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哈哈!”邺沛茗顺势抱起她,又亲了她一口,“重了不少呀!” “回韶州也好,韶州是我们出来的地方。”陈沅岚道。 “至少他们便不会惦记着瑶儿了。”邺沛茗也道。 “我们何时动身?” “我还得征调兵马,所以得早些动身,你和瑶儿先交代好这边的事情再慢慢过去也不急。” 陈沅岚点点头,旋即脸上有了一丝笑意:“也不知南岭村的大家如何了,我听秀清说如今的始兴县丁口猛增,尤其是你建的渡口,每日往来的船只都很多。漕运好了以后,那儿去浈阳县也方便了许多。” “秀清?” 陈沅岚就知道邺沛茗早便忘了:“是聂秀清,两年前她回乡为她的阿娘立衣冠冢,后回到韶州的时候发现有了身孕,便暂时留在村里养身子,去年便也生了一个儿子。” 邺沛茗记起来了:“朱光卿还为他们的儿子起名明唐吧?!” 俩人闲聊了起来,而小无双不甘被冷落,手中的拨浪鼓摇个不停,好几次还把珠子甩到了邺沛茗的脸上,打得她生疼。她不得不抓着她的小手,威胁道:“人小胆子大,敢打我,我不抱你了啊!” 小无双全然听不懂她的话,而是自顾自地咯咯直笑。宋瑶从私塾回来看见这一大一小笑得开心,叹气道:“被贬官也能笑得这么开心的,也只有你了。” “瑶儿,怎么说话的?”陈沅岚横了她一眼。 小无双见到宋瑶,脸上笑得更加开心,挣脱开邺沛茗便要朝宋瑶奔去。宋瑶还未走过来,看见她一个趔趄便要扑倒,便迅速伸出手去扶住她。松了一口气的同时见她还笑嘻嘻的,不由得嗔怪道:“还笑,等会儿摔倒了可莫哭。” “咿呀……” “这不好么,你不是总瞧王爷不顺眼,如今让你眼不见为净,还不开心?”邺沛茗笑道。 宋瑶耸耸肩:“反正你考虑的总比我想的周到,我只是遗憾要告别同窗了。”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多到一些地方向更多有学识的人讨教,才能融会贯通、增长见识、学问。”陈沅岚教育道。 几日后,邺沛茗和邺南一同为邺无双和邺琛办了抓周仪式,在陈设的大案上,摆满了印章、经书、笔墨纸砚和算盘等物品。 “哥,你让小侄女也选这些东西?”邺南乍舌,女孩子不该是剪刀、勺子等物品才是的吗? 邺沛茗眉毛一扬,说得风轻云淡却掷地有声:“我的女儿,什么都能选!” “……” 乳娘将两个小家伙抱上案桌上,邺无双如今已经能辨别一些物体,而上面这么多的东西几乎没有她感兴趣的。忽然,她看见了隔壁桌有一把由玉珠制成的小算盘,眼前一亮。 两张桌并不远,邺无双又会走路了,当下便趴在边沿上伸手抓了过去。而邺琛发觉自己的领域被入侵,便匆忙地抓了眼前的一支笔,随后睁着圆溜溜的眼睛四处瞧。 众人一怔,纷纷看不懂这是什么操作。不过很快邺南便哈哈大笑了起来:“好,抓的算盘,将来必成陶朱之业。抓的笔,日后必能成就一番锦绣文章,状元及第。” “你也有算盘,你怎么抢人家的?”邺沛茗笑问小无双。 “平日里乳娘教她穿珠子,想必是看见那么多珠子,就感兴趣了吧!”陈沅岚解释。 邺沛茗拿起小玉算盘:“怎么,嫌弃自己的小?” 小无双并不理会邺沛茗,而是伸手一并抓在了手里,而后放进了嘴里咬,两把小算盘都沾满了她的口水。 第90章 危机 陈沅岚和宋瑶到韶州城时,见到的是和广州城不一样的风光, 沿着曲江川而立的城池城池老旧斑驳。正南边的南门人来人往, 守城的兵士姿态散漫, 有的聚在一起对着路过的女子评头论足。 “这儿的将士如此怠惰、散漫, 想必是那刺史御下不严。”宋瑶撇嘴, 看看他们,再想想邺沛茗麾下出去的兵士, 有哪个会如此的?! 陈沅岚没说话,拉着宋瑶排队进城, 她们身后穿着朴素的衣裳的亲卫见状便也规规矩矩地排起队来。守城将看见这些人身上皆配着精良的横刀, 连忙戒备起来:“胆敢佩刀上街,何人如此大胆?” “大胆, 这是新来的韶州刺史邺将军的妻儿!” 守城的兵士一惊,连忙勘合她们的牒件文书。在这初秋的季节里,他们仍旧汗流浃背:“邺将军不是说晚些才会到吗?”若是让邺沛茗看见他们方才如此散漫的模样, 指不定要被惩罚。他们可是听说邺沛茗治军严明,连自己的亲信犯了一点错都能秉公降级, 更何况他们这些士卒了。 “这是邺夫人和两位小娘子, 还不速速领路?” 陈沅岚忙道:“不必了,我之所以让你们换下甲胄, 便是不想引人注目,也免得扰了百姓。我们就这么走着便好了,也可顺便看看这儿的风土人情。” 待她们离去,那守城的兵士才松了一口气, 对那将领道:“还好来的只是家眷。” 那将领狠狠地敲了他的盔甲一下,训斥了起来:“若她们跟那新来的刺史禀报了怎么办?我让你们总是如此懒散,届时你们被杖责了可没人救得了你们,简直是不知死活。” “可不是,那邺将军据说是被贬的,他心情肯定不好,说不准要找我们发泄呢!我们日后还是谨慎些好!” 那将领怒道:“你们还不快些去向刺史府汇报此消息?!” “是!” 邺沛茗的家眷来到韶州城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刺史府里,正在偷懒的官员们闻言纷纷收拾起这里的一切,还有些埋怨:“好不容易长孙刺史走了,我们可以歇一歇,新的刺史这么快又来了!” “长孙刺史走了半个多月了,你们也半个多月没做事,这还不够?”一名官员淡淡地说。 “是是是,我们半个多月没做事,就你明旭博士勤恳!所以明博士不好好地到各书院讲经授学,今日来做什么?”别的官员讥讽道。 明旭对他们的嘲讽置若罔闻,拿着从府里调出来的诸州的《府志》便走了。众人瞧着他的背影,讥讽道:“他还当自己是京城的勋贵子弟呢,都发配到这儿三年了,也不长点心眼。” “哎,别说了,快去整理文书。” 闲聊完的众人一哄而散。 陈沅岚和宋瑶在刺史府安置了下来后,又开始行走在城内的大街小巷中,她们想了解一下这儿的民风习俗,也想看看百姓的日子怎么样。 几日后,邺沛茗征调完兵马,便正式到韶州上任。韶州城的情况,陈沅岚已经与她详细地说来了,她诧异道:“虽说两地相隔甚远,可也不至于差这么多才是。” “从北来的人啊,哪个不是听说了广州城繁荣,所以直奔那儿的?韶州只是他们走水路,暂时歇脚的地方罢了。无论是商业的发达还是丁口,或是法度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