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卓筒井从本质上改变了大口浅井的陈旧技术,在开焀成本、卤水质量、生产效益等各方面都表现出极大的优越性,所以一经出现便迅速传播,短短二三十年间就遍布于川南陵州、嘉州、荣州一带,“连溪接谷,灶居鳞次”,数以千计。 盐业史专家郭正忠先生依据神宗熙宁年间陵州知州文同的奏疏,证明四川井盐业中不仅同样存在着雇佣关系,而且还发生过为改善工作条件的经济斗争—— 据文同奏疏所言,当时井研县即有百余家筒井作坊,每间作坊分别雇佣“四五十人至三二十人”,这数千工匠多数来自“他州别县”,已与土地脱离关系:其谋生方式是“佣身赁力”,即靠出卖劳动力为生;受雇期间如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就互相串联,集体抗议,所谓“递相扇诱,群党哗噪”;如无改善即与井主“豪者”算账,索取工资,所谓“算索工值,偃蹇求去”,再另谋高就,所谓“又投一处,习以为业”,显然他们是来去自由的。 三是陶瓷业的商品生产性质及其日趋扩大的海内外市场。 陶瓷生产在宋代进入成熟期,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宋代瓷窑遗址,遍布全国l7个省份130余县,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民窑性质。特别是福建路的德化窑和、厦门等地瓷窑,以及泉州磁窑,安溪、南安、同安等窑,则是泉州刺桐港大宗外销瓷器的生产基地。在有罗盘导航的大型“海舶”之上,“商人分占贮货,人得数尺许,下以贮物,夜卧其上,货多陶器,大小相套,无少隙地”。 现代考古发现,宋代瓷器在新加坡、印尼雅加达、越南西贡、印度迈索尔邦和马德拉斯邦、巴基斯坦的班布尔遗址、西亚伊拉克的萨马腊遗址,以及北非埃及的福斯坦特等地区都有分布。这说明宋代陶瓷业就其主体部分而言完全具备商品生产性质,而且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 四是数万纺织机户的涌现和包买商惯例的形成。 宋代“机户”一般系由家庭成员充作劳动人手,专以纺织为生的家庭作坊,其性质是独立的小商品生产者,也有少数机户实行雇工生产。据漆侠先生估计,北宋各路约有10万机户,数量可观。 但问题是这些机户除少数在城市外,多数分布在乡村,他们的产品需要中间人将之集中起来,运到市场上去,才能真正成为商品,于是包买商就出现了。 《永乐大典》所载“陈泰冤梦”就是反映江西包买商的一个典型事例,时在南宋孝宗淳熙年间(12世纪70年代):冤主陈泰原是抚州布商,每年年初向崇安、乐安、金溪等地的机户发放生产性贷款(“贷出本钱”),到夏秋之际再去这些地方讨索麻布,之后向外运销。由于生意越做越大,各地有曾小陆等“驵主”、“甲首”作为放钱收布的代理人。 从“如是久矣”看,这种做法早在淳熙之前就已持续相当时日了,并非偶发事件。这种做法在其本质特征上已与明清“账房”无异,均属包买商惯例。 郭正忠先生指出,在两浙丝织业、丝绫锦业中,也有“收丝放贷”、“机户赊账”以及“预俵丝花钱物”等惯例,这说明宋代包买商分布地域广泛,江西、两浙、四川等地都可以见到他们活动的身影。 综上,我们看到宋代原始工业化进程的启动是全方位的。在煤铁革命的推动之下,包括冶金、陶瓷、井盐、纺织等业在内的手工业各部门一度呈现出全面繁荣态势:民营手工业全面崛起,除铸钱、军工等少数行业外,其主导地位已确立无疑,并程度不同地拥有区域市场、区间市场,甚至海外市场;其间带有近代色彩的雇佣关系、包买商惯例亦在顽强生长。 这一切使我们相信,宋代手工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一个为近代工业的发生准备条件的时期,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降临提供历史前提的时期,我们称之为前近代化时期。如果这个势头能够保持两三个世纪不被打断的话,必将为其后的工厂(机器)工业化奠定坚实基础。 那么,现在我们要问,原始工业化进程赖以启动的诸般条件,宋代社会是否具备呢? 学者们认为是“三缺一”,即四个条件中具备三个,还缺一个 南北之战(六) 此时,左军战场正是炮声隆隆,人马嘶吼,拼杀异常激烈。 就在中军战场发起全面进攻后,其两翼七八里外的左右军战场也动了起来。 左军岳飞统一个马军和一个步军,计九千战斗兵员,其中:马军四千,步军五千。从人数上看步军居多,但知兵者就知:当马军占到兵力的三分之一时,战场是骑兵的天下。攻称之为骑兵为主的战场。 岳飞所统领马军为骁骑军,是北廷“轻骑第一锐”,步军为广勇军,都是他从河北带出来的精锐部队,从中山打到上京,即使对阵曾经最强的女真铁骑,也是一挡一的勇悍。 一百张牛角号吹响,使整个战场上都充盈着雄浑沉厚的角声,还未出兵,那种“其徐如林,不动如山”的气势就浩然而生。 号声中,一千骁骑军发起首攻。 战马在小步起跑后加速,蹄声紧凑利落,其疾如风,侵掠如火。虽然只有一千人马,却给人一种动如雷震的气势,仿佛万钧雷霆,勇猛迅捷地杀了过来。纵然与南军还隔着三四里远,却让人觉得杀气侵肤,油然生凛。 “好气势!”吴安国眼睛陡然噌亮,如雪光映刀锋。声音冷峻森严,“炮击!”又命亲兵传令炮营——无他指令,不得停炮! 顷刻,炮声大作。 炮弹在三四里外的阵地上开花,腾起团团硝烟,轰出一个又一个泥坑,破片呼啸四飞……几分钟内,就在前沿战场上倾泻了四五百发炮弹。 虽然南军的炮轰声威震人,但并没有收割多少北军的性命,盖因骁骑军的速度太快。轻骑兵不同于重骑兵,重在灵活迅捷,讲究的战术是迂回、包抄,快速穿插敌阵,以箭弩杀敌,而不是像重骑兵那样依靠重骑冲力冲垮敌阵,摧毁敌人士气。因是,轻骑兵的队形比重骑兵松散,不会出现被炮弹密集杀伤的状况,当战马全速奔跑起来时,速度是相当惊人的,几乎可在炮弹落点的瞬间,向外驰出十米远,脱离最危险的杀伤范围。 但是,这般轰炸下,骁骑军不可能没有伤亡:不是所有骑兵都能及时驰离炮弹杀伤区,或者驰离了有效杀伤范围却仍然被飞窜的破片击中的不幸运者。而轻骑兵的皮甲也不足以抵挡高高热弹片的切割,即使受伤之处不致命,但快速奔驰下比步兵受伤要危险得多。不过,骁骑军不愧北军第一轻骑,骑士的骑术已到了精湛的地步,猝然受伤下也能稳住身形,不致落马。 号令声中,南军骑兵开始上马。赤色甲袍红得像血,血液里也都奔流着战意,让一张张黝黑的脸庞耀出了暗红的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