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郭复深知此刻的袁州之围已是无解,他不愿杨念昔涉险,于是命令他在城外等候,自己则孤身一人,如同一道轻烟般掠入城中。 城内的景象令人触目惊心,一片狼藉。 战火与硝烟弥漫在每个角落,百姓们惊慌失措地四处奔逃。 此情此景,不禁让郭复想起了几十年前的襄阳城。 那时的襄阳,也曾经历过这样的血雨腥风。 郭复在城中寻找着周子旺的踪迹。 终于,在一处破败的院落中,他找到了这位起义的领袖。 周子旺见到郭复的面容时,不由得惊呼出声:“明尊?” 当年在光明顶之上自然是天天对着郭复石像祷告,而且那日郭复现身光明顶,他亦是在场,还曾试图阻挡郭复前进的步伐,所以印象非常深刻。 郭复看着周子旺,叹息道:“鞑子气数未尽,我来接你们走。” 在这场显然已经失败的起义中,他希望能保全明教残余的力量,为日后的反抗留下火种。 然而,周子旺却惨笑着拒绝了。 他摇头道: “因为我冲动,导致教中兄弟惨死众多,您让我有何面目独自逃生?” 郭复看着周子旺,心中不禁想起了当年杨过和自己说过的那些往事。 郭靖和黄蓉也曾面临过这样的抉择,但他们最终选择了坚守襄阳,与城共存亡。 然而历史的车轮终究无法阻挡,襄阳最终还是沦陷了。 周子旺深深地注视着郭复,恳求道:“明尊,还望您护佑我明教兄弟,早日推翻暴元。” 郭复问道:“常遇春呢?他是否还在城中?” 周子旺回答道:“常兄弟已经带着我的儿女出城去了。他们现在应该已经安全了。” 说到这里,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欣慰。 至少,他的儿女还有活下去的希望。 “好,你多小心。” 郭复闻言,立刻转身离去。 他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常遇春和周子旺的儿女,确保他们的安全。 他身形如风,迅速掠过城中的大街小巷,向城外追去。 周子旺看着郭复离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敬仰。 他明白,郭复是为了保全明教的希望才现身。 他默默祈祷道:“熊熊圣火,明尊在上。愿您护佑我多杀几个鞑子,为死去的兄弟们报仇雪恨。” 郭复迅速离开了袁州城,向城外追去。 在城外数十里地的地方,郭复终于看到了常遇春的身影。 这位汉子背着两个孩童,正在奋力抵抗一群番僧的围攻。 他身上的伤势和疲惫已经让他力不从心,但他仍然坚守着,用生命保护着背上的孩童。 “常叔叔,我哥中箭了。” 背上的女童哭喊着,声音中充满了恐惧和无助。 她紧紧抱着已经中箭身亡的哥哥,泪水顺着脸颊滑落。 常遇春回头看了一眼背上的孩童,眼中闪过一丝悲痛和自责: “对不起主公,是我无能,未能给你留下血脉。” 他知道自己的责任重大,但现在却已经无能为力了。 就在这时,郭复及时赶到。 他身形如风,瞬间便击退了围攻常遇春的番僧。 常遇春看着郭复那熟悉的面容,不由得震惊道:“您是明尊?”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敬畏与不可置信。双腿一抖,便想要跪下。 郭复连忙扶住了他,温和地说道:“你身上有伤,无需多礼。” 常遇春泪流满面地看着郭复,声音凄凉地问道:“明尊,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够得胜?” 郭复看着常遇春,心中满是感慨。 他沉声道:“快了,你还得保全自己,今后天下还得需要你来平定。那抗元的大先锋,非你莫属。”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常遇春的信任与期待。 郭复说着,目光转向了那个女童。 她虽然年纪尚小,但却生得无比清丽,眼中透出一股与年龄不符的坚定。 女童睁着明亮的大眼睛,好奇又敬畏地看着这位如天神般的人物。 郭复微微一笑,轻声问道:“这便是周子旺的女儿吗?” 常遇春点点头,恭敬地回答道:“正是,她名叫周芷若。” 郭复一怔,原来周芷若竟然是周子旺的女儿,果然不是普通的渔家能够取得出这样的名字。 他点点头,对周芷若说道: “芷若,你父兄的仇,你记住了么?” 周芷若早已泪流满面,她坚定地点点头,说道: “芷若永不敢忘。还望明尊收我为徒,我今后定要为父兄报仇。” 郭复笑道:“我现在俗事缠身,居无定处。你有自己的机缘,自会得高人传授。” 他说着,目光转向了常遇春:“你身上有伤,速往蝴蝶谷去吧,胡青牛定能治好你的伤势。” 送走常遇春后,郭复寻来杨念昔,两人默默的跟在他们后面。 直至渭水之上,见又有一群番僧对他们纠缠不清。 正当郭复准备出手相助时,张三丰飘然而至,轻松击退了番僧,救了他们一命。 郭复看着张三丰的背影,回想往事,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他转身对杨念昔说道:“昔昔,你观这常遇春面相如何?” 郭复深知杨念昔在桃花岛上已将黄药师遗留的星象占卜之书研读通透,此刻有意考验她的功力如何。 杨念昔闻言,秀眉微蹙,凝神向那常遇春望去。 但见他身形魁梧,眉宇间隐隐有一股不屈不挠的英气,她心中一动,已然有了几分判断。 于是轻声说道:“此人面貌刚毅,眉如利剑,倒是个大将之材,日后定能封侯拜相,威震一方。只可惜……” 她话音一顿,似乎有些不忍说下去。 “只可惜什么?”郭复追问道。 杨念昔叹了口气,道:“只可惜他命中寿数不长,恐怕难以长久享受这荣华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