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耽美百合 侠路相逢

第578章

侠路相逢 满襟明月 2821 2024-05-05 11:58
   岂料红巾军中,朱元璋的耳目众多,商霓雁的种种异常举动,终究是被朱元璋察觉。   而朱元璋思来想去,也绝不可能猜到商霓雁的真实想法,却怀疑起她是否也有了争夺皇位的野心。虽说女子称帝,十分罕见,然而在数百年前的唐朝,也不是没有出现过先例。   不过,据探子来报,近来商霓雁似乎与她的五位结义兄姊闹了点矛盾,难道就是因为这件事?难道徐危温郁留五人并不赞同商霓雁的决定?朱元璋对此却不怎么感到喜悦,他知道这六人相识多年,感情深厚得好比骨肉至亲,这一点点微小的矛盾暂时还影响不了他们之间的关系,一旦自己对商霓雁动了手,另外五人必定会立即相助义妹,联手与自己为敌。   他和这六人的相处时间虽然不多,却深知他们的实力不俗,甚至知晓他们的手上拥有全天下最详细的疆域地图,和一部包罗万象的绝世武学秘籍。   这都是令他忌惮的东西。   于是他当即想了一个方法,借鉴了前秦丞相王景略的金刀计,骗来了他们六人各自的信物,又收买了同风营的几位将士,让他们拿着那几件信物演了两场戏,他再派人在其中煽风点火,让商霓雁误以为她的那五位结义兄姊出卖了她的同时,也让徐危温郁留五人误以为他们的结义小妹要对他们先下手为强。   此计虽十分巧妙,他安排得也极为周全,但仍算不上天衣无缝。   这世上本就永远不可能有天衣无缝的计谋。   因此倘若是在一两个月以前,是商霓雁也好,还是徐载物与危行歌、温昭晴、郁景屏、留斐然也罢,绝对不会有任何一人中计,偏偏现而今商霓雁与另外五人之间已有了分歧矛盾,谗言趁虚而入,离间计才能起得了作用。   再之后,朱元璋当众宣布商霓雁叛逆作乱,派出了大批将士缉捕追杀。商霓雁无奈之下,带着同风营余下的一部分兄弟姊妹到了云南。   只因那时云南尚未收复,朱元璋的手还伸不到那里去。   况且此前她与徐危温郁留五人也曾来过一次云南,为的是为云南绘制数幅精密详细的地图,正巧当初她负责是勘察哀牢山一带的地形,是以她对哀牢山十分熟悉,便选择率领手下们在哀牢山上开辟地盘。   其实,倘若她一直悄悄地待在这座山上,休养生息,不再大动兵戈,或许朱元璋会看在往日的那一点点情分上,饶过了她,偏偏她心有不甘,很快便在哀牢山上开宗立派,创建了造极峰,并且竟将云南一带的几乎所有武林人士全部收为了造极峰的弟子,也不考察他们的出身经历与为人秉性。   总之,只要愿意加入造极峰的,她都允许入教;只要是能力出众的,她都会立刻加以重用。   而她的武功深不可测,江湖又以强者为尊,她在哀牢山上待了没多久,一时间加入造极峰的弟子还真是络绎不绝。   之所以如此急切地发展造极峰的势力,一来,是因她抗击蒙元之心始终未消,此乃她毕生之事业,她在任何时候都不愿放弃,而盘踞在云南一带的元梁王把匝剌瓦尔密实力雄厚,她若想与其交兵作战,单靠她带来的那点同风营的兄弟姊妹是必败无疑的。   二来,被结义兄姊背叛的感觉实在太痛太痛,她的性子一向要强,遇事便容易偏激,不由得被仇恨遮蔽了双眼,越发地想要证明自己的想法的正确,她决意将造极峰发扬光大,待到造极峰有了争夺天下的实力,她要继续与朱元璋、与徐危温郁留五人一争高下。   如是者又过了不少年头,当朱元璋终于肃清了他大部分的敌人,建立了大明,商霓雁也在云南站稳了脚跟,将造极峰发展得越来强盛。   流逝的岁月渐渐抚平了商霓雁心底的愤怒悲痛,她的心绪恢复平静,双眼恢复清明,在这时回首望去,却突然发现,现如今的造极峰。   并不是她理想中的造极峰。   这些年来她一心一意要将造极峰发展壮大,对教中弟子只问武功才智,不问品行德操,现在围绕在她身边的数名得力干将,尽管才能极为出众,但内里究竟藏有怎样的心思,她发觉她竟有些看不清了。   诚然,在她还活着的时候,没有任何一名弟子敢在她的眼皮底下作恶,然而当她离世以后,造极峰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可是既然目前这些弟子还未曾做过一件恶事,她总不能无缘无故、莫名其妙地责罚惩处他们。她茫然了一阵子,恰在这时,徐危温郁留五人给她寄来了一封信。   信中详细说明了当年之事,皆因有人挑拨离间,才造成了他们之间的误会,并且附上了完整的证据。   她是相信的。   即便没有任何证据,当她的心逐渐平静以后,拨开迷雾,她早已怀疑当年之事恐怕另有蹊跷,现如今她又怎会不信呢?   为防意外,徐危温郁留五人并未在信中写明那离间计的主谋是谁,但商霓雁怎可能猜测不到?彼时大明朝已然建立,朱元璋的地位已在万万人之上,拥有生杀予夺的大权,一旦他们六人重归于好,恢复了交往,被朱元璋知晓,徐危温郁留五人的处境恐怕就会十分危险。   在经历了这么多世事以后,商霓雁越发怀念起了他们兄弟姊妹六人当年一同闯荡江湖的那段岁月,也越发怀念起了他们兄弟姊妹六人的情义,她不愿徐危温郁留五人再遭遇任何的危险,当即回了一封信,要求侠道盟与造极峰的关系仍然维持原样。   他们六人之间的交流,还在私下里进行。   岂料徐危温郁留五人又给她回了一封信,信中谈起近来国事,谈起国朝的种种政策,文字里透着明显的不满。   别的也就罢了,尤其有两点,最让他们愤怒。   其一,是朱元璋恢复的殉葬之制。   说恢复也不全对,尽管“杀生殉死”确实是古来有之,但早在西周之时已正式废除,虽说此后还有不少活人被迫自愿殉死,不过秦汉以后,这项残忍又野蛮的制度终于渐渐式微,谁能料想过去了不知多少年,它竟又在辽朝死灰复燃,其后的金朝与元朝也都颇为盛行人殉之风。   只是这三朝的掌权者皆为外族蛮夷,所做的暴虐无道之事也不止这一桩,然而朱元璋既已驱除胡虏,恢复了汉家天下,不但不遏制此风,居然还将它直接制定成为了国策,这可是上千年来都不曾有的事。   其二,是朱元璋创立的宗室之制。   风有雌雄,大王之风,庶人安得而共之。因此历朝历代的皇族宗室皆享受着与平民百姓不同的待遇,这本是一件所有人都习以为常的事,哪知大明朝对于宗室的厚待竟过于前朝远矣。朱元璋不但大肆分封藩王,且朱家子孙皆享有非同一般的特权,既不归当地官府的管辖,也不必受普通律法的约束。   更令人震恐的是,任何一位宗室子弟的爵位,长子世袭罔替,余子则降一等,纵观今古,在別朝根本找不到先例。写信之人写到了此处,笔锋越来越凌厉,只道现如今的宗室子弟还不算太多,但再过个一两百年,那些“龙子龙孙”越生越多,难道大明朝是要倾举国之力养千万头猪吗?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