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妘瑶一生本就光辉不凡的宸王妃生涯上,又添上了浓妆重彩的一笔。 建和一百二十一年冬。 京都刮过的宸王妃披孝离京之风已经接近尾声,毕竟众所周知,热潮来的时候如江河潮起跌宕汹涌,落的时候亦如长流退潮沉寂风平。 然这并不影响,各大酒楼茶坊,商摊小贩,馆里说书人继续闲来没事找找话题,重新搬出来晒晒太阳,热衷讨论八卦一二,再温温热度。 这日,喜迎八方客,广纳四方财的“四海之家”热闹依旧,甚至是更赛从前。 这是何故?只因宸大王爷洋洋洒洒的上了一道凑折,南帝便派兵莫名其妙端了京都以“御春楼”为首的几大销金窟,还莫名其妙成立了一个叫人绕道而走的“募捐所” 没了绿肥红瘦,莺莺燕燕,软香纳怀,出来偷腥的众人一下了便变得无所事事了起来。 俗话说得好,这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而自家府中后院那些姨娘妾室又哪里会懂欲擒故纵的把戏,好不容易盼星星,盼月亮,把人给盼到了自己院中,还不得使尽浑身解数想方设法的把人留下来。 这么一上杆子一留二伺候的体贴温柔,还不用他们掏腰包打赏点小费,妥妥的没了激情。体贴出毛病来了。一来二去索性连府中都不想回了。 日日抛头露面在外吹风蹲点,今儿在东边这个茶楼里听听那家大人后院的一点儿争风吃醋,明儿驻足在西边哪个酒坊里看一看街头的过路美人,偶尔看到那么一两个瞅的顺眼,心里痒痒的就开始砸钱。 京都这些天天擦脸抹泪哭穷的文武官员,世家公子,到了那个又是真的穷到“揭不开锅的”?在必要时候,砸起银子来那可是一个赛过一个的出手阔绰,秉着不砸到街头那位插花掩面姑娘狂奔而上,投怀送抱誓不罢休的目的,可谓是一砸一个准儿。 有钱能使鬼推磨,所以即使那些偶尔入了公子官差眼的良家姑娘,明知这一投怀送抱可能就入了深宅大院,做了人家的第n多房小妾姨娘,也是一时“利欲熏心”乐此不彼的前呼后拥着。 这可乐坏了“四海之家”的老板,眉开眼笑的瞅着自家每逢饭点才开始热闹的地方,日渐从早上忙乎到深夜,赚的个盆满钵满。这么一高兴,灵感就冒了出来,赚钱的妙招就蹭蹭蹭的涌了出来—— 给四海之家悠闲饭后找了点乐子。 因为这位很懂得经商之道的老板,别出心载的这么一个法子,自此“四海之家”本就不低的京都排名更是一跃而起,水涨船高。俨然跻身富贵人家的娱乐场。 且不说各种令人垂涎三尺的美食小吃,单单那些助兴伴舞的美人儿,就足以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一如既往的今日又是吃美食,赏美人儿的一天,不过又和往常略有不同。不同在今日“四海之家”来了一位堪比美人的妖孽级人物。 是以,大厅里特意为美人载歌载舞搭就得一处高台下,居中的黄金座位上,多了一抹飘飞红衣。 妖孽人物骚包红衣一出场,以逍遥门名动天下无忧公子的身份,在场诸位富贵人家又有几人不识? 无忧公子甭说光天化日来这里寻花问柳了,那可是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在朝堂上都对南帝十分自豪厚脸皮承认夜宿“御春楼”的人,这般勇气和脸皮实在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了的。 是以,风流邪魅,花名在外的亦无忧一落座,场下人挤人的座位立马空了一大半,那些素来注重颜面的官场老油条们早已经想方设法偷着小道,借着人流遁地而逃了。 不怪亦无忧扫旁人兴致,实在是无忧公子这会儿自身也是兴致缺缺的。 稀奇破天荒回了一趟逍遥门的无忧公子,难得在箐奕走后瞅准了一位琴棋书画,千杯不倒的春华姑娘,还来不及好好和美人诉诉柔情,就这么被宸大王爷给辣手摧花的一锅端了。 回了一趟家直接把热闹给回没了,亦无忧心下十分郁闷,只能另寻乐子来这地儿凑凑热闹了,谁知,来了屁股还没坐稳,场下热闹一下子就散了一大半。 女为悦己者容,台上妖娆婀娜摆动如柳身姿的几位舞娘一见台下靠前排的座位瞬间少了一大半,余下的靠后座位不过是些千八百年奢侈一把进来难得见识一下的普通人,既无官职在身,也与权利傍身,哪里还有兴趣再跳。草草一舞毕,便谢幕撤了。 台上美娇娥们不识得无忧公子高贵身份,台下余下的一些普通人家就更是不知了。 偶尔几个胆子大的借空偷偷瞄一眼亦无忧倾国倾城的半躺美貌,也是有贼心没贼胆的只敢看看,男生女相,貌美至此,觊觎的人很多,敢将想法付诸行动的却是没有。 歌舞已散,眼前美貌又如砒霜碰不得,大家伙儿便只能一扫两眼放光的亵渎,转而七嘴八舌的开始唠起了家常闲话。好打发时间,毕竟能来一趟眼下代表权贵身份的“四海之家”那可都是下了血本的,不待到它打烊,岂有一走了之的道理。 可这八卦家常,颠来倒去有意思的也就那么几件。这不,也不知道台下哪位仁兄,老生常谈,又扯到了宸王妃和妘丞相一事,一时间,大厅里又热闹了起来,七嘴八舌的众人呈不同看法又掰扯开来: “要我说,这宸王妃也是命苦,好不容易在别庄待了十几年,熬出头了。摇身一变飞到了宸王府,可这宸王妃的位置还没坐稳妥呢,半路又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儿。” “谁说不是呢,看来生在富贵人家也不见得就是什么好事,哪有咱们这些小老百姓无忧无虑的活的自在。起码,脑袋在脖子上安的牢固。” “哎——,你们说宸王妃前段时间莫名失踪那事是谁干的?” 话落,一片摇头声,摇头声里不知谁突然从犄角旮旯里冒出一句: “听说是仇家寻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