是当下。 大明的市场太过繁荣,大明的商品没有竞争对手,商人们并不需要历经艰辛的去当中间商,直接坐在家里都不愁找上门的定单。 濠镜兴起的商行非常的繁荣,可也止步于此。 只有很少的商行,才愿意离开舒适区,冒险前往南洋诸国。 大明的体量太大了,想要进行质的飞跃,目前的阶段,已经进入了瓶颈区,越过这个阶段,大明的社会才能继续高度发展下去。 否则就会停步不前,面临各式各样新的问题。 简而言之。 让科学的发展,追上应用技术需求的地步,也就是机器生产机器的社会,当到了这一步的时候,大明的工业化社会,才算得上真正的成功。 需求。 需求是最大的难题。 创造需求,推动社会发展,跳过马尔萨斯贫困陷阱社会理论,是后世 十五世纪初的大明,实际人口占比世界的四分之一,这并不是高光时刻,最高光的时候,也不是汉唐在世界的三分之一占比,而是宋朝的百分之四十的占比。 也就是说来十个人中,有四个是汉人。 从元朝开始,汉人在世界的占比,每朝都在下降。 所以元朝是个分界岭。 元朝以前,汉人在世界人口的占比一直在提升,元朝之后,则一直在下降,明朝是个拐点,最高比例恢复到了百分之三十五,可很快又下降了。 清朝时期人口虽然暴增,世界人口同样暴增。 因为世界获得了美洲的高产农作物。 很多人说美洲高产农作物并不是清朝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属于罔顾事实的说法。 因为美洲高产作物在世界的普及,导致清朝和世界的人口都开始暴增,世界人口从五点六亿增长到一八零零年的十亿,到一九零零年更是变成十七亿,世界人口也足足增长了两倍多。 清朝最大的缺点,是没有跟上世界的发展,导致东方文明落后于西方文明,乃至后世中华民族仍然要为此付出弥补的苦恼。 否则西方有胜利者不被指责的名言,东方也有成王败寇的说法,清朝也不至于成为很多人痛恨的对象。 朱高炽又翻遍了学者们送来的调研报告。 除了各地产业的冲突,最让人惊心动魄的是新生人口的占比。 北平的学校都供不应求了起来,更不提其他的地区,解决学校的问题,不光是大明的税赋承担不了,就算大明拿得出这笔天量的资金,也没有这许多的教谕。 还不提满足这些新生人口所需要的资源消耗,以及新生人口长大后,对社会产业的冲击和新的生计需求。 不能解决这些现象,当十年后问题集中爆发,就不是朝廷可以解决的难题,也就是又陷入了死循环。 以大明的人口体量,西方的殖民道路是走不通的。 唯有生产。 殖民让西方富裕了起来,可让西方文明强盛的,是他们在殖民地建立的生产,特别是美洲地区,大量西方百姓们通过生产,兴起的一个又一个的城市,才是他们的根基。 想到后世发展的道路,朱高炽脑海里,有了一条关乎大明未来的新的计划。 —— “以波隆多罗阇为首的军官,仿造我大明的军队,编练了一支新军,不过规模不大,大概只有两千人,可是此人在暹罗威望很高,连国王也支持他。” 杨士奇说道。 南洋最大的问题,除了缅甸就是暹罗。 大明禁止暹罗吞并素可泰王国,可暹罗方面趁着的大明西征的时期,仍然彻底吞并此国,让大明在南洋的威信大失,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对暹罗动兵的呼声,朝廷的声音并不小。 相反。 面对高起的战争意志,反倒是太子殿下极力延缓,如果不是太子殿下,大明的军队早就踏上了暹罗王国,哪怕暹罗王国表现的很恭敬。 包括高丽南王,乃至倭国等。 大明内部鼓吹战争的将领并不少。 朱棣有些为难。 不光是南洋,帖木儿汗国的旧势力也开始卷土重来,从加滋温和伊斯法罕等地区,骚扰马什哈德地区,并且规模越来越大。 看来这些年的时间,这些势力不但没有消亡,在西方还获得了很好的补给,敢于试探明军的统治。 加上明军在当地推行新的教化,地方的矛盾并不少。 要不要重新西征,朱棣一直在考虑中,只是有些事情耽误了,特别是皇后的离世,让朱棣很是伤感了不少,最近才走了出来。 如果要对南洋动兵,暹罗并不是小国,需要投入不少的精力,以防战败的危险。 特别是战争后的治理。 长子很是不同,他注重治理,而不是一味的征服,导致朱棣有许多的顾忌。 打仗必须要有收获。 哪怕是西部也是如此,挤也要挤出水分来。 所以这些年来,大明的动兵每年都在发生,特别是出征塞北地区,收复交趾之战,以及万里之遥的西征,更不提“小规模”的战争,例如出兵协助倭国大内氏,出兵琉球匡扶王室等等。 可大明的发展,不但没有因此停下来,还保证了民间百姓的生产。 其实大明的现状,朱棣已经很满足了。 不知道为什么。 老大仿佛被什么未知的烦扰困扰着,在朱棣看来,实在是有些杞人忧天了。 不过朱棣有时候又会思考,是不是老大看得更远,看出了未来的忧虑,所以才有如今的焦虑呢,反正老大的心思,朱棣猜不透。 犹如北平的时候,谁也没有察觉军户制度的隐患,唯独老大看了出来,认为军户制度已经有了破产的苗头,所以从军户制度入手,改变军户的生活状况。 老挝的地理环境更加复杂,可老挝宣慰司总体上服从大明的管理,并没有太大的麻烦,而老挝并不在杨士奇的管理下。 杨士奇想要尽快回到中枢,他脱离朝廷太久了。 可暹罗的事情,太子殿下一拖再拖,拖得杨士奇心里没底了,期盼的看着皇帝陛下。 朱棣不置可否。 两父子碰头在御园。 “父皇想要亲征的话,还是去西部吧。”朱高炽听完后,缓缓的说道。 朱棣愣了愣。 自己还没决定要亲征啊。 亲征西部可不是享受的事情,那几年的吃苦与单调,让朱棣有些受不住,可是呆在京城也很无趣,他也不想和儿子争夺治国权。 也不好意思去争,儿子做的太好了。 不过呢。 朱棣心里又有些痒痒,除了欲望方面,也有考虑西部地区需要他,自己出征从各方面都能获得最大的好处。 “你不是不支持西征的吗?” 朱棣忍不住好奇的问道。 朱高炽笑道:“此一时彼一时。” 以前西部地区荒凉无序,明军很难得到收获,这些年大明在西部地区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以及迁移人口去当地,正是收获的初期,岂能容得破坏。 否则这些年来的苦功就白费了,所以反倒是要保障西部各都司的安稳,不让当地百姓受到战火的波及,把战争拦在国门之外。 而且朱能和张辅等将官呆在那里的时间太久了,容易形成山头,不利于朝廷的稳定,也需要调他们回来。 可目前的形势又不能调走他们,那么大明的皇帝亲自去坐镇,不失为上策。 不过也是因为朱棣的原因。 朱棣的才能,以及他的身份带来的优势,弃之不用太过可惜。 见状。 朱棣知道自己又要离开京城了,不过这一次的动静远不如上一次,朱高炽同时招来了各部官员和大明工局,以及各学者们。 西部要小打,南部要生产。 朱高炽提出了一种新的政策手段,大明的十年大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