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耽美百合 (红楼同人)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
   这……好像确实是没有明文规定。   “太子殿下此言差矣,大明律中虽无律法规定,但是从前朝到本朝,自科举开考以来,从未有皇室宗亲参与。皆是因为天家子孙本就有前程,又何必与寒门学子争夺入仕的机会?若教天下人知道,怕是引起读书人的不满,乃至民心不稳啊。”卫阁老走出一步,以一副老臣的姿态发言,看似好意提点太子殿下所言中的疏漏,实则不动声色地代表了读书人一回,卫家原本就以世家自诩(虽然之前一直都是二流的),但是随着前朝战乱一些一流世家倒下,到如今,卫家已然成为世家清流中的领头羊了(虽然这一群羊的数量其实很小)。   蔡阁老只是愣神之间,就被卫阁老抢了先发言的机会,然后这位弃武从文的最年迈的老大人想了想:【太子殿下才入朝两个多月就敢在这么大的事情上如此旗帜鲜明地发表意见,应当不是任意妄言的,我还是静观其变吧。】   卫阁老把矛盾上升到民心的地步,叫水旭一下子被噎住了。   礼部侍郎周世安身为太子太师,在东宫表明立场,并且旁观悄悄揣测了圣意之后,毅然决定站太子殿下这一边:“臣以为,卫大人此言过于危言耸听了,我大明从太初元年起,共开文科含恩科二十场,其中录取人数最少的一年乃是太初四十二年,三甲进士六十五人,其中真正农门举子七人,另五十八人中,家世最好的,若是臣没有记错,乃是卫大人嫡次子,另有蔡大人的孙子、钱大人的侄子……又有武科含恩科共十九场,几乎每一场录取的武进士超过大半之数都是将门之后,最叫人记忆深刻的便是荣国府自贾瑛贾大人和后来的贾环、贾苒等等。卫大人若是硬是要说宗室皇亲参与科考是夺了百姓之机会,下官……是不敢苟同的。”   十六坐在最上头,一听周世安这么说便乐了:【这许多年下来,终于还是有人了解朕欣赏的上奏方式了。就该这么来么,不管什么事儿,有理有据摆出事实和数据,才是最能说服人的。亮亮(太子殿下水旭的小名)啊,且还需要好好学一学。】   难得地,林如海在卫阁老哑火之后也站了出来,当然卫阁老是绝对不会承认自己一下子被周世安这厮的数据给砸懵了的。   林如海不疾不徐地说:“纵然周大人分析得有礼,可是百姓并不愿意费心思听取这些,即便朝廷张榜公布,一时间也难堵悠悠之口,民间流言起,于社稷不利。”   “是啊是啊……”   “林大人说得对啊。”   “百姓见识浅薄,万一不能理解其中意思,定然是要误解了朝廷的,那就不好啦。”   下头附和者众,言之凿凿都是为了朝廷名声,仿佛……   “佛笃定之后的科举试就一定会有黑幕,会失信于学子们呢?陛下,臣有所不解。”宝玉微微躬身拱手出列,“既然大明律有言‘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缘何故‘宗亲有才不得以科举甄选’?”   第455章   贾瑛出列之后,朝中百官首先想到的是:【这是女婿要和岳父对着干了?】   其次才开始认认真真地听这位才走马上任没多久的太子太傅兼兵部尚书——即刚从武将转为文官的贾大人(能)有什么高见。   当他们听到贾瑛从大明律开始论述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一条起, 面上的惊讶就没能收住:【这位贾大人, 从前不是这样子的, 他他他不是最爱用数据说话么?哦,是了,方才周世安已经用了这一招来支持太子殿下, 现在他若是再用数据分析, 且不说落人之后, 观点无新意, 单单这么详细的科举数据, 就不是一个礼部之外的官员在短短一天之内能够收集到的。不过……身为武将把大明律倒背如流也是一件很了不得的事情了吧……】   众人一边想着,一边努力回忆大明律, 然后拼拼凑凑发现, 贾瑛说的, 居然一个字都没有错!   被宝玉强大的律法背诵能力给惊呆了的众人,不自觉就开始跟着宝玉的思路走了:【对啊, 既然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了, 为什么王子不能参加科考呢?这感觉确实有点说不过去。】   卫阁老一看到贾瑛出列,顿时就来了精神, 好像方才被周世安一连串数据砸晕的人并不是他一般:“贾大人此言差矣, 君王之下唯士大夫、宗亲与勋贵,国之君者,当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王子怎可与庶民同?”   宝玉定定地看了卫阁老一样, 忍不住在心中叹了一口气:【这位老卫大人,是年纪越大,胆子越大了。幸好蒙省的卫大人与他的亲父兄完全不同。】   但是不可否认,卫阁老如此直白的一句话,还是说到了金銮殿上满朝文武的心坎里。   “卫大人所言有所偏颇了,此时咱们不论治国,单说若王子可与庶民同罪,又怎不可同功?”宝玉依旧咬死那一条。   卫阁老很是气愤,抬眼便看见一旁欲言又止的林如海,顿时没好气地问:“可不知林大人有什么高见?”   林如海的脸色却是不太好,因为翁婿两个明显站了不同的立场,虽未起争执,但是方才驳了他话的,正是他的好女婿。此刻林大人也是纠结的,到底要不要再站出来辩一辩?   还没考虑周全,就被卫阁老点了名字,眼见陛下和太子殿下一同望过来,林如海咬咬牙开口:“微臣觉得,贾大人才是太过天真。大明律中有‘八议’,即议亲(皇亲国戚)、议故(皇帝故旧)、议功、议贤、议能、议勤、议贵(爵一品及文武官三品以上,散官二品以上者)、议宾(承先代之后为国宾者),明明白白规定了八议之中,若是有人犯罪,法司皆不许擅自讯问,须实封奏闻﹐取自上裁,这一点就不与庶民同。另外,贾大人可是忘了,大明律副卷亦有一部赎罪之法,赎罪法有两种,一种是按法律可赎罪的,一种是按条例可赎罪的,譬如太初元年有令,除公罪依条例收取赎金及情节严重的死罪依法处治以外,情节较轻者,斩罪交八千贯、绞罪以及榜例死罪交六千贯、处笞刑杖刑的囚犯每打十下交赎罪银二十贯、苦役流放的罪,苦役每一等折算二十杖,流放三等每等折算一百四十杖。其所罚的银钱均依笞刑杖刑的定额交纳。无力交纳的发配天寿山种树:死罪种树终身;苦役流放各依其年限种树;杖刑,种树五百株;笞刑,种树一百株。伺候历年只因国富民强提升赎罪额度,然越提升,于百姓来说便越是难以承担,所以赎罪一法既存于大明,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便是空话而已。”   满朝大臣又被林如海给说服了一些:【对啊,这些宗亲们虽然说着犯法与庶民同罪,但是身为陛下同族,真犯事了,拿钱赎人也是干得顺手,先皇十五子,现在在黑省种田的那一位庶民不就用如是手法捞出不少为他作伥的人么?啊,呸呸呸呸,怎么突然想起那个倒霉家伙了!现在最重要的,还是看看贾瑛到底打不打算给他老丈人面子。】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