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耽美百合 (红楼同人)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
   贾赦本来还想替东宫摇旗呐喊表衷心的,但是老母亲病重这事儿又让他走不脱身,甚是遗憾。   宝玉认为,本次科举到底有没有舞弊不重要,重要的是本案的背后推手——无外乎就是七了,他本就是因为从前勘破一场春闱舞弊而得封一等郡王齐郡王的。现如今科举起风波,朝中、民间很大一部分人都呼吁陛下起用齐郡王调查此事。   如是,代表的意义不容乐观。齐郡王三四年前风头很生,不过近来却显后劲不足,如得权柄再被起用,于东宫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但是天塌了有个子高的顶着,老皇帝顶着最大的压力,东宫太子顶着最大的火力,齐郡王使着最大的努力,江苏的吴郡王铁血之名犹在,又有盐利,还算是超脱。   陆陆续续听了几耳朵,今儿说这个举报谁谁了,明儿又有某某说前日的那是诬告,后天又冒出什么行贿的铁证等等,整个京城如沸水锅子,闹个不停。   三月,贾政去信与林如海替自己不成器的次子求娶黛玉。   然而宝玉并不知道这一回事,确切地说,他知道便宜爹年后肯定是要把这事儿落实的,但是作为当事人,前期的事宜和他并没有什么关系。只是发现最近林姑父给自己来信有点多啊,还问了自己这些年身边伺候的人的情况——什么情况来着?好像是岳父考察女婿哦!   然后他就专心——卖昆布了。   没错,三月,昆布到了可以收获的时节。这玩意儿没被宝玉用位面交易平台换来的好东西们开了后门,所以效果并不很神奇,但是产量方面,即便没开后门也是非常可观的,每一条都是又肥又厚又粗/长……   “这玩意儿要怎么弄起来吃?”十六看着宝玉带来的昆布,墨绿墨绿的,怎么看也不能比海蛎子好吃。   “炖排骨吧。”宝玉也是随随便便就吩咐了菜谱。   于是初一叫厨下的人照做。   晚饭十六是留着宝玉吃的:“你说,我给我儿子取个啥名字好?”十六的嫡长子都快满月了,现在还是浑叫着大哥儿。   宝玉抬眼看看十六:“反正你说的和我说的都做不了准,陛下一定会赐名的。”   “这昆布炖排骨也就一般般哎,并没有很好吃啊。”十六尴尬地转移话题:对哦,儿子的命名权都不在自己手里。   宝玉点点头:“昆布的药用作用比较大。至于食用么,顺便而已,反正这东西很好养,晒干之后也易于保存,海蛎子已经是暴利啦,昆布就顺带种种便是。”   “只是外头的人真可恶,尽是恨不得看你闹笑话的。”   宝玉无所谓笑笑:“谁叫殿下不拘一格降人才呢?连我这样的白身也能做正五品,可不是要遭人嫉妒了么?”   “行吧,你看着办就是了。”十六就是挂名的合股,啥事儿也不干,就负责挡苍蝇,“对了,今年该回淮安了吧?”   “快了,把养殖区的事情交代一下,之后偶尔去看看就行了。”现如今听汪小鱼说,隔壁有些村里已经有人开始悄悄收海蛎子围起来自己养的,不过汪家村的人一开始没敢这么做,而是叫汪小鱼试探了贾大人的口风,得了准话才敢放心养海蛎子——毕竟贾大人的养殖区就在汪家村旁边,去年对咱们村也是多加照顾的,多少人家因为养殖区增加进项了?做人不能不懂规矩,先来后到的道理还是得讲的。所幸的是,贾大人大气的很,无所谓汪家村的人也搞起海蛎子的养殖,只是说距离自己的养殖区稍微远一点,以免日后收获的时候发生扯皮的事情。   又有,宝玉吩咐了三更四更,今年养殖区的海蛎子繁殖之后,也可以分一部分小海蛎子去外头养——因为养殖区范围有限,再增多,密度多大,反而不利于海蛎子的生长。   这对于附近十里八村的人来说,无异于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情了,因此他们还有些犹豫呢:贾大人真能把一两银子一个的海蛎子苗给咱们?   汪小鱼纠正:一两银子一个是日后长大的售价;再有,贾大人也不是免费送的,要领养、分养的都得立字据,照规定办事才能拿到海蛎子苗,怎么就不可能了?   不过凡事总有第一个敢吃螃蟹的,在和汪小鱼确认过确实可以借贾大人那里的海蛎子种苗之后,又细细打听清楚了收获期需要付怎样的代价,去年二十人的建工小队领头的拍板:咱们干了!贾大人的养殖区都是咱们建的,如今依样画葫芦再建一个,没道理会养不好,要搞就搞大的。   于是沿海轰轰烈烈地开始了海蛎子的养殖事业,倒是昆布——没啥人愿意去养,因为贾大人的昆布上市之后卖的价格也不过尔尔,私下还有人说:贾瑛这是失策的云云。   当然,能说宝玉风凉话的都不会是海通镇附近的百姓,毕竟他们感激宝玉还来不及呢。   三月底,老皇帝给十六儿子的赐名下来了:单名一个旭字。然后十六给他儿子取了个小名叫亮亮——不过一般也没几个人可以这么喊他。   五月里,昆布的销售情况突然变得火爆起来,许多外地的客商纷纷来射阳收干昆布。   “怎么回事?这是怎么回事?”   一开始,外地的客商还不想说原因的,就怕说了之后贾大人这边养殖区要提价了,但是后来来的外地人多了,总是瞒不住的:原来,这昆布啊,能治大脖子病!   总的来说,除了沿海一地,其他地方的大脖子病都挺多,本朝初有医者配出了四海丸,说是专治有疗效,但是药毕竟是贵,不是人人都吃得起的,反正脖子粗一点也没事,忍者吧。遂各地大脖子病的情况并没有得到遏制。   等三月里,有客商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弄了点干昆布——他们那儿地处中原,没啥海味,带点干昆布给家里人尝尝鲜也是好的。   便是吃了一阵子,哎嘿!家里原先有大脖子病的老娘居然好了——在此说一句,他能行商就表示家里不穷,老娘纯属是因为年纪大了耍脾气不肯吃药才拖着大脖子病不会好的!   又一打听,自己送了几家干昆布的,原先但凡有大脖子病的,都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善。这客商还有些不确定,拿家里干昆布去找有患大脖子病的人家试验了,这一试,心里就有了底。   这样的情况不只在一地发生,经过两个月的酝酿,终于在五月,射阳县海通镇汪家村迎来了昆布的销售高峰。   对于三更四更报来的情况,宝二爷竟然未卜先知一般地早早就给出了批示:不涨价,不限购。这叫两个如今能够独当一面的小厮越发敬佩宝玉,也越发不敢对差事掉以轻心。   如今汪家村的人赚钱的模式就是:客商买了昆布,需要晒干的自己雇人(养殖区人手不足,没那闲工夫,汪家村等附近半劳力还多的是),晒干过程中,汪家村人拿着“包子(孢子)”问三更怎么办,三更说了,大人吩咐既已售出,就概不论了,随便你们怎么弄。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