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这个人是郡王听说老太太在给琅妹妹找人家后给我说的,”贾琳笑道,“姓赵,名良之,是已故典仪赵曾的独子。” 老太太皱眉道:“那他现在靠什么过活?” “老太太放心,这个赵良之年方十五,今年刚中了秀才,与宝玉可以算是同年。他家祖上也是清贵人家,祖爷爷当过内阁学士的,现在虽然家道中落,却也有良田千亩,却不用为吃穿发愁。且他没有兄弟,只一个姐姐也早就嫁到南边儿去了,又没了父母,琅妹妹一嫁过去就当家,夫妻两个正是互相扶持呢。” 老太太听说上面没有婆婆,下面没有妯娌,便点点头,心里满意极了。贾代善却皱眉道:“他小小年纪就没有父母教导兄姐扶持,虽然嫁过去没人肘制,可也就代表这赵良之没人管得了了。若他走了歪路,可也就没人可以管教他了。” 贾琳摆摆手道:“若是这样的我也不敢说了,这赵良之是个极有孝心的。赵家原也是个大族,也有自己的家学。家学里头是他一个中过举的叔祖在管着,给过赵良之许多关照。今年他考上秀才后,说是自己没有长辈教导,而叔祖也没有子孙孝敬,便把他接回家,两人一起过活。” 贾代善点点头,且不论他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在这个讲究孝悌的年代,他能把一位长辈接回家管着自己,本身就说明他能约束自己。只要有自制力,就不用担心他做出什么太过的事情来。现在只需要见见这个孩子,确定他的人品,亲事就可以考虑了。 “什么时候让我见见他罢。” 贾琳忙应道:“我回去就跟郡王说,让他安排一下。” “沉郡王跟他很熟?”贾代善奇怪地问,这两个的身份也差太多了吧? 贾琳的脸有些红,道:“您也知道,我们郡王是个爱玩的,赵家的庄子却与我们一个避暑庄子在一块儿,我们去消夏的时候却碰上了,不知道怎么这赵良之却投了郡王的缘,两人年纪相差这么多,倒成了莫逆之交。” 贾代善点点头,要说以水淳皇子的身份,要给一个工力名不过是小事一桩,可这赵良之却没有借他的势,反而自己参加科举,倒是个知道进退的。水淳知道避让,以后大概不至于因为皇位出什么问题,他与水淳交好,若是当官,哪不怕借水淳的势,仕途也能较旁人平坦些,若是科举不中,那些田产也能保他一生无忧了。如果人品也好的话,倒真算的上是个良配了。 贾代善现在所担忧的,不过是怕他像宝玉、贾蓉、冯紫英一流,自认风流,这种人再有才华再有前途,也实不是良配。再者若是贾雨村一类,那孙女儿还是留在家里别嫁的好,免得被这忘恩负义之人给糟蹋了。 从这儿看,宝玉那怪癖其实大概是像他祖父了,难怪原著里老太太曾说宝玉是最像他祖父的一个。 过了两日,水淳还没安排那赵良之来见贾代善,贾政却接到消息,说薛家大姑娘定了亲,定的人家也是皇商,却是昔日与紫薇舍人齐名的陈家的长房二孙,今年十四岁,名叫陈齐的。 贾家与薛家的关系已远,且只是定亲,众人便不理论,只贾代善有些惊讶。这陈家在原著里似乎没出现过,这两家到底是怎么牵上线的? 不过他很快就没时间去管闲事了,水淳已经跟赵良之说了这事儿,并安排了时间让他亲自看一看这个男人是不是适合当他的孙女婿。 方法很老套,水淳在酒楼中订了相邻的两间包间,这包间不过是用薄板隔开,如果是刻意,隔壁说话能听得一清二楚。贾代善便坐在隔壁听着水淳刻意引导赵良之说些将来的打算,会如果对待妻子等话。这时候的人,自然没有谁会说不纳妾啊什么的,只听得他不把妻子当物件,也不在意嫡庶,喜欢温柔女子之类的,便假作巧遇地敲开了他们包厢的门。 这本是他们计划之外的举动,水淳一点儿也不作假地惊讶问道:“老太爷,您怎么来了?”一边说,一边赶紧起身扶了贾代善坐下。 赵良之一看便知道这便是荣府的老太爷了,忙离座行了礼,等贾代善发话才坐下。贾代善也是一时兴起,想近距离接触一下这个男孩,看他是不是那种言行不一的人。 聊了一会儿,又吃了酒,贾代善这才满意地离开了。赵良之也知道老太爷这是为了孙女儿来相看自己呢,耳根便有些发红,又有些紧张。他早听水淳说过那个女孩有多么漂亮,多么温柔了,心里也对这个女孩产生了向往与期待,只准备向叔祖父报备过后就请媒婆上门去提亲。不想今天在这儿遇见那个女孩子的祖父,心里便有一种见岳父的紧张与羞涩,几乎不知道要怎么说话了。 水淳见状,心下倒为小姨子松了口气,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别紧张,我看老太爷对你满意的很,你回头便让媒婆去提亲就是了。” 赵良之脸涨得通红,又担心地道:“老太爷这样心疼孙女儿,只怕会舍不得她跟着我受苦。” “你就把心放回肚子里吧,老太爷可不是那嫌贫爱富之人。况且你家里虽然谈不上多么富贵,衣食无忧四字总还是做的到的。” 第二天,京里有名的媒婆便上了荣府大门。这媒婆是经常给京里这些豪门贵族做媒的,进了荣府也是一点儿不怯,满脸堆笑地把来意说了。老太太与大太太与听老太爷说过昨日的情景,心里也是极满意的,当即便同意了这桩婚事。接着便是换贴、送定礼等等,至于婚期,由于双方都还小,便商定等贾琅及笄时再议。 这个时候不比现代,定了亲那女方嫁过去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了,贾代善自是大松了口气,只待过两年给贾琼也找了人家,他就可以完全放心了。至于贾瑶,有他在,可能让她读什么经书出什么家么? 这时候的六礼什么的比古时要精减了好些了,可还是繁琐的很,都做完时也到了过年的时候。待过完年时,朝庭就发下旨来,太后六十大寿,普天同庆,今年便开设恩科。. 宝玉对乡试是完全没有把握的,不过贾代善却说:“我也没指望你今年就能中举,不过是去看看乡试到底是怎么样的,把那气氛感觉一下,读起书来心里也有个计较,三年后再下场也更有把握。”见宝玉愁眉苦脸,又道,“你若是觉得家里太吵闹没法静下心来看书,就让你给你收拾个庄子,去庄子上住几个月。” 宝玉无奈,只得抱了书苦读。不说中不中举,至少这四书五经总要读熟了罢,不然上了考场看到题目,连是哪本书上的是什么意思都不知道,还谈什么破题? 好在他也是个聪明的,祖父与夫子都抓的紧,身边又没姐妹与丫头与他玩笑,这一认起真来,进步倒是极快的。学里的老先生连连夸奖,说恩科虽然没有希望,下一科要中却没有太大的问题。 姑娘们生活在园子里,与宝玉的关系感情也就与贾珠贾琏一般,并不像原著里那样亲近。她们也忙得很,上学、做女红、学管家……贾琅自小跟着嫡母学着处理家里的这些事务,虽然性子还是温温柔柔的,却不像原著里那样连乳母都要欺负了。贾代善总是担心她的性子,却不知道自己只是被原著影响,太小看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