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别开玩笑了,这您也敢说。谁不知道我们皇上最忌讳的人就是先大皇子一家啊!我看,他就是宁可割地赔款送女人,也不会让定安王掌兵的。你想啊,这再怎么打输仗,也就是龙椅坐得不安稳,若真让这定安王掌兵把反造了,可就连这龙椅都做不成了!” “那……那难道就真的要把我们的公主送去和亲不成?” “不然怎么滴!” “唉,造孽哟——” “你们还要命不要了,再这乱谈皇家的事。要是回头被官兵听到,看不锁你们进牢子!” …… 随着几个人醒悟过来的“嘘”声,他们停了嘴。 我与秋写意在隔壁桌喝着茶将其一五一十听了个全。 两人交换了一下笑意眼神,吃着水煮花生。 水煮花生比炒花生对女人的容颜,所以我跟花晚晴不约而同每次都选择这个而非炒花生,只不知向来自许潇洒的秋写意为何也总是吃喝得恰到好处。难道她也很在乎自己的容颜?不像! 可是她又为何始终保持着清淡饮食?这完全不是她为人快意沉浮的作风啊。 这个问题我曾经问过她,她并没有回答,而是出神了半天,才笑:“为了一个人”。 到底为了谁?她没有细说。我也就识相地没有再问。 等我们又吃了十来颗花生,隔壁桌那几个人大概没了话题也呆得没意思,就喊小二来到结账走人了。 看他们离开,我这才回头看向秋写意:“看来温丞相那边行动得不错。就看你和你家花老板的表现了。” 她嗤笑:“我的笔力,花老板的台功,你还没信心么?” 我弯起嘴角。举起茶杯。 她也摇头笑笑,举起茶杯。 两杯对碰。 是的,我的智谋,她的笔力,花晚晴的唱功,加在一起,是可以翻覆任何王朝的软力量。如果说,男人之力,是强硬的压迫;那么,女人之力,便是绵柔的渗透。而我们三个合力,可以绵柔地抓住每一个人最柔软的内心。 果然。 秋写意的新本子开演后,短短不过五天,整个长安街就全部歇业了——因为,占着摊位做一天生意,还不如把那个摊位租出去给人看戏得的钱多。他们看的,自然是花晚晴的戏。 五代十国时期,有一位传名千世的女子。 她的名字,叫做花蕊夫人。 或者说,后人称她为“花蕊夫人”。“ 花不足以拟其色,蕊差堪状其容。” 但凡女子,才貌上天必不使兼得。易安有远胜男子之才,容貌上便只能算平凡;薛涛、横波夫人、柳如是等算是美女中以才闻名的,但若真论起来,她们笔下也多是些繁华辞藻的生涩堆砌,实在算不得什么灵透之才。 而唯一例外的,或许只有一个被称为“花蕊夫人”的女子。 千百年前。那个女子本有着颇为顺遂的前半生:后蜀后主孟昶以倾国之力,对其独宠,因她一句喜欢牡丹,便下令全国官民遍植牡丹,并放出豪言“洛阳牡丹甲天下,今后必使成都牡丹甲洛阳”。 然而,自古红颜多事。她的平静,同样在遇见宋太祖赵匡胤的那一刻改变…… 依然是国君美人的故事,总绕不过国君间兵戎相见、血染山河,最后总是留下一抹美人戏江山的传说。 然而,这个花蕊夫人内心是怎么想的?却从来无人关心。 而据史料记载,这位花蕊夫人倒是颇为气魄的一位女子。宋太祖闻其才华无双,请其作诗,她挥毫而就:君在城头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竟无一人是男儿。 短短四句诗,诉尽了一个倔强女子在遇到丈夫投降后的深深无奈,与对所谓守护河山的男人们的深深失望。 花晚晴连续五天来,唱的,就是《花蕊夫人》。 秋写意写的本子。 戏一开幕,便是四句话的后台念白: 供灵诡说是神灵,一点痴情总不泯。 千古艰难惟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 随即,一声锣鼓响,四周皆寂,花晚晴一袭素白纱衣,袅袅走上台来。 长袖轻甩,身姿放开,整个人,如一朵素净的白莲花,缓缓在舞台中央绽放…… 我想,昔日的“花蕊夫人”,怕也不过如此。 身似云烟步生莲,清喉婉转唱孤绝。 一曲《花蕊夫人》,在她的手下演绎到绝伦。 最后,花蕊夫人一边题诗一边吟诵: 君在城头、竖降旗, 妾在深宫、哪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 竟无一个——是男儿…… 帘幕缓缓闭合。 台下爆发出惊天动地的掌声。 有人已经站起大喊:“十四万人齐解甲,竟无一个是男儿啊!” 有的人已经开始抹眼泪。 有的人摇头叹息,蹒跚着离去。 有的人望天沉思,一脸肃穆。 而更多的,握着拳头、目眦欲裂的年轻人。 …… 我知道,此刻,他们心中想的,都是同一件事:当今皇上对倭寇不敢抵抗,一再退让,如今只能用自己的女儿——我国的唯一公主,去向邻国糟老头子的国君乞和。这,与这戏中情景诗词,岂非一般无二? 我在戏台后偷看下面的反应,知道我们的计划成功了。 而那边厢,秋写意却不以为意,只无聊地为花晚晴卸妆。 我笑:“你似乎对我们的成功很有信心啊。” “废话。我们联手,能不成功么?”她一边解着花晚晴的盘发,一边说。 我撇嘴玩笑:“果然对你家花老板有信心啊。” “错。”她手中不停,口中却十分认真,“你想的计划,就从来没有失败过。我是对你有信心。” “笃笃”几声,花晚晴手中的胭脂盒失手打翻,落到地上,滚了个旋儿。 而她的脸色,许是刚卸完妆的缘故,苍白如纸。 又五日。 这日没有人来长安街听戏。 因为所有平日听戏的人,都去了宫门外。 扶老携幼、密密麻麻,人头看不到边。 站在人群最前头的,是清一色的年轻男子。他们身穿自制的铠甲,头上扎着头绳,低首跪地,一脸肃穆。 当朝皇帝走了出来。 宫门外所有人全部跪下。 “请皇上出战。”齐刷刷的声音。 皇帝没有说话。 “请皇上出战。”又是齐刷刷的声音。 …… 整个京城,只怕几百年都没如此热闹吧。 千百万人的喊声,震破宫门,直冲天际——那是所有百姓感知屈辱后爆发出的心声:请皇上出战! 老人孩子已经安顿好,铠甲已经穿上身,朝廷军械不够我们自给自足,只为——请皇上出战! 我摇摇头,微笑。 我知道,我的计划成功了。 再无后顾之忧,摇晃着回驿馆。 才走几步,就有人喘着气扑到我身上。 来人是“花期”戏班的总管:老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