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一颗冰糖葫芦引发的血案
老太太抱着顾知意哭了许久。 直到她被劝着擦干眼泪,才发现孙女今天没怎么说话。 相比以往,沉默了许多。 她心里一个咯噔,看向了顾知意,小心翼翼地。 “知知啊,你今天不高兴吗?” 顾知意沉默了一会。 “没事。” “那你……为什么不叫祖母了?” 顾知意眉头微皱,忍不住看向了祖母。 曾经那个肆意无忧的老太太,可不会问出这样的问题。 长久的贫困生活是会改变一个人的。 不只是在外表上,而且还在心灵上。 两三年的流亡生活和家里孩子们的隐隐指责,让老太太更加的小心翼翼,敏感多疑。 这种称呼的小事,她以前绝不会如此在意。 “祖母,没事的,我只不过是出了会儿神。” 老太太盯着她,然后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原来如此…你必然也是累着了,赶快去尝尝祖母的手艺,你是不知道,祖母现在可能干了,这冰糖葫芦都是我亲手做的呢,祖母记得你最喜欢吃冰糖葫芦了。” 她亲热地拉着顾知意的手。 像是根本看不见顾雪儿和王公子的闹剧,执意地营造一个和 谐美满的氛围。 能看出老太太心里的忐忑,顾知意跟着她走,前一秒还是笑着的,然后转头看了顾子焕一眼。 笑容瞬间收拢,带着隐隐的冷意。 顾子焕瞬间明白过来。 将王公子无声无息地拖了下去。 原本是王公子的准备好的,招待顾家人的宴席。 宴会的主人公却没有上场。 取而代之的,是顾知意成了众人的中心。 她坐在离老太太最近的位置,每个人都陪着笑脸,就连一向喜欢找闲事的三夫人,都因为心虚笑得谄媚。 “来,第一个冰糖葫芦给知知,第二个给宗儿,第三个给崇儿……” 顾三叔有两个儿子,嫡子乃三夫人所生,取名顾子宗,是个聪明的孩子,可惜天生残缺,相比之下,白柔所生的顾子崇更得老太太的喜爱。 看得出来,两个孩子都很少吃冰糖葫芦。 子宗很乖巧,虽然嘴馋,却也小手捧着碗乖乖地坐在原地。 反而是小一些的子崇性子活泼很多,迫不及待地就要咬下去。 “啪!” 白柔一巴掌把他手打下来,小孩的手上一片红肿。 “干什么呢,要等你三姐姐先吃。” 小家 伙是家里的恶霸,哪里受过这样的委屈,嘴巴一撇就要哭出来。 顾知意:“他想吃,让他先吃就是。” “不行,不能惯着他,也就是这孩子年纪小,家里才都宠着他,再长大一些,就得教他规矩了。” 老太太有些唏嘘。 还好知知来的早,孩子的年纪不算太大,现在学规矩也不晚。 明日得让知知给两个孩子找个好师傅。 碗里还有两个冰糖葫芦,顾知意本以为是留给其他孩子的。 却没想到老太太纠结地看了顾婧明一眼,然后给了顾子焕一个。 把最后一个,放到了……顾三叔的碗里。 顾三叔:“嘿嘿~就知道娘最疼我了。” 他嘎吱嘎吱咬得欢快。 顾知意和顾子焕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里看到了震惊。 虽然三叔的年纪不小。 但在老太太的眼里,竟然还是个宝贝呢。 坐在最角落的一个穿着粉色的衣裳的小姑娘有些黯然地护着自己的碗。 这是家里最小的姑娘,顾婧明的亲生妹妹,取名顾婧晚。 同样的天生残缺,晚儿的处境比哥哥还要艰难。 三房的孩子圈里有个鄙视链。 正常的看 不起不正常的,男的看不起女的。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最小的这个女孩都是被人忽视的存在。 三夫人虽然讨厌那个天生六指的儿子,却也知道自己这辈子就这一个指望,即便别扭,该做的也都会做。 但对于天生四指的女儿,她是真的毫不留意。 更别提老一辈,重男轻女思想更严重的老太太。 就连这个名字,还是等到年纪到了,家里人都没想起来。 顾婧明实在看不惯,翻阅了典籍取得。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也是希望妹妹的命运能如雨后的清新,冲刷不堪的前尘,焕然一新。 小晚儿早就习惯了自己的待遇。 但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的难过。 差不多的年纪,哥哥和弟弟都能有的,怎么就独独她没有呢。 是她做错了什么吗…… “吃吗。” 一道悦耳的声音从上头传来,碗里被放了一块色泽好看的圆圆的冰糖葫芦。 顾婧晚眼睛一亮,猛地抬起了头,顾知意恰巧也看着她,笑了,眼睛闪亮如星辰。 “最近牙齿不好,晚儿愿意帮我解决吗?” 顾婧晚的眼眸越来越亮,捧着碗重重的点了 点头,声音都奶奶的。 “谢谢三姐姐。” “真乖~”顾知意笑着摸了摸她扎着两个小花苞的头。 顾子焕见状,也把自己的冰糖葫芦放进了她的碗里。 “啧,正好本公子也不想吃。” 和一个小孩抢吃的。 他可不是那些没脸没皮的人。 臊得慌。 顾三叔:“……” 盯着自己碗里的冰糖葫芦,他开始反省自己是不是做错了。 “哎呀,你们俩就是脾气太好,一个小女娃娃,平日里又不做事的,哪里要吃这些?” “可是祖母,弟弟也没做事。” 顾婧明忽然放下了手里的筷子。 “两个弟弟都没做事,为什么他们有,晚儿没有。” 若是平常,她不爱为这些事情在家中起争执。 冰糖葫芦罢了。 从前自己根本没放在眼里的东西,也并不觉得有需要争抢的。 但她不在意,却不代表着晚儿可以不在意。 顾婧明其实早就想说了,却一直没有下定决心。 今日…… 大概是妹妹给她的勇气吧。 感激的看了顾知意一眼,顾婧明挺直腰杆。 声音虽轻,吐字很清晰。 “祖母,您处事不公。”