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耽美百合 (历史同人)昏君自救记

第172章

   可惜,最后还是皇帝赢!   所以,宁安能将御花园子里的锦鲤钓上来送去小厨房,弄熟了吃!   太子殿下能将国外进贡的珍奇猛兽弄过来给自己当宠物。   先生们提心吊胆,生怕太子殿下会成为第二个幼年时期的皇帝陛下。   好在经过他们的种种努力(请直接忽视这种脸上贴金行为),太子殿下健康成长了,而且还一天比一天优秀。   不管是读书还是骑射,太子殿下都是尽了全力的,大明后继有人,朝臣欣慰不已。   对于朱载熙来说,每天最幸福的时刻就是宁安大呼小叫,老爹宠溺一笑,至于他自己,躺在画舫上正大光明地躲懒。   这样的岁月一直持续到了自己出阁读书,似乎一下子自己和宁安就长大了。   时间飞逝,长大了的太子殿下的作息,终于恢复到了正常,少了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之后,太子殿下的功课加重了许多,不过这是他愿意的。   杨一清也算是个有本事的,他让太子殿下通过自己的眼睛,看到了属于自己的责任,他要承担的是大明的江山,要背负的是天下万千人的福祉!   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如果没有与之匹配的能力,那么这就是个极大的杯具!   太子殿下终于认真起来了,这让杨一清等人觉得欣慰的同时,也让皇帝觉得悲哀不已。   不过尽管如此,他也没得选择,自己就这么一个儿子,大明的一切都是他的,所以,能早早地意识到这个,皇帝陛下也觉得挺欣慰的。   太子越发地刻苦,皇帝就越发地纵容宁安,几乎是上天入地,都不会拦着的态度。   太子殿下不仅没有嫉妒之心,反而长兄如父一般地,一起地纵容着妹妹。   要不说是能让人人满意称颂的大长公主呢,宁安不仅没有因此而骄纵,反倒是气度俨然,一派皇家公主气度。   所有人都在想这么一个严肃的问题:歹竹出好笋,这不科学!   劣迹斑斑的皇帝陛下,竟然能有两个人见人爱的孩子,真是不科学!   这种腹诽之言也只能让自己苦逼,反正是无法诉之于口的,省的脖子上面的脑袋不保。   十二岁出阁读书,这已经是皇帝陛下刻意压制的结果了,至少比起八岁什么的,日子好过了许多。   杨一清等人终于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个高光时刻,太子殿下的优秀有目共睹,作为先生,这个时刻自然是最骄傲的。   皇帝对于他们的赞赏也不吝言词,好玩意儿也赏了不少。   成就感爆棚!   正德十九年,朱载熙身边来了一位大才少年人。   状元郎杨慎!   阁老杨廷和之子!   号称“无书不读”!   身为年轻人,自然是有好胜心的,作为太子,尽管一直表现的很是谦和,不过朱载熙骨子里的傲气是掩盖不住的。   两人一见面,那自然是另一番的地动天摇!   好在二人都是优秀之人,都是鹤立鸡群的那只鹤,所以出现的并不是敌对,而是惺惺相惜!   当然,双方都是有节制的,又都是有意结交,所以意外地成为了一辈子的好基友!   杨廷和致仕乞休,皇帝陛下将自己的爱女宁安长公主下降杨慎为妻!   让很多人感叹莫名,杨家依旧简在帝心啊!   要知道,公主殿下,可是皇帝和太子爷的心头宝,现在竟然不顾规矩,许给了杨慎。   这是让人羡慕嫉妒杨家!   至于恨,倒也不至于,杨廷和一辈子虽然得罪人无数,不过他身后也组成了一个巨大的团队,现在杨慎接手了老爹的政治遗产,继续带领这些人前进。   有团队的好处,那不是一星半点儿的,目前的杨慎可不尽然了解。   不过他有的是时间。   正德二十五年,皇帝退位,太子朱载熙成为了大明朝的新任皇帝。   真正地坐上大位,成为了天下之主之后,朱载熙似乎才能明白为何有那么多人想要成为皇帝了。   不过可惜的是,这个位置看似风光无限,其实日子要多难过,有多难过。   而且有一个人人称颂的父亲,似乎也不尽然都是好事儿!   老臣们倚老卖老,动辄上皇如何如何,陛下您应该如何如何。   起初朱载熙还听的乐呵,人人称颂父皇,他这个当儿子的,荣耀啊!   可是时间久了呢?掣肘的局面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朱载熙还能乐呵的下去吗?   这个时候他总算是明白了很多书本上学习不到的东西,很多先生们没有教过的东西。   当然,父亲早有准备,告诉了自己很多,为自己准备了许多。   朱载熙在感激父亲一片慈父心肠的同时,也为自己的无能感到羞愧。   志得意满的皇帝陛下终于沉下心来做事了,老臣们也不都是不识趣儿的老东西。   他们的职责完成之后,很多人就选择了告老致休了。这实在是个明智之举,贪心之人往往晚节不保。   朝堂上是年轻人的天下了。   少年天子,生机勃勃的朝堂,即便是不为别的,为了子孙,老大人们也不会占着屁股底下的位置不动了。   朱载熙尽管面对的局面比较好,国盛民强,不过也不是没有危机。   蒙古小王子如今已然成为了一代枭雄,平定了部落间的种种纠纷之后,这位蒙古的新任可汗又来扣边了。   要说朱厚照若是有什么遗憾的话,那么这位曾经的蒙古小王子便是了。   应州大捷之后,虽然为大明迎来了几十年的太平日子,不过没有彻底地扼杀这种潜在威胁,也算是个遗憾吧。   现在好了,朱载熙有机会能完成父亲的遗憾了。   蒙古可汗扣边,正是朱载熙建功立业之时,这位也不是个善茬儿。   杨一清这些做先生也只能将这一切都归咎为上皇的教导了。   他们教给皇帝的可都是“温良俭恭让”,从来没有什么睚眦必报、以牙还牙之类的。   所以说,皇帝如今这样,也只能是上皇的功劳了。   不过对付入侵者,倒也真不能心慈手软,一次性打趴下了,他们就老实了。   尽管有些学究们对皇帝上疏,咱们要仁义宽大为怀,不过大部分的朝臣们还是认同皇帝的策略的。   仁义宽大为怀的老学究们被送去了战场,不为别的,让他们瞅瞅凶残的蒙古人那点儿值得大明将士宽大为怀了。   有一个,算一个,如果能从战场上活下来,你再来和我谈什么叫“宽大为怀”。   皇帝陛下蔫坏蔫坏的,赶路十几天的老学究们面露菜色,现在求饶认错还来得及吗?   现在是不可能的!   这十几位,最后壮烈殉国,皇帝竟然无耻地拿着他们之死,号召百姓入伍,抗击蒙古人!   死了都不得安生!要的就是这种效果。自此,大明朝再也没有人说什么“宽大为怀”了。   对付侵略者,那就是一个字儿:杀!   打疼了,打怕了,他们就老实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