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当然,也是为皇家的名声着想,她不想让人诟病自己的教养。 所以,陪伴着杨慎流放云南,尽管是流放,不过杨慎一家人的生活并不艰难,甚至杨慎都是自由身一样,可以离开云南回川蜀新都老家。 光熙三十年,皇帝退位,步着父亲的后尘,游历天下,来到了云南。 不过没想到,却是回不去了,和自己的妹妹宁安公主一起,溘然长逝! 最后兄妹俩算是解开了彼此的心结,一直不理解妹子的明熙宗也只能长叹,当初若是自己和父亲将妹子宠的更无法无天一些,是不是会更好? 当初若是选择一个吃软饭的家伙,会不会比较好一些? 只是后悔又能如何?已经晚了,不是吗? 杨慎其实早就后悔了,可是后悔又能如何?作为男人,身为驸马,自认为是委屈了自己,尽管位高权重,自己也付出了所有的心血啊。 可是在外人看来呢? 杨慎就是个仗着出身好,有个好爹,又娶了好妻子的玩意儿罢了。 少有才气,以至于他中了状元,杨廷和都不会遭受弹劾的大才子,能没有点傲气吗? 明朝的言官通常都是节气之辈,而且大有粪土万户侯的气度。 对于*没有一点儿好感,即便是首辅又如何?若果真你的子孙科考成绩好,不仅没人夸赞“虎父无犬子”,反而这些人是真能上折子弹劾你,光明正大地骂你“子凭父贵”、“作弊之疑”,像是张居正,王锡爵这样平日里在朝堂上威风八面之人,听到儿子成绩好,都忍不住变了面色。 可想而知,明朝言官的战斗力了。 可恰恰就出现了这么一个特例,当时的杨廷和还是内阁,尽管不是首辅,不过作为帝师,杨廷和的影响力显然不是盖的。 他的儿子杨慎被钦点为状元,言官们屁都没放一个,显然他们也认同杨慎是实至名归的! #论出名要趁早的必要性# 呃,不,这就表明了杨慎的学识和能力是被世人认可的,所以杨廷和才不怕儿子受到诟病,受到影响,支持儿子娶了宁安公主。他觉得自己为家族的发展和壮大找了个大靠山! 可惜的是,时间久了呢? 在朝堂上的攻讦可不讲究什么君子之仪,不讲究不许人身攻击。 恰恰相反,很多人都找不到杨慎的问题,只能从家庭上面攻讦,不就是个吃软饭的小白脸吗? 这种话出口之后,杨慎一次两次还好,时间久了呢? 心理能舒服吗? 怎么可能? 所以他的选择导致了自己的家庭悲剧,不过宁安何其无辜! 宁安至死都没有说过一句抱怨之言,杨慎却是内疚不已。 不过佳人已逝,内疚后悔又有什么用呢? 宁安公主逝世一周年,驸马杨慎病逝。杨慎死之后,新帝恢复了这位姑父的名誉待遇。 不过杨氏一族,自此还是散了,宁安公主的子孙几乎没有踏足朝堂之人,都是飘散各地,过着闲云野鹤的日子。 ☆、第109章 明英宗1 明英宗(1427-1464)朱祁镇,汉族,明朝第六代皇帝。明宣宗的长子,母孙皇后。 宣德十年即位,年号正统,即位时才九岁。即位时有三杨辅佐(杨士奇,杨荣,杨溥),社会尚算安定。 自王振掌权后,政治开始*,塞外瓦剌南犯,1449年在王振的怂恿下英宗亲征,用兵不当导致“土木之变”英宗被俘。 英宗被俘之后,北京的明众臣为稳定人心,立英宗之弟朱祁钰为帝,为明景帝。英宗被瓦剌释放后,被景帝囚禁于北京八年,1457年,趁景帝病危发动“夺门之变”,再次即位,改元天顺。复辟后大杀群臣,包括抗瓦剌的名将于谦。两次在位共24年。 ------------以上,来自百科 重生的朱厚照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半点遗憾也无地在北京城辞世。 不过一觉醒来,他变成了自己的祖宗之一,成为了大明的第六位皇帝,九岁的朱祁镇。 面对如此境况,他惊呆了好伐! #求问死了之后转世为自己的祖宗,怎么办?# 好在这个时候宣宗新死,众人忙着大行皇帝的丧礼,倒也无人得知新皇的这番变化。 朱厚照有足够的时间来熟悉自己环境,了解自己的处境。 尽管继位了,显然一个九岁的稚童是无法睿智地治理国家的。 大明朝的所有大事小情都是由着太皇太后张氏和“三杨”掌控的。 不过这位太皇太后贤德睿智,并没有重用外戚,垂帘听政。 反而和朝中的“三杨”一起稳定朝政,革除弊政,大明有了足够的平稳过渡的时间等待皇帝长成。 至于如今的皇帝,陡然间似乎是长大了一般,让人不由得侧目。 不过这种得逢大变,一朝成长起来的例子倒也不少,尽管大家心存疑虑,不过嘴上却说的好听,国有明主,天下幸甚! 不过这也无法改变“主少国疑”的现实,总归皇帝还太过年轻,将来或许可期。 朱祁镇也知道自己这种情况,他必须要尽快成长,等十五大婚之后,或许才能出头掌控朝堂,而不是由着宦官说什么就是什么。 二十三岁的皇帝说起来也不算是小了,可还是被宦官鼓动,弄什么亲征,一朝将自己给陪了进去,丢人! 老鸦笑话猪黑!朱厚照可想不起来自己曾经在所谓的“八虎”的怂恿下,干了多少的蠢事儿。 现在嘲笑人家一个二十三岁的小少年,啧啧,人都是这般地双重标准啊! 闲话休提。 皇帝现在主要的责任就是跟着先生们学习圣人之言:以英国公张辅、大学士杨士奇、杨荣、杨溥等共知经筵事,少詹王直、王英、侍读学士李时勉、钱习礼、侍讲学士陈循、侍读苗衷、侍讲高谷、修撰马愉、曹鼐兼经筵官,翰林春坊儒臣分直侍讲。并令礼部进仪注,始定月讲,御文华殿,诏以月之九日行之。续定每月三日,日以逢二为期,每月初二、十二、二十二会讲。以二、八月中旬起,四、十月末旬止,寒暑暂免。 然后过目浏览下朝臣们的奏折,了解一下国家大事。 不过要说起来,这位年幼的英宗和朱厚照的共同点么,还真有,都是没有母缘之人。 朱厚照的母亲据说是宫中的使女郑氏,后来死在了浣衣局,朱祁镇的母亲,表面上是贵妃孙氏,因为生了朱祁镇,使的宣宗皇帝废了当时贤明的皇后胡氏,立了孙氏为后,朱祁镇也由此成为了嫡子,立为了太子。 可实际上呢,朱祁镇的母亲据说是不知名的宫女儿,孙氏借腹生子,借子上位。 现在,宣宗皇帝驾崩,孙氏成为了太后,假子朱祁镇成为了皇帝。 这难道就是自己能一朝变成自己祖宗的缘由吗? 发现真相的朱厚照真想掉几滴鳄鱼泪! 朱祁镇还真是个好孩子,对母亲孙氏,孝顺恭敬异常,对于他的弟弟,朱祁钰,也是爱护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